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偉
摘 要:如今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得展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迎來了新的人居環境時代。一個顯著的特點便是高層建筑的快速林立,這便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標志性景象。高層建筑的設計和建造自然是需要按照高標準的建筑要求,這對設計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自然不低,除了設計技術設施的硬實力以外,還要注重贏得保質保量的經濟利益。這需要設計人員綜合考慮投資、施工時間以及空間效果,這樣才能有效確保具有合理性和特色性的高層建筑。
關鍵詞:高層建筑 設計方案 不合理問題 建議
前言
快速的城市化進程迎來了我國房地產行業的新時代。高層建筑在這一環境中以供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占地面積小而土地利用率高的特點,高層建筑往往外形大氣,自然流露的城市化氣息濃重,其具有的各種類型的戶型也滿足了現代不同人群的刁鉆口味。但高層建筑的項目投資都很大,若是沒有制定出科學的方案,那造成的浪費與損失同樣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建筑工程事業也在不斷發展中,為保證高層建筑的穩定性,可靠性及經濟合理性,我們需要結合哲學上的一個概念——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眼光對建筑設計過程中的每個細小環節進行合理布置,放遠眼界,真正做到放長線釣大魚,通過合理有效的設計方案來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高層建筑設計中面臨的不合理問題
高層建筑的設計方案優化是整個工程項目經濟合理的重要動力。高層建筑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工程,其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性直接關系到高層建筑的總體水平。目前,在高層建筑創作中存在的對經濟合理性重視不夠、認識片面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地加以歸納、分析。
(一)輕視了對高層建筑的經濟性的調整
在設計構思中,人們習慣于對設計方案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其通常的重心都不在設計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方面,而是單調得關注建筑的表面形式,認為只要科學技術足夠先進,高層建筑的設計方案質量就巨佳。而且設計人員幾乎很少考慮建筑設計的經濟合理性,認為盈利則為達到目的的表現,缺少客觀分析高層建筑經濟性問題的能力,單純考慮建筑的預算等包括建筑材料的成本,對于如何科學調整研究高層建筑的經濟性問題一片迷茫。
(二)高層建筑消費成本不合理利用
現代生活與工作的節奏越來越快,設計人員對建筑經濟性的理解停滯在一味縮小成本費用,沒有正確理解可持續綠色發展的要求,對大量浪費能源,破壞環境不以為然,造成了生態的成本損失嚴重,缺少對社會資源綜合高效利用的研究,這些高層建筑不合理的消費成本不僅破壞了總體資源利用的平衡性,還造成最直觀的經濟損失,與創造利益的目的背道而馳。
(三)缺乏綜合設計理念
由于現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住居的要求上選擇了追求浮夸奢華,這其實是非常缺乏責任感的價值觀。由于過分追求金錢滿足帶來的快感,忽視了對建筑設計經濟合理性的要求。有一部分的設計人員道德素質沒有上升,其業務能力和知識也沒有得到對應的更新,導致其設計理念具有片面性的特點,設計人員對環境能源的忽視,直接損害了生態利益和社會效益,縱有再先進的技術也難以保證其經濟利益最終得到保障。高水平的設計需要可行性,只為貪圖名利而設計的高層建筑只會華而不實,缺乏涵養,最終成為參觀者的笑柄。
提高對建筑工程設計人員的經濟合理性意識。
(四)企業競爭和風險機制不完善
我國大大小小建筑企業有成百上千,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對于競爭的理解,只是孤立追求者經濟效益,認為高經濟回報就是贏家,而在設計的道路上越走越偏,最終遺忘了設計本身的價值觀。其實在建筑方案設計過程中,有必要采用風險機制改革來提高設計的質量,改革的到來更新了企業的設計風氣,提高整體認知水平,對于一些優秀綜合考慮效益的設計人員,企業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而對于盲目設計以創造對企業長遠利益有損的工作人員應當制定一定的懲罰措施。一定程度上,企業的競爭和風險機制的完善,推動了企業迎合綠色綜合效益理念的發展,更利于創造經濟利益。
(五)對安全疏散和防火措施的忽視
高層建筑最大的2個隱患就是高空缺乏安全性,以及火災救援難度大。新聞里我們不少聽聞幼童失足墜樓或者火災發生時人員難以快速逃離而遇難的情況。一個最典型的新聞就是最近發生的“杭州保姆縱火案”,如果說保姆惡意謀殺的行徑不可避免,那物業方面的硬件設施的故障更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發生火災時,高層建筑設計中最具有效的撤離設施就是安全通道。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必不可少的,需要保質保量的另一個設計就是火災警報器,如若發生故障,后果不堪設想。而現實中,對于基本的安全設計往往被忽視,設計人員常常象征性地完成這類設計,沒有注重其在災難發生時發揮的救援的關鍵作用,故這一點也急需要受到重視。
二、做好高層建筑設計方案經濟合理性建議
第一,新世紀的到來使得對高層建筑的要求變高,需要將高空的危險系數降低,保證安全性,也需要通過合理的設計方案來達到經濟性的合理化。但我們當前的建設實踐中人們由于虛榮心的作祟,盲目追求奢侈豪華,在國際上一些所謂的流行元素也不顧客觀可行性得加入到建筑設計中。所以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應當加強對人員的疏導,尤其是設計師本身,不能盲目跟從權貴的要求,還是需要遵從科學設計初衷,結合現實條件因素進行有效操作。
第二,現代化建筑設計理念需要綠色可持續的發展觀念。一方面,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實地情況不一,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參差不齊。此外,為迎合綠色設計理念,要協調平衡與自然壞境,包括氣候、地形等的關系,從而有效降低建筑使用中所消耗的資源。另一方面,設計建筑過程中,對于一些產品料件,盡其所能,可以以多種形式進行循環使用,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創造出長遠的經濟效益。這種方案設計更趨于合理性。
第三,把好場地和材料的選擇
當一切正確價值引導整個設計過程,最初也是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正確選擇建筑用地,這關系到整個建設的建造成本,數額巨大,不容差錯,否則連建成投入市場以后的運營費用也將受到一定的影響。高層建筑相對于普通建筑對于安全性和經濟回報性的要求高得多,設計師需要充分研究建筑用地的土壤情況,保證地基的穩定堅固,對建筑所需的材料要有高標準的要求,嚴把質量關,選用最可靠的渠道進貨,提高整個工程項目的耐久性和實用性。這將為建筑企業贏得客戶信任,為以后建立合作關系具有長遠利益。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我國高層建筑事業發展迅速,設計理念也趨于成熟化、多樣化,企業需要選擇好的設計方案,使得在設計過程中既能滿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又能保證工程的安全性、合理性、經濟性。需要提升設計人員的總體素質水平,教育其學習綜合效益的設計方式,讓高層建筑的設計方案真正做到經濟合理性,創造出可持續的長遠的經濟利益。設計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在如今大洋橫行霸道的社會尤其重要,擺正設計的本質,為城市化進程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劉大海,楊翠如.高層建筑結構方案優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2]章新海.試論建筑設計與經濟的關系[J].工程與建設,2011(06):101-102.
[3]陳麗敏.新時期國有林場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3(14):215- 215.
[4]王立.淺析“適用、經濟、美觀”在當今國內建筑設計中的理解[J].甘肅科技,2011(12):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