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時代要看現金的大數據發展,并且運用廣泛??赡軐ξ覈酥零y行界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伴隨著大數據將會產生新一輪的金融模式,為現在的銀行發展提供機遇與契機。大數據運用于銀行,可能是基于其銀行內部系統的數據,將來銀行在大數據的運用于發展可根據最新的產品實現定點的推送和創新營銷的模式,將來大數據和銀行的完美運用問我們提供了無限的契機和想象力的空間。
【關鍵詞】大數據 精準營銷 互聯網
一、大數據為銀行變革提供了新的機遇
在國家去年的黨代會上“十三五”中明確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2015年12月16日示互聯網金融大會開始舉辦的第二屆,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強調“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互聯網+”的發展規劃。最近的數據顯示,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中式占據第一位的,占比為28.9%,第二是電信領域,占19.9%,第三是金融領域,占17.5%,政府和醫療分別為第四和第五,分別占8.8%和6.3%。但是論發展的前景和將來的市場份額,銀行是首當其中的一位,占41.1%;證券占35.1%;保險占23.8%。我們要緊緊把握國家的發展戰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銀行所必須追隨的,可以更好的加快銀行轉型和創新發展,而大數據更是對銀行完美的結合,改變金融業態發展,是銀行發展創新的強力推動劑和強心劑。
(一)商業銀行不會消失,但傳統銀行經營模式會消失
貴陽成為國家大數據中心,將推動整個銀行產業的發展,最顯著改變是銀行從資金的中介過渡到信息媒介。由之前的單一服務向借貸信息者、業務成交者、資金管理者轉變,傳統銀行服務將會被新的業務模式所取代。
(二)大數據極大降低長尾客戶交易成本,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意大利學者帕累托提出的“二八原則”,20%的客源給商業銀行帶來80%的利潤,過去主要是服務于20%的客戶,利率市場化下,各大金融機構競爭加劇,“長尾”客戶也成為爭奪的目標。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金融信息的快速發展,直接導致20%的客戶超出了間接金融服務的領域,轉而直接向金融機構融資,商業銀行不得不開始積極面對80%的長尾客戶。而且中小銀行的定位也間接導致了不得不爭取中小和長尾的客戶。但是做80%的長尾客戶,在交易成本就會很高了,同時風險也很難得到控制,但是大數據和互聯網金融就為其提供了解決信息轉變不對稱的問題。
二、中小商業銀行未來的制勝高點一定是大數據
中小銀行如要要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大數據是離不開的。但同時需要銀行有能夠掌控數據的能力,不僅要搜羅來自于傳統網點和信貸等結構化的數據。而且還要收集來至于物聯網這樣的非結構化的數據,甚至對歷史數據進行比較。在存儲數據的要求上,要費用低,消耗的能源少,對目標同時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要結合云計算,對這些的要求,好多銀行都達不到,如何更好運用大數據,中小銀行可以避短取長的方法,走自己合適自己,能夠結合自己的特色道路,形成自己的產業特色,業務特色,實現化整為零,彎道取直的策略。在將來形成自己某一領域的制高點,尤其是可以精準定位客戶、服務客戶,挖掘自己線上業務的突破口,突破區域的隔閡,實現快速的發展。
三、中小銀行大數據的應用
商業銀行以往積累了豐富的客戶交易數據,因此最具條件盤活大數據資產,發掘數據的價值。在網絡社會中,借助搜索引擎和爬蟲技術,商業銀行還能收集到社交網絡上客戶的活動軌跡以及市場數據。
(一)大數據定點營銷的作用
在尋找客戶的途徑上,各大電子商務公司可以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實現對客戶偏好性分析,達到對客戶的消費行為模式分析,這樣可以提高客戶的獲取成功率。在市場下大數據可以幫助電子商務企業分析交易數據,獲取定點營銷客戶的概率同時提高成功率;在銷售方面,電子商務企業可以根據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結合,實現對客戶的一對一的精準營銷,消息的推送也會更加的有針對性。
(二)大數據營銷的步驟
1.數據搜集。主要主要或者次要的數據,其中,主要的數據是市場上各大電子商務公司的數據;其次就是各大的社交網絡數據,比如:微信、QQ等。將這兩方面的數據結合起來在一起匯總就是可以很好的分析客戶的行為習慣。
2.預處理。將之前搜集到的主要數據和次要數據一起匯總,在他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在進行分類存儲,還可以在導入數據前做一些帥選工作。
3.統計分析。統計分析是從已經獲得的數據中提煉出有重大營銷機會的信息。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客戶和潛在客戶,了解企業產品的銷售情況和地區分布,以便調整營銷策略。
四、中小銀行大數據應用的幾點建議
現在最重要是也是銀行需要著手的,并不是說需不需要有大數據系統,反而是如何快速的開展大數據的建設工作,目前很顯然各家的銀行客戶的相關信息是不會共享的,都有自己的數據庫,就是數據各家都自行壟斷的模式。大數據的出現,可以更好的利用一些市場存在的數據信息。
(一)利用大數據促進網點營銷
對網點而言,客戶進入大廳后,通過視頻技術可以馬上識別客戶身份,然后后臺篩選出該客戶的金融消費習慣和在本行的資產狀況,直接推送到營業網點大廳的客服人員手中。客服人員可以借助IPAD等工具了解客戶,并主動和客戶溝通,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提升客戶服務的滿意度并提高客戶營銷率。這種創新的模式將來會實現,網點不需要人工服務了同時營銷也會在線上線下結合的進行完成。
當銀行對客戶的消費習慣數據有了之后,在產品設計上也會更加的有目標,在這一點上,大數據的作用十分明顯。而且不僅僅是大數據,包括生物識別技術、網絡通訊技術、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等在內的科技進步,最終會使客戶在物理網點完成交易的情況越來越少。
五、展望
相信在國家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下在結合其他的科學技術領域,不就將會提供一個虛擬的網絡金融服務平臺。大數據將是主要的支撐點,不久的銀行將是數據化的銀行。傳統銀行在經營模式、結構框架、業務程序、管理方法、IT架構等領域將會通過大數據的運用進行深度創新的整合。中小銀行應該緊緊抓住大數據發展機會,緊緊跟隨國家發展戰略,擁抱大數據時代的金融創新與變革,構建“互聯網+大數據+銀行”的新型金融模式,實現“中國金融夢”。
參考文獻
[1]苑鑫斌.大數據時代商業銀行的營銷創新[J].黑龍江金融, 2014(6):66-68.
[2]伍萬裕.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服務營銷模式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5(3).
[3]李雪淺析商業銀行精準營銷的大數據應用[J].商業,2016(3):00012-00012.
[4]李風蕊,趙彩苑.大數據時代商業銀行的營銷策略探討[J].現代營銷旬刊,2015(6):92-92.
[5]高彤.“大數據”對商業銀行營銷模式轉變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5(25):86-87.
作者簡介:李志華(1992-),男,漢族,湖北仙桃人,碩士研究生,貴州財經大學,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