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摘 要:隨著新型農業發展政策的出臺和農村自身發展轉型的需要,都需要積極進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轉型,提高土地資源應用管理的效率。
關鍵詞:土地利用 轉型 土地資源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這就使土地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而靠近城市的耕地面積不斷萎縮,迫切需要改革土地資源管理機制,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益。再加上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轉變,如何進一步強化土地利用轉型和土地資源管理,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效率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
1、土地利用轉型和土地資源管理的簡要分析
1.1土地利用轉型
土地利用轉型簡單的講就是在一定的時間中將現有土地的形態轉變為另一種土地應用的形態,以提高土地資源應用的質量和水平,使其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就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來講,就是積極進行土地的流轉,將土地進行集中性的應用,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的耕作,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有效的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最終提高農業經濟的效益和價值。從土地利用轉型的影響來講,一方面這是國家與社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農村土地應用模式的有效探索。另一方面也是廣大的農民積極進行新型農業發展模式變革、增加收入而應用的一種方式。比如:我國一些地區已經進行了這方面的有效探索,取得了一些應用的成果。如:新型家庭農場的出現、新型農村合作社的出現,都在在進行土地利用方式情況下出現的。
1.2土地資源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的核心在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它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方法。在實際的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具備以下幾項要素:第一,制度管理。制度是開展土地資源管理的重要前提,在土地制度的約束和調控下,確保土地資源管理朝著可控方向進行,進而最大程度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第二,政策支持。任何一項管理工作都必須要有相關政策作為支持,在政策的支持下開展土地資源管理,不僅是提高其管理水平的關鍵,更是社會發展對于土地管理的硬性需求。由此可見,要想更好地開展土地資源管理,必須要在建立土地轉型機制的前提下,加強制度約束和政策支持,以此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效率。
2、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互饋機制
2.1經濟干預的影響
土地資源管理本質在于改善土地利用結構,以此實現對土地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經濟手段的引用,很好的達到了這一效果。相關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利用客觀經濟規律對土地利用形式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干預,極大地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了對土地的高效管理,例如在對非農業生產土地資源管理時,可以對耕地占有者收取地稅,不僅可以實現對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且還可以使其朝著非農建設方面發展,實現土地利用的根本價值。另外,相關部門還可以加大對土地的投入,從而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實現其最大限度的資源利用效率。
2.2土地資源工程的影響
土地資源管理具體來說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涵蓋了工學、理學、管理學等眾多學科的交叉,突出表現為土地整治、土地規劃、土地利用等幾方面內容。其中,直接關系土地利用轉型的內容就是土地整治,其屬于土地資源工程技術領域,包括了土地開發、整理及復墾技術,通過土地整治能夠充分發揮出土地資源最大化的利用效益,緩解當前我國緊張的用地局面。縱觀當下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結構,其中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農業土地利用規模缺乏經濟等,要實現農業經濟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就必須進行土地整治,整治的主要任務就是完善土地利用結構,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滿足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求。簡單地說,土地整治就是優化土地利用隱性形態,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有機整合分散的土地資源,實現土地利用轉型的目標。
2.3土地資源管理政策制度的影響
政策一般是國家頒布的具有強制性的作用,從宏觀角度制定的土地資源管理政策與制度來看,對土地資源利用轉型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的總體效益。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城鄉二元土地管理制度。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使用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禁止進行非農業化用地的租賃和轉讓等,其中轉讓主要包括集體土地間的相互轉讓以及與國有土地之間的轉讓等,正是因為這些法律法規及政策制度的限制,致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相對滯后。因此,結合具體的國情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我國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正在探索,以期實現土地管理模式的深化改革;第二,土地產權變更。由我國相關土地產權規范文本要求可知,土地產權的變更是用地轉型的主要方式,它是土地資源管理制度的規范性要求;第三,用地集約化。該制度強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化開發,以達到節約用地的目的。就目前我國已頒布的促進建設用地集約化的制度與政策的實施情況來看,實行成效偏差,沒有轉變農村建設用地效率低的情況,所以積極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嚴格控制用地總量規模非常有必要,其可以為土地民生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
3、進一步強化土地資源管理的現實路徑分析
3.1建立健全土地法規體系
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管理方面頒布實施的法律有《土地法》,其明確規定了土地數量、質量以及集約化使用與治理保護等內容。但其中部分內容詮釋的不夠完善和明確,也沒有具體明確土地資源開發使用、行政審批、綜合治理等環節需要的法律法規。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效率和成效,必須不斷完善土地法規體系。建議調整現行法律法規中規定的土地資源管理內容,進一步明確土地資源開發使用、行政審批、綜合治理等環節。另外,再結合我國具體國情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積極借鑒國外成熟的土地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分析、研究、總結、革新其發展經驗,制定和完善土地法規體系的建設。雖然在前期對國有土地發展與利用產生阻礙作用,但是在后期法規體系建立完成后會對國家土地使用集約化管理與利用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3.2深化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指的就是根據土地使用的面積及年限征收一定的使用費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須以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為基礎,來合理確定土地使用費用,同時還要直接與用地單位的經濟相聯系,確保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科學合理性與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一方面可以起到約束的作用,限制用地單位過多的占用土地,確保國家建設對土地的建設征用總量。此外,還有利于提高農村土地流轉的合理性。
3.3統一規劃、管理土地利用
當前,國家統一管理國土資源的一種有效的行政手段就是對土地進行行政規劃。具體來說,土地行政規劃就是統一規劃、管理現有的各種類型的地塊,包括農地、林地、建設用地、工業用地等,綜合考量地塊的所屬性質與地理位置,統一調度使用與管理的方式。該方式強化了不跨界使用土地,不改變土地使用范圍,有效規避了土地濫用現象的發生。
結語
對于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問題進行研究,有利于我國有效的應用好眾多方式完成土地利用方式的轉型,充分的保障農民的權益,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應用的質量和水平,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董娉.論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J].住宅與房地產,2016(24):19.
[2]董亞明.談談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J].西部皮革,2016(14):68.
[3]張延美.論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J].農技服務,2016(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