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銘 本報記者 鄭璇
“襲擊者身份已查明,但反恐形勢依然嚴峻。”據法國《費加羅報》10日報道,9日在巴黎駕車撞擊執勤哨兵的嫌犯已于當天被捕,警方已經查明該嫌犯來自阿爾及利亞,但犯罪動機尚不清楚。
報道稱,襲擊事件發生在巴黎西郊的勒瓦盧瓦-佩雷市。當天早上八時左右,一隊哨兵正在凡爾登廣場周邊巡邏,突然一輛黑色寶馬車向他們沖過去,造成6名士兵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英國《衛報》報道稱,住在附近的居民納迪亞回憶說,當時聽到很大的撞擊聲,等她跑到住所外,看到兩名士兵躺在地上,還有數名士兵在追趕肇事車輛。據報道,案發前,肇事車輛在附近的單行道上逆向緩慢行駛。法國內政部長科隆周三下午查看現場后表示,肇事車輛在距離被襲士兵5米的時候突然加速,“這明顯是蓄意作案。”
《費加羅報》稱,襲擊發生時,法國總統馬克龍、總理菲利普正在召開會議。得知消息后,科隆直接下達抓捕命令。來自法國數地的300多名警察在高速路上對嫌犯進行圍捕。圍捕行動中,嫌犯沖撞數車試圖逃跑,但連中警察5槍后被擒。一名警察在行動中受傷,嫌犯隨后被送往里爾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事后馬克龍向受傷的士兵表示了慰問,同時表揚警方辦案迅速高效。
警方的初步調查顯示,襲擊者名為哈姆·本拉特切,1980年出生,阿爾及利亞人,住在巴黎郊區。警方已對嫌犯的住所進行搜查,并調查他是否有同伙,是否與恐怖組織有聯系。目前嫌犯的動機尚不可知,他本人也不在法國監控的可疑分子名單上。報道稱,襲擊地之所以選擇勒瓦盧瓦-佩雷市,很可能是因為那里是法國國內安全總局反恐重案組的所在地。
法國近期襲警事件頻發,有評論認為這是恐怖分子蓄意為之。2015年《查理周刊》恐襲事件之后,法國啟動“緊急狀態”,站崗巡邏的警察和士兵散布在全國各地。但由此警察和士兵時常成為襲擊對象。法國BFM電視臺報道稱,4月20日晚,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警察一死一傷,“伊斯蘭國”宣布對此襲擊負責。6月6日,一名自稱
“哈里發戰士”的男子在巴黎圣母院廣場上持械襲警,造成一名警員受傷。6月19日,一男子駕車在香榭麗舍大街沖撞法國憲兵車輛,造成車輛起火,該男子傷重身亡。事后,警方在其車上發現一支沖鋒槍。8月5日,一男子持刀試圖襲擊在埃菲爾鐵塔景區負責安檢的工作人員,后被制服。
法國媒體和民眾在對此次襲擊者表示譴責之外,也在思考目前的反恐措施是否達到預期效果。《觀點》雜志認為,正是“國家緊急狀態把巡邏的士兵們頂到了前面,成為恐怖襲擊的主要對象”。對此,《解放報》援引巴黎議員的話說,“零風險是不存在的。巡邏的士兵都能成為襲擊目標,只能加快在街區安放攝像頭。現在除了繼續努力,還需要重新尋找一個更加靈活、更快適應變化的反恐方式”。▲
環球時報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