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財經供稿
三特索道:距離被ST還有多遠?
雪球財經供稿
眾所周知,索道就是景區的印鈔機。然而,中國索道行業龍頭、索道企業第一股三特索道(002159)卻陷入連年虧損,甚至極有可能在今年被冠以ST的帽子。
8月23日晚,三特索道公布2017年半年報,2017上半年營收2.15億元,同比增長6.61%;虧損3357萬元,同比增虧19.08%。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三特索道全年虧損5400萬元,若下半年無法扭虧為盈,三特索道將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被冠以ST的帽子。
索道是超高毛利的業務,一次性巨額投入,之后可坐收數十年豐厚利潤。三特索道在1996年投資建設華山索道,號稱“亞洲第一索道”,以此一戰成名。華山索道總投資約8900萬元,據三特索道公布的數據,至2016年共接待游客1700萬人次,營收總計約20億元,僅上交利稅就達到6.75億元,華山索道的盈利能力可見一斑。
由于景區門票受到嚴格控制,索道就成為景區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后來的景區建設索道時,并不愿意將搖錢樹拱手讓人,如華山景區將主要索道40年收益權分給索道建設運營公司的案例,越來越罕見。三特索道越來越難以拿到優質的索道開發權和收益權,甚至華山景區也在2009年開工建設華山西峰索道,將這塊大蛋糕往自己盤子里挪。
因此,三特索道不得不延伸產業鏈,從索道切入景區開發運營,只有自己景區才能保證拿到索道建設和收益權。2002年起,三特索道先后開拓海南猴島、梵凈山景區、南漳三特古兵寨文化旅游區、咸豐坪壩營等,無一例外修建了自己的索道。
時至今日,三特索道旗下有二十多個景區,而真正培育成功卻并不多。2017年半年報顯示,為公司貢獻凈利潤最多的項目依次為貴州梵凈山景區1800萬元、海南猴島項目1700萬元、華山索道項目1500萬元、浙江千島湖項目540萬元、廬山三疊泉纜車項目350萬元。
而三特索道在大本營湖北投資的大批項目,絕大多數沒有起色,成為拖累利潤表的“包袱”。三特索道官網顯示,目前在湖北有9個旅游景區項目,是三特索道投資最集中的區域,然而2017年上半年,三特索道一共從湖北地區獲得營收2100萬元。9個景區營收加起來,不足華山一條索道的一半營收。三特索道之所以大筆投資湖北,是由于從武漢起家企業,并且擁有深厚的當地國資背景,投資環境和優勢十分突出,卻不料重金栽培的景區無一成功。事實上,目前為三特索道貢獻主要利潤的項目,除了千島湖項目外,均為2003年前投資建設的項目。
“經營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旅游開發模式,令三特索道背負沉重的負債,2017年公司資產負債率達到68%,遠超一般的旅游企業,增大了盈利難度。而大股東稀薄的股權控制力度,也使三特索道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遇阻。目前,大股東當代科技僅持有三特索道約20%的股份,稍有不慎即可能喪失控股地位。2017年5月,三特索道公布定增預案,向大股東當代科技增發約6億元。有資深券商告訴筆者,此舉意在提高大股東持股比例,為下一步股權融資打開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交通改善和多地高鐵開通,三特索道似乎看到一線曙光。事實上,2017年上半年三特索道的虧損幾乎全部集中在第一季度,2017年第一季度虧損2950萬元,占上半年總虧損的87.9%,第二季度僅虧損約400萬元。第一季度虧損主要由于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大幅增加。2017年三特索道會因為虧損景區帶上ST帽子嗎?目前還不得而知。總之,三特索道正在焦急得等待旗下虧損景區迎來拐點。
(ID∶新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