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登舟
摘要:動漫文化在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些青少年對動漫非??駸幔沟闷渖畹姆椒矫婷媸艿骄薮蟮挠绊憽M瑫r,由于青少年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亟需外界的認可和認同,所以一些青少年會模仿動漫中的人物形象、人物語言或者人物行為,希望以此來引起外界的注意。在這一過程中,動漫文化也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在分析動漫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積極影響的基礎上,探索了動漫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動漫文化;青少年;價值觀;影響
隨著動漫進駐到中國,動漫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人們的思想意識在這樣的影響下發生了變化,其中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受到更大的影響。青少年時期是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接受的教育和指導將會影響人的一生。而動漫文化在中國的傳播使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一、動漫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產生的積極影響
(一)有利于積極價值觀的認同
青少年正處于自我意識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其思想意識還不夠成熟,常常以模仿或比較的方式來了解自我、認識自我,進而逐步形成自我價值觀。動漫文化的滲入使得動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蘊含的思想理念以及其中宣揚的價值觀,都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認知和選擇產生深刻的影響[1]。雖然動漫作品中大多充滿了想象和夸張,與現實生活存在差距,然而,一些動漫作品所蘊含的價值精神卻是現實社會所贊同和認可的。因此,動漫文化使青少年放松心情的同時,也能夠對青少年的價值選擇進行引導??梢哉f,動漫作品之所以受到青睞,正是因為其中積極向上的思想態度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使得青少年與之產生情感共鳴和思想共鳴,也正是這種共鳴使得積極的價值觀念得以傳達到青少年的思想意識中。動漫作品中那些看似無厘頭的故事情節,卻蘊含著精神理念和思想觀念,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同時,動漫作品中的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難,最終獲得成功的故事也對青少年具有一定啟示。另外,不同動漫作品中的人物經歷都向青少年昭示了不同的精神內涵,有些是為了理想堅忍不拔地努力,而有些事遇到困難絕不輕言放棄,這些精神內涵對青少年的成長都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有利于樂觀情懷的培養
現階段,在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人們所承受的生存壓力、發展壓力愈來愈大。青少年所面臨的升學壓力也與日俱增,長時間處于精神緊張、精力透支的狀態,使青少年面對較大的心理壓力,常常出現憂郁、沮喪、焦躁、敏感、自卑等心理,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2]。然而,動漫作品憑借著輕松幽默的特點具有放松受眾群體身心的作用,使受眾群體在輕松愉悅的視覺體驗中發散的思考。所以,動漫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青少年提供心理慰藉。在觀看生動活潑、跌宕起伏的動漫作品時,青少年可以緩解心理壓力、放松心情??梢栽谟^看《名偵探柯南》時,與主人公江戶川柯南一起思考案情,推斷謎底;在觀看《哆啦A夢》時,與機器貓共同乘坐時光穿梭機往返于各個時代;在觀看《灌籃高手》時,與櫻木花道、流川楓一起打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在觀看《圣斗士星矢》時,與紫龍、冰河等一起拯救女神雅典娜……青少年徜徉在動漫的世界中能夠有效的舒緩源自各方的壓力,消除低落、抑郁等不良情緒,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達到滿足精神需求的效果。與此同時,在伴隨動漫作品主人公一起冒險、比賽、戰斗的過程中,青少年會被作品中蘊含的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積極樂觀的精神所感染,繼而實現對自我認知和自我激勵的強化,在未來能夠憑借著更好的心態面對各種壓力,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迎接生活。
(三)有利于求知欲的激發
青少年在接觸外界時,會對各類信息進行篩選和整合,最終將整合好的信息納入到自我價值體系中。在這一過程中,各類文化思潮都會對青少年的自我價值體系產生影響,其中動漫文化以其鮮明的特色和生動的形象表現的最為突出。動漫作為綜合了創作者靈感、創意和想象的文化形式,其對培養青少年學習興趣、激發青少年求知欲望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3]。長時間以來,國內對動漫的定位都較為狹窄,并將動漫受眾群體定位在低齡幼兒群體,所以國內的動漫作品相較于國外一些動漫作品顯得較為平庸,在文化價值和科學知識底蘊方面表現的較為缺乏。國外一些優秀的動漫作品卻能夠憑借著自身的文化內涵、人文視野以及正確的價值觀為廣大觀眾提供啟示和引導。例如,日本動漫作品《聰明的一休》是一部較為經典的益智類動漫。主人公一休小和尚憑借著聰明才智解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這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具體來說,首先,一休小和尚的正義感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助人為樂的品質;其次,他開動智力解決問題的行為有助于青少年思維能力的開發;最后,一休小和尚與作品中其他人物之間的溫情故事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確、健康的友情觀。當然,我國也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動漫作品,都有意識的將知識與娛樂進行有機結合,例如,《海爾兄弟》和《藍貓淘氣3000問》等,這些動漫作品使得青少年在享受輕松生活的同時,也形成了對知識、科學的探索意識和精神。
二、動漫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產生的消極影響
(一)不良習慣的形成
動漫作為一種創意鮮明、獨特、夸張的文化形式,憑借著馳騁放縱的想象,利用各種表現方法,創造出瑰麗絢爛的“童話”世界,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趣味性[4]。然而,青少年時期是人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的身心發育仍然不夠成熟,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差,難以理性的看待動漫文化,不能夠正確的區分虛幻世界和現實世界,致使大多數青少年剛接觸動漫就極易沉浸在動漫中,繼而養成了許許多多的不良習慣。
具體來說,一方面,大多數青少年對動漫都缺乏選擇,常常出現隨意模仿其中人物的情況。究其根本是青少年時期的特殊性,根據相關心理學研究可知,青少年具有一種對被感知對象進行自然、本能模仿的能力,這是由于青少年在兒童時期雖然還未對事物產生深刻的認知,但是卻對周圍的聲音、行為等產生了感知,能夠單純的對感知到的事物進行模仿學習。而到了成長的關鍵時期后,他們的學習能力、自我意識、理想追求和判斷能力等都發生了變化,開始有意識的對一些與自身相關或新奇、刺激、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模仿學習。這時,動漫文化以其自身夸張、輕松、刺激、幽默的特點會引起青少年的普遍關注,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青少年想象中的世界恰好可以在動漫世界中得到表現,而動漫世界中的一些暴力、色情等行為也會被青少年不假思索的模仿,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產生[5]。
另一方面,青少年對動漫世界缺乏理性思考,導致一些青少年會對現實世界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具體來說,受到物質享受意識的影響,部分青少年只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他們為了逃避現實世界,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這時,動漫世界恰好滿足了青少年的這種自我幻想。例如,日本動漫《哆啦A夢》中無所不能的機器貓,就是一些青少年處理問題的標桿。
(二)主流價值觀的偏離
現階段,動漫市場上的作品質量存在明顯的差異,一些動漫作品甚至宣揚消極錯誤的觀念和思想,充斥著極端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6]。還有一些動漫作品中涉及到了色情、暴力、同性戀等問題。例如,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死神》、《機動戰士高達系列》等,都涉及到許多暴力、死亡、血腥的場面。其中暴力、血腥的場面和粗魯的語言會對處于成長中的孩子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他們的理性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會在這類思想的暗示下,將暴力當作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嚴重的甚至會將暴力極端化,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有效手段。因此,在動漫作品以非常高頻率呈現出暴力、打斗等場面時,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就會受到作品的影響,逐漸處于攻擊性和暴力性較強的心理狀態。另外,青少年時期是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分辨能力、認知能力薄弱,模仿能力非常強,導致動漫文化所帶來的負面作用更加強烈,使其逐漸漠視主流價值觀。
除了上述類型以外,動漫作品中還有一個所謂的“耽美”類型。“耽美”本是指日本文學中的一類創作風格,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納入到動漫文化中?,F如今,這類動漫作品中還涉及了一些同性相戀的感情糾葛,有些作品中甚至出現了性愛場面。當然,成人動漫是存在的,是指專供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觀看,充斥著性與暴力的動漫。而正因為我國對于動漫的認識相對狹隘,沒有正確的分級制度,導致成人動漫通過各種渠道環繞在網絡與現實中。這些都對青少年的愛情觀產生消極影響,導致青少年難以區分愛情與色情,對青少年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產生惡劣影響,部分青少年在接觸這些動漫作品后甚至可能出現一些不良行為。另外,動漫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類型,不同類型的動漫對青少年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缺乏社會約束、政府監督的情況下,互聯網絡上泛濫充斥著各種類型的動漫,例如《心理測量者》、《Harmony》(和諧調音)等較典型的反烏托邦式動漫,涉及大量的社會學心理學知識的同時,揭示了較為極端的社會弊端,這對于無法獨立思考的青少年是一把雙刃劍,無法看到其理性地批判而選擇其中暴力地反抗。而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也使青少年對“惡劣動漫”的防護越來越薄弱。大量良莠不齊的動漫撲面而來,使他們難以正確分辨、選擇優秀的作品,繼而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造成沖擊。
(三)個人品格走向偏差
人格作為人類心理特征的綜合體和統一體,是人類個體思想、情感、行為等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整合模式,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其內隱和外顯的心理和行為也具有不同的特征[7]。因此可以說,對人格影響最大的事物就是文化?,F如今,隨著動漫文化逐漸滲入中國,其在我國青少年的娛樂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對青少年的人格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與此同時,現如今大多數青少年在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城市里的孩子,在極度缺少玩伴的情況,常常感覺到孤獨和寂寞,動漫的出現更是占據了孩子的世界。青少年沉浸在動漫的世界中使得其與其他同齡人的交流越來越少,長此以往,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都會降低,對其社會化進程造成了阻礙,甚至導致青少年在性格方面出現孤僻和自我的情況。根據相關調查可知,大多數青少年更加喜愛國外動漫,這些國外動漫作品呈現出的張揚個性和孤高冷漠等價值觀對我國青少年人格的形成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例如,日本動漫作品《灌籃高手》中的靈魂人物——流川楓,他雖然具有非常高超的球技以及帥氣的外表,然而在性格上卻較為自我、孤傲,這種自我、孤傲卻贏得了許多女孩子的喜歡。青少年在欣賞中不斷的模仿動漫中的人物,并且逐漸對這種人格形成認同,將孤傲、自我當作其塑造人格的目標,久而久之,在他們面對動漫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沖突時,極易出現多重人格甚至分裂性人格,嚴重者甚至會失去獨立人格,致使其心理逐漸走向畸形、扭曲;日本曾經發生過“酒鬼薔薇圣斗”事件,十四歲的少年對小學生進行分尸,破壞尸體等兇殘行為,當警方搜查這位少年的房間時發現了上百本色情漫畫與暴力漫畫,而“圣斗”本人也承認受到這些宣泄漫畫的影響,在暴力與特立獨行中得到高高在上的快感;而美國動畫《貓和老鼠》,我國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則充斥著不流血的暴力行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適合青少年與幼兒觀看的,所以可以看出,一些動漫作品對于青少年價值觀以及人格的形成產生著非常不利的影響,而我國動漫過度的低齡化雖然屏蔽了一些動漫的消極影響,也封殺了動漫作品有效率的教化以及有利的影響。
三、結束語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動漫創作者憑借著豐富的想象,創造大量的優秀作品,其中蘊含的價值理念和文化意識在某種程度上與青少年的精神需求相符合,促進青少年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較為顯著的激發。然而,動漫文化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難免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消極影響,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和建立造成阻礙。因此,應當在青少年形成價值觀的過程中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指導,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動漫文化相融合,創造擁有合適人群去觀看、去思考的作品,充分發揮動漫文化的教育作用,為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提供充足的養料。
參考文獻:
[1]鄧美德.淺析動漫文化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10):8-11.
[2]楊雅廈.動漫文化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6(9):95-99,104.
[3]王芳莉.淺談日本動漫對我國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J].電影評介,2012(20):20-22.
[4]郭文勇.淺析新時期日本動漫對我國青少年的影響[J].才智,2016(9):245-245.
[5]王若宇.動漫對當代青少年心理影響的研究[J].卷宗,2016,6(6):654.
[6]費雪亭.日本動漫對中國青少年的影響探析[J].才智,2016(6):66-67,69.
[7]倪聰奇.青少年動漫文化流行及其影響分析[J].中國市場,2016(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