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珫
(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學,江蘇 徐州 221003)
摘 要:快樂體育是體育運動的根本宗旨和要求,籃球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居于重要地位,因而探討籃球教學的快樂教育意義重大。籃球教學應因材施教,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并融入游戲,讓快樂體育理念為籃球教學增值。
關鍵詞:高中體育;籃球教學;快樂體育;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9-0066-01
快樂體育、陽光運動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理念和準則。籃球因高速向職業化、商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而為國人所重視,其在學校體育教學中也居重要地位。但由于籃球運動強度大,部分學生對之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因此,在籃球教學中營造快樂體育氛圍,構建快樂體育模式,把體育運動和情感結合起來,能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
一、高中籃球教學應注重因材施教
(1)處理好教材與內容的關系。高中體育以發展興趣、提高運動能力、強身健體為標準,不是培養專業的體育專業人才,因此,籃球教學應從基本技巧、基本戰術的傳授中走出來。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應根據學生需求,學校環境、場地、設施等都要精心選擇。對于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如傳球技巧、上籃要領等,可不做具體要求。對于籃球的基礎理論知識只做一般性的要求,讓學生簡單了解就可以了,不必要求系統性掌握。教學中,教師應協調好興趣與籃球運動的關系,要以興趣為出發點,簡化技術結構,把運動標準降低。要注重實踐,將理論知識和動作技能運用到一些比賽中,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得成就感。
(2)注重分層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一直是教學的難點之一。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和基礎也各不相同,男同學一般都比較喜歡籃球運動,而女同學一般都不喜歡籃球運動。究其原因,籃球是綜合性的體育運動,既需要快速奔跑,又需要具有良好的彈跳力,更需要投擲的準確性,因此,這樣綜合性較強的運動,女生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對男女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學定教”。
(3)加強實力訓練。在籃球教學中,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籃球運動技能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多做一些綜合性訓練,如組織一些小型的比賽等。比賽可在組際間或班級間舉行,比賽可以使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既提高學生的體能,也提高學生的戰術水平。比賽也激發了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凸顯了“快樂體育”之效。
二、開展自主、合作學習
籃球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學習本來就枯燥乏味,加上教師按部就班、煩瑣的講解,更為其增添了乏味感和枯燥感。教師如果把對籃球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動作要領的掌握作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任務,就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可通過網絡資料的查詢和網絡資源的使用進行學習,既開闊了視野,又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如對于籃球知識的學習,可分為三個方面——籃球的起源、籃球場地、比賽方法和比賽規則。每個小組可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進行探究,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相互討論、相互補充。學生在交流中,會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學生在查詢資料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提出問題對其他同學進行測試,進一步強化了快樂學習的動機和欲望。如籃球運動起源于( )年,( )年第( )屆( )上把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籃球比賽在( )個隊中進行,每個隊由( )人組成,但上場的人數不超過( )人。根據籃球運動員在場地上的位置,可以分為( )、( )和( )。比賽分( )節,每一節之間休息( )分鐘,比賽結束時,兩個隊的( ),可以延長比賽時間。問題的設計,“小老師”的提問,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學生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參與率大幅度提升,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使籃球教學趣味盎然。
三、教學中融入游戲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沒有不喜歡游戲的人。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把游戲融入教學之中,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訓練“傳球”時,可以開展以下游戲:其一,向三個方向傳球——左中右,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其二,三人換位式傳球跑動。三人呈三角形站立,1號把球傳給2號,然后快速跑到2號位置,2號把球傳給3號,然后快速跑到3號位置,3號把球傳給1號,然后快速跑到1號位置。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還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游戲的開展,促使學生動起來,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比賽活動,或者組織學生觀看籃球賽等,如CBA、NBA聯賽,通過參加比賽和觀看比賽,讓學生感悟籃球的競技性和對抗性,感受籃球的魅力,體驗籃球運動的快樂。
四、結束語
總之,快樂體育是體育運動的根本宗旨和要求。籃球教學能讓學生放下學習壓力和包袱,忘卻語數外學習的負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讓高中體育因快樂體育而有效,讓快樂體育因助力學生學習而精彩。
參考文獻:
[1]陸正江.淺談如何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3(36).
[2]孫晉蘭.淺談“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運用[J].太原大學學報,2002(01).
[3]張純甫.基于高中體育教學的互動教學法作用及實踐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