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龍
摘要:體育運動本身是快樂的,但這種快樂是靠教師與學生共同發掘,以情感教學理論為基礎。情感是聯系教師和學生的橋梁,是人格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體育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的自覺、主動為前提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關鍵詞:快樂體育;重要性;教學探討
快樂體育教學是以情感教學為導向,對學生進行以健全的身體教育和人格教育為目標的一種體育教育思想,是深層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參與、理解、掌握以及創新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加運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一、情感先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加強這門教學藝術的修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實效。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成長上??梢娗楦惺蔷S系和協調師生雙邊活動的紐帶和橋梁,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因此,只有師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情感不但影響自身的教學活動,而且隨之直接感染著每個學生。教師良好的情感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 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關心愛護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覺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達到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
二、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課堂上適度給學生“自主權”和“自由度”,讓他們動腦筋,邊想邊練,對教學方式進行藝術性的再創造、再加工,并靈活地運用于教學實踐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心情愉快地去學習,去發現,去探索,從而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例如,“織網捕魚”的游戲,學生剛做覺得有意思,再做就開始覺得單調、乏味,不再吸引他們。為了讓學生覺得有新鮮感,可把游戲名改為“靈活的小魚”,再精心設計場地:創設 “大?!钡木跋?,將跳箱作“礁石“,墊子作小魚的家。并在游戲中啟發他們通過集體的智慧,如何不被網住。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始終處于興奮、歡快的狀態,忘記了疲勞,感到的是有趣。練習形式活了,氣氛也活了,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在收獲中學,培養了他們的主動性、自覺性,發展了他們的創造能力,從而達到了“我想學”、“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的快樂式體育教學目標。
三、因材施教,分層遞進,讓學生學有所得
在學生當中,確實存在著運動水平和從事體育學習的興趣與動機、追求目標、個性心理、學習的方式方法等差異。教師只有最大限度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傳統的“一刀切”教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容易造成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學生 “吃不飽”和部分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應采用因材施教和分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方法是:將學生按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強弱不同分為男女A、B、C各三個小組,根據學生技能的差異分別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練習要求,實行區別對待、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如在跨欄跑的練習中,不同小組的學生所跨的欄高和欄距都各不相同,技能強、速度快的學生調高欄高和增加欄距,滿足他們強烈的學習愿望,技能稍差、速度稍慢的學生降低欄高和縮短欄距,讓他們也都能在三步過欄。又如在200M跑的練習中,要求學生按A、B、C三組的順序分別在第五、三、一跑道上跑。再如在400M跑的練習中,要求學生按A、B、C組的順序分別在第三、二、一跑道上跑。這樣,讓素質好、技能強的學生跑外道增加距離和難度,提高要求;讓體質和技能稍差的學生跑內道縮短距離,降低要求,使大家幾乎同時完成練習任務。通過這樣的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夠完成的練習內容。同時給予每個學生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施展才能的空間,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都能學有所得并獲得更多的成功感。
四、教學內容搭配得當,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眾所周知,學生對事物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激起求知欲,對符合本人運動水平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因此,教材內容的搭配要適合學生的年級水平的特點。教材難度過小,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難度過大,會減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同一活動中,常因學生的素質和技能上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結果,致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的程度不一。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密切的聯系,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教材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單調乏味的教材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學生上球類課時,學習興趣遠遠超過其它項目,而這項運動對發展學生靈敏、協調、彈跳、速度、力量等各項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以及團結協作精神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五、選用和搭配新穎、實用有挑戰性的教材,使快樂進入課堂
學生們厭倦了常規的跑步練習,死板的籃球運球,他們需要新穎、實用、有挑戰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選用和搭配教材呢?教師可設計與動物動作相聯系,如:青蛙跳遠、武術鷹爪、籃板球的猿猴動作;創設情景,如:閱兵儀式練習隊列對形等。教師只要將枯燥、單調的練習融入知識性、趣味性,這樣教材的新穎就得到了具體體現。另外,體育尖子生一般在教材學習初期顯得興趣濃、投入大,但他們很快掌握技術動作后,便厭倦了,區別對待選用適合他們的有挑戰性的教材尤為重要,如:籃球基本技術練習,安排“三人”籃球賽,使他們得到滿足,而達到人人快樂的要求。強調快樂體育教學,不是說以游戲作為教學目的,也不是要使教學走向隨意,而是要使師生關系真實、自然的參與和表達出來,使師生都能從中得到樂趣。
事實證明: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快樂、喜悅、和諧的情感與氣氛。既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自覺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練,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這是體育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鮑源林,崔承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體育函授通訊》
[2]李居昭. 《體育協會把課外活動搞活了》《中國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