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在農村小學任教,親眼目睹了也親身經歷了幾所農村小學由盛到衰甚至無生可教的悲慘景象,對此我感受頗深。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的差距也愈發彰顯,農村學校生源流失嚴重,甚至不得不并班并校撤點。
一、基層小學學生流失現象
記得剛踏上講臺那年是2005年8月份,我來到了我任教生涯中的第一所學校——定邊縣胡尖山小學,當時在校學生140多人,校園的各個角落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到了08年春季學生只剩40多人,短短兩年時間里就減少了100多人。根據畢業人數和招生人數數據顯示,差距是有的但沒有這么大的懸殊,當時我校的教學質量也很高在2008年全縣六年級畢業升學考試中排名第四,所以并不是教學質量上出了問題。
2008年秋季我調到了賀圈學區的井溝小學,當時在校學生70多人,雖然是基層小學但是我校在教學質量和課程開設上嚴格把關,每學期考核中都名列前茅,到了2010年春季學生人數不到20人,一年級新入學1人,三年級從9人減少到了3人,好多教師反映課難上,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到了2010年秋季來報名的學生不足10人,最后和家長溝通把這幾名學生轉到了學區,二十幾年的學校就這樣人去樓空了!
2010年秋季我又調到了賀圈學區彭灘小學,當時在校學生70多人,學生每年以飛快的速度大量流失,目前學校僅有生34人,這34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外來兒童。為了保住學校我們籌辦了幼兒園,但是每年入學人數不足大班畢業人數的十分之一。
二、造成的原因
1.近年來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期望越來越高,許多人都想讓孩子到條件更好的城里去讀書,為了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全家遷居進城。
2.由于城鄉教育的不均衡發展,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很難留村任教,農村教師隨時調走的可能性較大,教師隊伍不穩定。
3.近年來,很多家長意識到進城務工不僅提高了家庭經濟收入,又拓寬了社會交往范圍,更重要的是能讓自己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樣,享受較好條件的教育。種地遠不及外出務工的收入,越來越多的人員外出務工,隨親務工轉學人數增多,導致農村學校的孩子越來越少。
4.受個別學歷低或干脆沒有讀過書的暴發戶和大專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現象等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厭學、輟學的學生有一定的上升,加之二胎及二胎以上生育減少,適齡入學人數減少而導致了農村學校學生大幅度減少。
三、給城區學校帶來的壓力
這樣一來,城區學校的學生人數增多,就城區學生分布情況看,各學校也不一樣,名師名校班擠爛,普校普班面臨破產。農村學校學生人數由幾百人減至幾十人甚至幾人,教學不能正常進行,出現了人去樓空,教育資源閑棄的現象,同時城區學校人數增多,資源緊缺,大班額也隨之出現。班額過大造成許多不利因素:
1.加大了班級管理難度,如班主任沒有更多精力關注每位學生,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班級學生中每天發生的問題,致使一些不良習慣和不良行為在學生中蔓延。
2.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學生人數過多,教師不能兼顧到特長學生的發展,不能有效地實施因材施教。
3.加重教師的課業負擔。
4.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5.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現基礎教育資源“整體優化、合理布局、協調發展”的目標,這既是歷史賦予的重任,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教育的神圣使命。要實現這一目標,任重而道遠,它需要我們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總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李放.教育的困惑與詮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袁小兵.生源流失嚴重公辦學校成“放牛班”[J].鄉鎮論壇,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