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韜
摘要:初中數學創新教育數學課程改革的目的是使所有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獲得發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既增長知識又發展能力,變抽象為直觀。這是每個教師所應倡導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更是學生數學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所必需的學習情境,也是創新的主要標志之一。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數學是一門對邏輯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但是基于當前我國的應試教育情況,老師和家長注重的都是學生的成績,導致老師在教學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都是關注試題的正解,以及怎樣才能獲得高分等,而忽略了對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老師往往有一套慣用的方法,有的方法甚至已經給不同的學生講了無數遍,而學生基于應試的所謂的標準答案的需要,對老師講授的方法也是全盤接受,也不去深究老師的方法是否是唯一正確的,進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維,時間長了思維也就被束縛住了,對于創新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在這種老師教法單一、學生學習被動的教學模式下,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未來的發展著實令人擔憂。
加強初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初中學生個人成長以及數學學科教學改革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針對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提出幾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一、數學教師具備創新精神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自身要具備創新精神。因為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形成,數學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創新精神會極大地鼓舞學生的創新熱情,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創新能力,掌握具有創新性、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良好的學習思維是創新能力發展的重要保證。良好的思維習慣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有意識的培養中形成,并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到發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職責,是指導學生后繼行為的重要認知策略,也是學生智慧技能學習的最高階段。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觀察、實驗、模擬、推斷、計算、交流等活動的綜合過程,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盡力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包括數學思想方法在內的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這都有益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例如七年級代數第一冊(人教版)在講授“同底數的冪的乘法”中對于公式的推導中就滲透了歸納思想方法,從而促進其思維能力的形成。分析不同的解題方法,可使學生的學生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樣不但能拓寬學生思維領域,也使他們學到的不僅是一道習題習慣的解法,而且還學到了解答這一類問題的思維方式。
三、要教會學生學習
1.適當開設數學閱讀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閱讀課就是課堂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各自獨立地進行學習。教師首先告訴學生閱讀的范圍,指導學生閱讀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等;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分析、訓練,弄清知識原理,學會例題,完成練習;課堂后段教師用適量的時間進行點評、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數學閱讀課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學習能力,為他們主動地去學習、以及獲取課外知識提供可能。
2.注重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中概念的建立、結論、公式、定理的總結過程,蘊藏著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進行這些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識的引入和生成過程的編寫,這也正是為了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們應當改變那種害怕浪費課堂時間,片面追求提高學生方法運用能力的做法,應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利于學生參與認知的教學環節,把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的探索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自己探索和發現的過程,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增強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四、教師要重視數學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1.數學想象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盡可能增加感性材料,進行形象化教學。應努力使用實物、實例、實驗、教具、掛圖、幻燈、投影、多媒體等手段,使學生獲得較多的表象,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重視幾何圖、體的組合、訓練,使用簡潔明了的數學符號,培養學生的數學想象力。
2.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求新的、無序的立體思維,它是人類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這種思維不囿于已有的秩序和規律,努力尋求多角度、多方位,開拓新的領域、新的思路,以便找到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創設誘因、質疑問難,編擬探索性、發散性、開發式、創新性的新問題,驅促學生批判思維、求異思維、發散和逆向思維,克服知識的負遷移,打破思維定式。如在講授分式方程應用題時,可給出一道分式方程,要求學生按方程去編擬適合的應用題,讓學生去發散地創設“形形色色”的應用背景,激發創造性思維,從而引出創新意識。
總之,創新教育是一項重大性和艱巨性事業,非一蹴而就,但我們要相信"只要我們初中數學教師明確創新教育內涵、巧妙構思創新氛圍、培養創新教育內容和升華學生思維活動,那么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在創新的天地中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