李宗偉
摘 要:計算機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互聯網開始在各個領域大行其道。作為金融業的核心商業銀行來講也不例外。電子銀行、網絡接待業務、手機銀行等業務迅速崛起,而且很快收到了民眾的一致認可并廣泛接受。由于互聯網在商業銀行運行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財務風險管理也越來越重要,要求也越來越高。基于此種現狀,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 財務風險管理 途徑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互聯網的出現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更是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互聯網在我國金融行業的應用雖然時間不長,但是,發展速度卻是驚人的。當前許多人認為,通過互聯網來完成金融業務是最好也是最快的選擇。互聯網金融兼具了互聯網的許多特點,大數據、云計算、互聯交流平臺、收支結算等特點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也被廣泛運用。因此,我們可以說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將通過互聯網進行各項業務往來的互聯工具,是一種新的金融形式,是符合時代發展和人們實際需要的一項創新。其優越性,正在逐步顯現。其影響力,也在隨著互聯網金融范圍的不斷擴大而逐步增大。
二、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主要特點
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廣泛應用的基礎上而形成的商業運營模式,其必須建立在與傳統金融行業高度融合的基礎上。作為在傳統金融模式下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商業銀行,在其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互聯網金融的運營中,勢必會對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帶來一定的影響,而這些問題也將會是阻礙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阻礙。
1、信用風險
在任何時候,信用始終是商業銀行運行中的重要指標,在與客戶業務往來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必須對客戶的各類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有效規避風險。但是,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無論是溝通交流還是支付結算業務往來都是通過虛擬的互聯網進行,這就導致了對于客戶身份、交易真實性以及在發生糾紛時的追究連約責任時,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使得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大大提高。
2、流動性風險
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人們對于資金的投入和使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如何理財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成為人們的根本目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的經濟的發展,但是對于商業銀行卻帶了不小的影響。一是人們儲蓄觀念的改變,不在注重于儲蓄更加注重理財,這就導致資金的頻繁調撥,使得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變大。二是商業銀行所面對的理財資金主體增多而復雜多變,也是導致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增大的原因。
3、網絡安全風險
由于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金融業務往來,這是金融發展的一大進步。但是,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使得一些掌握較高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人員通過網絡漏洞來獲取利益。雖然商業銀行在互聯網的應用中建立了很多防范措施和手段,但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迅速,商業銀行的網絡安全是否能夠滿足安全需要,仍是一個必須關心的重點問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因此,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網絡安全問題是商業銀行必須重視的風險之一。
4、法律制度風險
當前各家銀行都加大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拓展力度,業務發展的速度不容小覷。而且由于互聯網的優越性,這種發展勢頭會越來越快,會逐漸成為金融市場的主流。但是由于互聯網技術在我國應用時間較短,在金融市場的應用時間尤短,使得互聯網金融缺少相關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的保護,在處理一些交易糾紛過程中,就會出現許多難以處理,無法界定責任的問題。再加上互聯網的開放性,已經突破了地域的約束,國家的約束。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下,缺少有效的法律法規的保護,勢必會對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帶來風險和阻礙。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途徑
互聯網金融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從其發展的勢頭來說,它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經濟建設的需要,也符合了人們生活的需要。這樣來看,發展互聯網金融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實現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必須要加大對財務風險的管理,通過有效的途徑保證商業銀行的安全發展、健康發展和有序發展。
1、完善風險預控體系,提高防控能力
商業銀行必須將自身發展實際與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主要特點和容易發生的各類風險緊密聯系在一起,建立有效的風險預控體系,以期提高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防控能力可以從一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加強風險源辨識。主動了解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新特點,主動查找和發現各類風險源。二是加大監測監控力度,建立完備的風險預警系統,防范于未然。三是制定有效的風險預案。根據各類風險的主要特點建立有針對性的風險預案,通過科學的管理、謹慎的決策、周密的部署、合理的安排、有序的實施,進行經常性的演練,在風險發生時能夠做到發現及時、處理及時、解決及時,從而最大化的減少或避免造成損失。
2、合理引進金融產品,增強防范能力
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需要依靠引進許多具有經濟利益的金融產品盈利。傳統金融模式采取的是面對面的溝通和磋商方式。因此,選擇的金融產品安全性較高,風險較低。但是互聯網金融模式大都是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各種信息的獲取也是通過網絡,信息真實性很難得到保證,稍有操作不慎就有可能帶來較大的損失。因此商業銀行在選擇金融產品時既要注重產品的收益性又要注重產品的安全性,并對所選擇的產品進行全方位的風險預判,做到心中有數,不可草率決定以防給財務安全留下隱患。
3、加強網絡安全管理,提升處置能力
互聯網金融由于其運營平臺是網絡,各項業務往來也是通過網絡信息的傳輸來實現的。因此,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環節----網絡安全問題,必須加以重視。要建立起規范的網絡管理規定規避風險。一是保護用戶信息,建立規范完善及時有效的客戶信息保護制度。及時發現一些不正常、不合理的異常交易,并加大與客戶之間的溝通,盡可能的保護客戶利益不受損失。二是加大自身網絡系統的安全升級,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三是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入力度,將金融業務熟練同時又擁有較強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的人才充斥到隊伍當中,為有效規避財務風險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林雪.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業務的融合與發展研究[J].金融論壇,2014,10:21-28.
[2]陸岷峰,虞鵬飛.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轉型戰略的創新驅動力[J].南都學壇,2015,03: 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