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周刊文春》8月9日文章,原題:探訪中國“網絡廢人村”,原住居民所說的“人渣”生活近年來,中國手機掃碼支付方式日益普及至街頭巷尾,還催生出共享單車等新服務。深圳市則成了這個數字新時代中科技創新的一個基地。然而,在繁華的背后也隱藏著一些陰暗面。
在深圳郊外龍華新區景樂新村的三和村一帶,匯集了眾多在電子廠打零工的年輕人和流浪漢。當地人把這片地方稱為“網絡難民村”。這些外來務工人員與親朋好友斷絕聯系,將打零工得到的微薄收入都用來玩網絡游戲、賭博甚至嫖娼,自甘墮落地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在該村居住的人群主要有3類:靠打零工沉迷網游的人、精神病患者和沉迷賭博逃避債務的人。這個多由年輕人組成的群體被中國網民調侃稱為“三和大神”。筆者日前斗膽去到那里進行了實地采訪,發現了一種與中國貧富差距和留守兒童不同的問題。
曾在那里住過的一名來自重慶山區的“三和大神”因學歷較高,曾被周圍人稱為“吳用”。這名在深圳生活了13年的男子稱,他在三和村住了2年,之前曾有家庭,并在市內一家軟件公司上班。因為沉迷網絡賭球,他最終失去財產、家庭和工作,成為一具“行尸走肉”。至今都無法從陰影中擺脫出來。綜合“吳用”和居住在三和村的其他人的情況來看,“三和大神”們的生活可謂一些現代中國年輕人人生崩潰境地的具體寫照。
近年來,中國網上支付方式越來越普及,不用現金在網上非法賭博的事例不斷增加,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沉迷于網絡博彩。雖然他們中很多人上班賺的錢并不多,卻因無法抵御網游的誘惑、網絡賭博等欲望而盲目消費,最終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
就像乘上了現代中國版“網絡勞工列車”,深圳郊外的這個貧民區正在吞噬各種弱者人生的同時,也在不斷譜寫著新神話。▲
(作者安田峰俊,豐豆譯)
環球時報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