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第紅
摘要:隨著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出,教育工作者們對于素養教育的關注也愈發熱切。創意實踐作為美術素養中重要的一環,也不容忽視的被提上議題。作為美術教師,努力營造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情境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喚起創作靈感有著關鍵的作用。在眾多教學方法中,原型啟發教學可以通過由此及彼的聯想幫助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喚起經驗。
關鍵詞:原型啟發;美術教學;問題意識
啟發性教學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在啟發性教學中有以下四個顯著的特點:第一,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第二,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第三,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第四,強調理論與實踐聯系。在中國,孔子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指在教學前先讓學生認真的進行思考,如果思考和還是不能想通,那么就可以去啟發他;雖然思考并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辭表達出來,此時可以去開導他。原型啟發作為啟發性教學概念的種概念,也具有啟發性教學的相應特征。我們可以從中探索出原型啟發教學在教學上的方法策略。
一、什么是原型啟發
原型啟發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意指根據事物的本質特征而產生新的設想和創意。原型啟發是一種創新思維方式。生活中所接觸的每個事物的屬性和特征在頭腦中可形成“原型”。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問題解決者在“原型”中獲得一些原理的啟發,使其結合當前問題的有關知識,形成解決方案,從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原型啟發有助于人們更清楚的認識到創造性的思維過程,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來源。
在原型啟發教學中,用以啟發的原型主要有七種,即實物、語詞、圖案、音響、動姿、現象、表象;與此相對應的原型啟發有七類:一是實物啟發,二是語詞啟發,三是圖案啟發,四是音響啟發,五是動姿啟發,六是現象啟發,七是表象啟發。
由于美術課程的學科性質決定了教學方法,因此主要運用實物啟發教學法、圖案啟發教學法、現象啟發教學法這三類,同時輔以其他的教學方法。
二、為什么要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原型啟發
(一)問題意識的要求
隨著基于對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出,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美術核心素養其中一點的表現為“能聯系現實生活,結合其他學科知識,自覺運用美術表現能力,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一味的注重知識和技能的獲取并不能代表在遇到問題時能靈活的運用,反之,在問題情境中,我們為了解決相應的難題去探索新的方法,學習新的技能,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是有效的。在問題情境中,原型啟發教學可以通過由此及彼的聯想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美術課程視覺特點的要求
原型啟發涉及到視覺性的和語言性的啟發方式。美術學習和視覺緊密聯系,可以說,美術就是一種視覺的藝術。在課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到各種教具,有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回憶起已有的知識經驗將其和現有的學習相結合,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框架或是啟發思維。如以實物啟發教學和圖案啟發教學為例
實物啟發,即以實物為啟發原型的原型啟發。以人美版美術七年級(上冊)第4課 《生肖的聯想》為例。
本課旨在通過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生肖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展開聯想,從日常生活中選擇熟悉的材料,根據所選材料的特性如:形狀、色彩、質感等方面進行創意的聯想,再用簡單巧妙的方法將這些奇妙又富有創意的點子表現出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于:1、利用不同的材料展開聯想 2、根據不同材料特點靈活運用,創造生肖造型。教材中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案例,如:畢加索根據自行車座椅和一個車把組合創造成了一個公牛頭、香蕉剝開皮可塑造成一只小狗、在圓白菜的根部鉆兩個淺洞,左右各添加一顆葡萄一只小豬的形象就活靈活現了。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創意聯想時,可以從多角度的方向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如:花菜,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形狀、紋理、色彩,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形成最終的創意,花菜的紋理和色彩都比較像棉花,再進行相應的裝飾,一只花菜綿羊就由此誕生。有的學生可能不能直觀的理解綿羊的形象,這時,老師就可打開準備好的課件,展示現實生活中的綿羊是怎樣的。學生就可一目了然的認識到綿羊的特點和花菜是如何變成一只“羊”的。
在以上教學中,實物的展示和觀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老師沒有讓學生去觸摸去觀察去嘗試擺弄材料,僅憑空想象,學生理解困難,教學也無法順利展開。
圖案啟發,是以圖案為啟發原型的原型啟發。畢達哥拉斯的“勾股定理”是在觀看了墻壁上的瓷磚圖案后受到啟發而創立的,這里的瓷磚圖案就是啟發畢達哥拉斯創立“勾股定理”的原型,這種原型啟發就是圖案啟發。以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12課《色彩的明度》為例。
色彩的明度這一課時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通過做嘗試性的色彩游戲,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漸變,讓學生體驗明度漸變可產生的縱深感及節奏感。
三、原型啟發教學的實踐總結
原型啟發教學作為啟發性教學的一種,在教學中應視教學情境展開,視學生知識層次和年齡階段來運用。原型啟發教學應在合適恰當的時候進行使用才是有效的,并且配合其他教學法共同展開教學,以達互相促進之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