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暨中國首次氫彈試驗成功50周年,6月23日,當代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巡回展在京舉行啟動儀式。
據了解,當代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巡回展是面向社會的公益性展覽,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在北京舉行首展。該展覽旨在再現“兩彈一星”事業的威嚴與精神,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影像、視頻和史料,全面反映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從決策到研制試驗成功的艱難歷程,進而推進國防教育,弘揚傳播“兩彈一星”事業留下的寶貴文化精神。
(杭文)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近期發布消息,我國年內將開展海上發射試驗,計劃從2018年開始推出面向商業市場的海上發射服務。據介紹,海上發射主要針對發射傾角在0度至10度的任務需求,目前國內四大發射場執行這類任務,會損失很大的運載能力。
據了解,發射傾角指衛星發射方向與赤道的夾角。衛星能達到的最小軌道傾角即當地發射場緯度。目前國內四大發射場中緯度最低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大約位于北緯19度。發射地點緯度越低、離赤道越近,運載能力損失越小,因此海上發射服務地點更為靈活,能有效降低發射成本。
(杭文)
6月21日9點47分,在經過2個月的組合體飛行后,天舟一號按計劃與天宮二號實施撤離,開始進入獨立運行階段。
9點16分,地面發送指令,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分離;按程序,天舟一號逐步退至前向120米并保持位置,待地面確認狀態正常后,發令控制天舟一號正常撤離,天舟一號建立三軸穩定對地飛行姿態,在高度約390千米的近圓軌道上開始獨立運行。
在獨立運行階段,天舟一號繼續開展空間應用和航天技術等領域的多項實(試)驗,并擇機釋放立方星。在獨立運行階段后期,天舟一號將與天宮二號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和第三次推進劑補加試驗。
按照計劃安排,獨立運行階段任務結束后,天舟一號還將視情開展拓展試驗和應用。全部任務結束后,經地面決策,天舟一號將實施主動離軌,并受控隕落至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航訊)
6月19日,長征三號乙遙二十八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過程中運載火箭出現異常,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密切配合,通過準確實施10次軌道調整,衛星于2017年7月5日成功定點于東經101.4度赤道上空的預定軌
道。目前,衛星各系統工作正常,轉發器已開通,后續將按計劃開展在軌測試工作。
根據專家審查意見,長征三號乙遙二十八火箭問題定位于三級滑行段姿控發動機滾動控制的推力器出現異常,目前已完成技術歸零和舉一反三工作。
(航訊)
7月6日,中國長征火箭未來一年的商業搭載發射機會,出現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官網上,涵蓋太陽同步軌道、地球同步軌道、近地軌道等不同需求。當天,在長城公司舉辦的長征商業發射用戶大會上,這些搭載發射的合同執行細則、需遵守的法律法規、發射進場許可信息,以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提供的商業發射服務解決方案悉數公布。會上還就“小衛星與發射服務”這一話題進行研討,來自航天科技集團和各民營航天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和專家各抒己見,發表見解。
一直以來,發射服務被視作商業航天的基石,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可以拓展。航天科技集團已面向市場推出了極具競爭力的運載火箭和商業衛星平臺等新產品和新服務,并以用戶大會這種形式,向國內客戶“敞開懷抱”。此舉被業界視為中國商業航天快速發展的信號。和過去用戶大會國際化色彩較濃不同,國內用戶成為本次大會座上賓。大家共商長征火箭商業發射之路,助力中國商業航天發展。
(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