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化下的利率是當前現實狀況下不可回避的問題,在商業銀行的發展中,確實受其不小的影響。本文主要介紹了,在利率市場化的影響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將如何應對,以及如何做出相應的政策。
【關鍵詞】個人理財業務 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
一、利率市場化的相關概述
(一)利率市場化的概念
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短期資金市場進行融資的利率,貨幣當局不再直接進行管制了,全部交由市場供求雙方來決定,讓利率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從而更好地促進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利率市場化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為了讓中國人民銀行放開對于存貸款利率的管制,更重要的是使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是利率的變動符合資本市場價值規律,圍繞資本市場供求雙方上下波動,從而使利率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變化和發展。
但是,利率市場化并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完全自由不受約束,我國中央銀行還是可以通過其他手段進行貨幣管制,比如說存款準備金率和在公開的條件下進行操作監管市場基準利率,進而來影響金融產品的定價。
(二)利率市場化的必要性
利率市場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1992年,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隨著商品價格的市場化,利率,作為一種特殊商品——資金的價格也必須被放開。
利率市場化促進了金融機構管理機制的根本性轉變,使得商業銀行真正成為金融市場的主人,自我擔負起經營等多項責任。
利率市場化是銀行間競爭的需要,從而促使銀行提高管理水平。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不僅有利于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而且有利于金融機構不斷創新發展,優勝劣汰,促進金融行業的蓬勃發展。
市場利率化使得銀行與非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處于優勢。由于利率長期的管制,銀行在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中一直處于劣勢。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銀行被迫由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向中間業務(如股票、信托、債券等)發展,利率的管制制約了銀行業務的轉變。如果利率不放開,那么各銀行的利率都差不多,銀行之間缺少競爭,不利于銀行業的長遠未來。
二、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帶來的壓力
(一)風險加深于利率的不斷波動發展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對于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產品來說,風險也是隨之而來的。具體來說,利率風險包括:重新定價風險、收益率風險和選擇性風險。
重新定價風險。又稱成熟期錯配風險,是最基本的利率風險形式。這種風險主要指的是因為重新定價時間上的無法統一,對銀行相關業務造成的一些風險。
收益率風險。收益曲線風險是一種收益不能確定的風險,是因為銀行的資產負債情況以及債務結構不能相互協調所造成的風險。
選擇性風險。又稱又稱期權性風險,在長期貸款得提前償還和定期貸款的提前支取上得以表現。由于理財產品的到期日不同,銀行面臨選擇性風險較大。
(二)放松利率管制消弱了商業銀行創新的優勢
一方面對非銀行類金融的監管削弱了商業銀行的創新優勢,另一方面監管機構對銀行的嚴格監管遏制了商業銀行的創新行為
我國的金融監管主要是針對銀行,利率市場化沒有完全形成之前,監管機構應該在平日的存款指標等方面,以及風險管理和運營管理,在制度上進行創新。即使有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民營銀行有很好的創新能力,但是由于監管過嚴,一直沒有辦法跨出金融創新的第一步。相反互聯網金融由于相關法律尚未完善,很好的規避了金融監管,在個人理財產品上進一步創新,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面對現在多元化的理財產品,相比較商業銀行,非金融機構法爾更加具有競爭力,也就是說,商業銀行處于不利的狀態。
(三)增強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競爭壓力
面對市場化的不斷加快,阿里集團、百度和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他們推出的各種理財產品趨勢具有一定的創新優勢,可實現T+0,并且收益也高。同時,中信、浦發和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他們所推出的理財產品的創新度高,投資收益也高于商業銀行。特別是市場利率化的不斷推進,各金融機構的產品層出不窮,客戶在選擇上很容易趨向于高收益的產品,商業銀行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壓力不斷加大,需要從多方面采取應對措施。
三、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發展個人理財業務的對策
凡是有利有弊,利率市場化的同時,既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創新發展的機會,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有著積極影響,同時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挑戰。面對機遇,商業銀行要抓住,面對挑戰,商業銀行應制定相關對策妥善處理。
(一)面對市場利率化風險的加大,制定相關保險制度
市場利率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市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隨之面臨著更大的風險。面對銀行破產法的頒布實施,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尤其重要,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也存在于商業銀行之中。例如在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中,若非保本類型的理財無法兌現時,若銀行無力承擔,那么損失只能由儲戶自己承擔。長此以往,銀行的長遠經營與發展則面臨巨大的考驗。
所以,商業銀行需要建立存款和保本型理財的保險制度,當理財產品在到期時,銀行因破產無法給儲戶應有得收益,那么可以依靠保險公司承擔部分風險和損失。這樣不僅可以保障了客戶的權益,也維護了銀行的信用,穩定了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
(二)提高理財業務的定價能力,積極借鑒國外模型
我們應當在借鑒的同時,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國外定價模型
首先,使用內部資金轉移定價體系(FTP)。這種模型能夠優化資源結構,合理的引導定向,更加集中的管理市場的風險等。我國商業銀行通過這種定價模型,可以把業務和產品進行合理劃分,將收益和指標的內容量化,并進行評估,將產品的評價標準,風險預測和產品定價進行統一,加強產品定價應對市場的能力。
其次,利用好收益率曲線,為存款和保障收益率理財產品的定價,用合理的指導意見,使得利率與收益曲線形成穩定的關系。
(三)加大理財業務創新指標的管理
面對利率市場的進程不斷加快,商業銀行之間的理財產品也趨向同質化。央行不斷鼓勵商業銀行進行產品的創新開發,商業銀行也在不斷的發展中推出多元化的理財產品。例如建設銀行在2016年推出開放式新型理財“同鑫攜利”,在服務的基礎上,不斷從實踐中發現業務的亮點和個性化。這樣不僅可以應對市場利率化的發展,也能夠使得商業銀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同時在管理上,商業銀行的各管理部門要加大對創新指標的考核,嚴抓時效,加強管理。
(四)培養復合型人才,提高員工技能
在利率市場化腳步不斷加快的同時,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也不僅僅局限于資產的規劃,需要銀行人員能夠在其他方面幫助客戶,比如股票、房產、貴金屬、保險等。這種形勢下,不僅僅對商業銀行是種考驗,更對銀行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商業銀行既要培養銀行人員的專業技能素質,也要注重理念的樹立
(五)借助商業保險發展契機,共同合作長遠發展
商業保險由社會保險的補充變為重要組成部分,可見商業保險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這也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保險公司通過制定專門針對銀行渠道的銀保產品,增加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種類,滿足了更多客戶不同的理財需求。同時,也在商業銀行的競爭中爭取更多的優勢,留存更多的客戶,為以后的運營發展奠定基礎。
(六)建立完善的營銷體系和績效政策
在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中離不開營銷的力量。一個好的理財產品從推出到出售再到后續服務,都離不開一個完善的營銷體系,這不僅僅可以促進理財業績的提高,也體現出一個商業銀行的管理和服務能力。
在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激烈競爭中,完善的營銷體系是成功的關鍵,是促進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推出合理的績效政策,提高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帶18動整個團隊的活動力,為商業銀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人員基礎。
參考文獻
[1]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R]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2011,(1).
[2]田暉.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J].銀行家,2013,(10).
[3]楊飛.利率市場化與銀行理財業務新突破[J].金融論壇,2012,(2).
[4]陸晴晴.如何提高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創新的討論[J].經營管理者,2013,(02).
作者簡介:田玉(1992-),女,安徽淮北人,中共淮北市委黨校助教,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