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詩萌
摘要:當代韓國文壇女性代表作家姜石璟以擅長描繪藝術與現實的交錯廣受好評。批判軍政獨裁背景下,民眾意識混亂的寫實小說《深林之屋》在韓國現代文壇一直備受推崇。本論文旨在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論的理論要點,深層分析女主人公素羊走向自殺的心理歷程,通過論證小說的情節安排的合理性與獨特性確立其隸屬心理小說的范疇,為弗洛伊德理論在韓國當代文學的傳播與運用提供研究素材。
關鍵詞:精神分析;夢的解析;三重人格
一、韓國80年代的縮影
《深林之屋》是一部反映政治獨裁經濟騰飛的背景下,大學生素羊固守自我拒絕融入社會,最終走向自殺的寫實性作品。此文一經發表舉國嘩然,不僅因其深刻揭示了當時韓國社會人們價值觀的混亂、社會矛盾激化等問題,也因作者以女作家特有的細膩筆觸和擅長虛實結合的寫作特色廣受好評。
先前學者對此小說的研究多側重社會學價值和文學成就。本文則旨在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論的理論要點,深層分析主人公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面臨家庭、學校、人生選擇等問題做出的種種極端選擇,發掘弗洛伊德精神哲學在此小說中的運用,確立此小說在心理小說領域的地位,為弗洛伊德理論在韓國現當代文學的傳播與發展提供研究素材。
二、李家三姐妹與“本我、自我、超我”
小說主要人物是中產階級家庭中三姐妹,美羊、惠羊、素羊。大姐美羊是鋼琴系畢業生。藝術是自我按照超我原則釋放和轉化本我能量的一個重要途徑。美羊畢業后成了銀行職員,且即將和上司崔代理結婚,美羊在人生道路上選擇了對現實妥協,是一個按照“現實原則”生活的人。從大學專業的設置到人生選擇,美羊是自我的代表。
二姐惠羊是醫學專業。惠羊是典型的書呆子,一心學習拒絕一切娛樂活動,這種完全壓抑自我本能的設定正是超我的體現。
小妹素羊是復讀生,不和家人商量就擅自休學,之后越發變本加厲,不僅經常在酒吧夜不歸宿,甚至還去賣淫,最終割腕自殺,素羊一味的我行我素,甚至賣淫這種完全屈從于性本能的行為是本我的體現。
三、精神分析文論下素羊自殺原因分析
素羊自殺是外因和內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內因是自身性格敏感,拒絕溝通,我行我素;外因則是男朋友、朋友、家人、學校以及社會。
素羊的男友熙重是大男子主義者,而素羊是女權主義者,雙方性格的強勢導致了二人感情破裂,素羊在日記里暗示兩人性行為不和諧。性行為是種本能,正是這種本能的壓抑為素羊的自殺埋下了伏筆。得不到釋放的原始壓抑慢慢積累逐漸成為固有壓抑,變成“后壓力”,拒絕與其它事物建立新的聯結。素羊拒絕和朋友家人溝通,面對美羊的關心也不屑一顧。
在家庭中,母親性格軟弱,擔心素羊卻無力干涉。父親是一個沒讀過書靠采礦起家的暴發戶,在另外兩個優秀女兒的對比下,素羊就是反面典例,他甚至兩次毆打素羊。壓抑中的本能沖動表現為對父親的力比多態度,并伴有對父親的懼怕 。 這是素羊焦慮性歇斯底里癥的初期表現。挨打后素羊便成了真正的轉換性歇斯底里癥,此時人會呈現一種“無所謂狀態”,賣淫這種完全屈從于自己的欲望,即本我的狀態。
綜上,我們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了素羊的心理狀態變化階段和走向。小說以美羊的視角敘事,明線是美羊辭職準備結婚逐步開導素羊,暗線是素羊走向死亡的心理變化過程,這種巧妙的結構不僅為素羊自殺行為增強了真實性與合理性,也給讀者更多空間去探尋素羊的精神世界。
四、美羊夢境的象征意義
小說最后,作者以一個夢境暗示了最后的結局。
我夢到自己在一個山洞似的陌生地方徘徊。那是一個澡堂一樣的地方,蒸汽裊裊上升,到處坐著一些奇怪的人,都在撫摸著自己的傷口。從一個頭發脫落的人身邊經過時,我忍不住內心的憐憫想要看看他的臉,不料他竟把仙人掌往我的臉上扔過來。
夢有象征意義。潛意識中美羊已經感覺到素羊反常的表現是一種不安的信號,仙人掌即素羊對美羊所謂的“幫助”的抗拒。作者以夢境暗示了極端的結局即素羊的自殺。
綜上,作者深諳弗洛伊德心理哲學,她以美羊的視角,細膩地展示了素羊的心理變化全過程,嚴格遵循精神患者的心理走向,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和真實性,因此《深林之屋》在心理小說領域也應有一席之地。
五、結論
本論文運用弗洛伊德的相關理論,揭示了作者在李家三姐妹人物設定上的深層寓意,深層分析了素羊在痛苦掙扎過程中心理狀態的變化及其原因,最后以“夢的解析”相關原理分析了美羊的不安和焦慮,以及美羊夢境的象征意義,進一步證實了《深林之屋》結構的嚴謹性與內容的合理性,論證了其作為心理小說的獨到之處,為日后對此小說的心理方面研究開辟了新的道路,特別是韓國社會獨特的“排擠”現象,希望能夠為此類研究提供新的材料支持。
參考文獻:
[1]姜石璟.深林之屋[M].趙璟姬,孫志風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里哲學[M].楊韶剛,等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童慶炳.文學理論新編[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