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輝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205-01
一位隱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勞,每年春天,臺階上的野草剛探出頭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隱士決定出遠門,叫了一位朋友幫他看守庭院。與他相反,這位朋友很懶,從不修剪臺階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瘋長。
暮夏時,一株野草開花了,五瓣的小花發(fā)出一陣陣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蘭花一樣,不同的是花邊呈蠟黃色。這位朋友懷疑是它也是蘭花中的一種,便采擷了一些葉子和花朵去請教一位研究植物的專家。專家仔細地觀察了一陣,興奮地說:這是蘭花的一個稀有品種,許多人窮盡了一生都很難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這種臘蘭的單株價至少是一萬元。
臘蘭?!這位朋友驚呆了。而當那位隱士知道這個結果時,驚呆的人又多了一個,他不無感慨地說:
其實那株臘蘭每年春天都會破土而出,只不過它剛發(fā)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開花,那么幾年前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了。
我班有個叫劉夕銘的同學,記得剛接班的時候,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靦腆、老實、不合群的小男孩。個頭兒不高,特別不愛說話,簡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誰知,一個學期以后問題竟出在了他的身上。
那是一節(jié)體育課上,由于天氣不好改在室內上。當時班里氣氛很活躍,體育老師便要求大家坐好。等大家都坐好之后,老師意外地發(fā)現(xiàn)劉夕銘居然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桌子上。老師和同學們向他投去了疑惑的目光,而他呢,卻若無其事地對老師說:“您只讓我們坐好,又沒說坐哪兒……”。老師一怒之下把我找來。事情來得如此突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最后,經過一次長談,他才同意向老師道歉。但這件事似乎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日子里,他的種種行為均使我感到頭疼與費解。
新的學期來到了,劉夕銘的種種“惡行”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暴露了出來。上課玩鉛筆,下課追跑打鬧,作業(yè)不完成,字寫得龍飛鳳舞…… 太不可思議了,如此老實的他怎么就這么叛逆,這么不聽話。短短的一個學期里,他變得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我們常說的“蔫兒淘”。我為他著急,替他惋惜,要知道他完全可以在班里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這種斷言并不是憑空猜出來的,而是我的眼睛告訴我的。
我知道要想改變現(xiàn)狀,首先要去留心觀察,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把觀察到的匯集在一起進行分析,找到促使他犯錯誤的原因。一段時間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有幾個特點是我以前沒有注意到的:
1.他的知識面較廣,懂得比其他同學多。
2.邏輯思維能力強,做數(shù)學題從來不費勁,善于做思考題。
3.好勝心強,不服管,不太喜歡參與集體活動。
結合以上幾點我認為這個孩子聰明,有個性,心里有主意。要想改變他,從何下手呢?我覺得他的學習基礎好,思維敏捷,學二年級的這些知識對于他來說是件容易的事,一張數(shù)學卷子別的同學還沒做完,他卻把卷子一扣玩兒上了,我想借此教訓他一下,不想人家得了一百分,還有什么好說的呢?知識太簡單,他上課當然不聽講,多余的能量沒處發(fā)揮,自然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對,就從這兒入手,給他一個可以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他的能量充分爆發(fā)出來。
機會終于來了,那是一節(jié)自習課,他又早早把作業(yè)寫完了回頭和一位女同學說話,從表情上看他們說得很開心。于是,我把劉夕銘叫了過來。我心平氣和地問他:“和同學說什么呢?”他回答:“我在給孟佳玉出題。”我又問:“出什么題呢?”他說:“腦筋急轉彎”。我借此問下去:“你很喜歡給別人出題嗎?”他微微點點頭,好像隨時準備挨一頓批評。我笑了笑說:“那好吧,我就交給你一個任務,每天中午用10分鐘,給全班同學出題,答對的同學有獎勵,獎勵辦法和題目你來定,怎么樣?”只見他立刻眉飛色舞了起來,這也是我頭一次見他這么開心地笑。
此后的日子里,他按時為大家出題,一天一道不帶重樣兒的。同學們也很高興。直到有一天,學生們反映劉夕銘的位子里有很多撕成大方塊的紙,而且都是從沒用過的本上撕下來的。我把他叫過來問清了此事,原來他想做一些獎票,發(fā)給答題答對的同學,因為沒有紙不得已撕了本。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因,不但不批評他還表揚了他,并教會他做獎票的方法還幫他做了幾張,上面蓋上了有“獎”字的印章。看著自己的想法終于得以實現(xiàn),他高興極了。這不,臨放假時他還說暑假要多買點書,下學期找更多的題出給大家呢。
我的故事講完了,我不敢說這個孩子從此會一鳴驚人,但是今天我所做的一切,至少說是給了他一個可以馳騁的天地,在這片天地里他與同學交流,他為集體貢獻力量,他在班里的形象有所改進……天下沒有不成鋼的鐵,只要我們會欣賞孩子,會挖掘孩子的潛能,那么我們的教育才會起到作用,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教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