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回跌震蕩后才能繼續向上
陳亮
本周的市場呈現出了大幅震蕩分化的走勢。各個指數在17日(周一)驚魂15分鐘、大幅下跌、盤中劇烈震蕩之后,出現了連續三個交易日的震蕩盤升,特別是19日(周三)更是漲幅不小,體現出了走勢的復雜性;同時,17日的下跌,上證指數收盤帶有明顯的下影線,而其它三個指數、特別是創業板指數則表現的相當弱勢,基本是實體陰線收盤,后面三個交易日的上升,上證指數創出了新高,而深成指、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則表現的稍顯弱勢,最弱勢的創業板指數則是連五日均線都沒有收復,體現出分化的特征。
當前的市場,市場資金的性質決定了風險偏好的高低。當前市場增量資金幾乎沒有,存量資金折騰,同時資金性質上“北上資金”、大機構資金占市場資金的比重明顯增加,這類資金的風險偏好比較低,追求相對的“確定性”,導致了當前在個股行情上的結構性“牛市”和大分化的行情。
市場在當前又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了。筆者預期下周的市場仍然會是震蕩盤上為主,但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從上證指數的3日K線圖來判斷(如圖所示)。
維持3016點的第一個波段上升至少到8月9日前后的觀點不變,其后運行一段針對3016點上升以來的波段調整,運行結束的時間看9月25日前后。
針對調整的運行節奏,大致的如下:
8月9日前后運行調整,8月下旬是調整的A浪終點,8月下旬到9月上旬是調整過程當中的B浪高點,9月中旬到9月下旬是調整的C浪運行。
其中需要說明的是:8月9日前后的空間與9月上旬的B浪高點空間相差不大,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市場在9月上旬前都會處于一個相對高位震蕩過程當中,只是8月份會有一輪深幅的回落,震蕩幅度在8月中下旬會明顯的加大。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
上證指數短期會有震蕩回落出現,可以理解為是針對7月17日低點上升以來的震蕩回踩;預期會在下周初的7月24日、7月25日前后結束,隨后會繼續向上運行,7月28日、7月31日短暫震蕩過后,會繼續向上高位運行到8月月9日前后。
創業板指數本周三個交易日的上升屬于下降過程當中的反彈性質,需要一個緩跌創新低的一個過程,產生相對級別略大點的分時底部結構。
時間、結構和浪形是確定重要轉折時刻的三種理論,當三者得到相互一一印證的時候,謂之重大轉折會出現。浪形上實際是在走一個上升楔形結構,并不容易劃分的清楚,而時間則筆者早就給出來過了。下面,要理解筆者上述的“小節奏運行”論述,需要一起來看下當前各個指數的分時結構情況。在此,我們只看各指數最大級別的結構情況。
目前處于日線級別的頂部背離過程當中,120分鐘的頂部背離過程當中。上證指數的分時形態與滬深300指數的基本相同,好處在于上證指數的頂部背離形態,級別并不大,很容易就能夠在短時間內給出一個結果。到底是會形成頂部結構?還是會隨著持續上升而有效的化解掉頂部背離的形態呢?
21日或24日收盤就會有答案了:形成日線頂或者是向上化解掉日線級別的頂背離。
形成了日線頂,并不代表前期預測的8月9日前后見頂的觀點一定是錯誤的。因為可以二次成頂,也可以先形成日線頂再向上化解掉。所以,形成了日線頂,截止到8月10日前后這段,要時刻防風險,不加倉或者是即使加倉也要嚴格控制住總倉位,持有的倉位到了賣出條件嚴格按紀律執行。
當然了,短暫震蕩后加速向上化解掉,則倉位可適當逢低加部分。
筆者認為,市場短暫震蕩過后,再次加速向上有效化解掉日線頂背離的可能是最大的。
兩者的技術形態是基本一致的,在日線級別上來看,目前暫看不出風險。但120分鐘級別上,如果繼續上升,收盤價出了新高而MACD的白線值未能同步出新高的話,則市場會形成頂部背離,近而引發形成相應級別的頂部結構。與上面所述的上證指數日線級別頂部背離容易短時間有答案、容易被有效的化解掉所不同,深證成指和中小板指數的120分鐘頂部背離是不容易被化解掉的,很容易形成頂部背離后再出現頂部結構形成的情況出現。
四大指數里面最弱的,再跌一天,前期的日線底部結構也就沒有了。分時上來看,其15分鐘、30分鐘和60分鐘及90分鐘級別的底部背離、底部結構容易形成。當然了,這需要它要再出現一次緩慢的震蕩下跌,出現一個低點,至少是收盤價的低點才可以形成。
下周的市場是一個震蕩劇烈并在震蕩后會繼續向上運行的市場。有一定的風險主要是指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在日線級別的風險。所以,下周在市場的觀察有兩點需要特別的關注結果:
一是主板指數(上證、滬深300)是形成頂部結構?還是會有效化解掉頂部背離?當然了,向上看運行到8月9日前后的觀點不變。只是兩者區別在于截止到8月9日前的操作倉位是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的問題了;
二是其它三個指數能否向下運行一段緩跌走勢,急跌——反彈——緩跌,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才能真正的形成有效的低點。市場出現尖底不是沒有可能,只是不能去按操作來賭小概率的走勢。

上證指數3日K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