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瀟 張穎
摘要:目的 為了解某醫藥類大學生心理壓力與吸煙行為的關系,為預防吸煙行為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法,共抽取陜西中醫藥大學510名本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壓力知覺量表、醫學生控煙與健康行為問卷為工具,進行現狀調查。結果(1)某醫藥類大學生吸煙行為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p<0.05),男性(21.8%)>女性(1.18%)。(2)某醫藥類大學生壓力大者(99%)>小部分正常者(1%),壓力總分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緊張感這一維度在性別上有差異。(3)某醫藥類大學生心理壓力和吸煙行為存在相關,尤其是女大學生。結論 某醫藥類大學生心理壓力與吸煙行為之間有聯系,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高度重視心理壓力高、緊張感強的女學生,學校管理部門應及時疏通學生的心理壓力,以防止吸煙行為的發生。
關鍵詞:心理壓力 吸煙行為 醫藥類大學生
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來,以壓力的產生導致大學生自殺行為的出現,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13所大學本科生心理壓力現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心理壓力程度中等的占49.3%,程度較重的臨界人群占 8.4%,壓力程度很重占 0.3%[1]。所謂心理壓力(pressure)指生活中的各種刺激事件和不利因素對人在心理上所構成的困惑或威脅,表現為心身緊張和不適[2]。吸煙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國內外研究顯示,吸煙與肺氣腫、口腔癌、支氣管炎、心腦血管疾病和肺癌的發生有關[3],吸煙行為是指1.從未吸煙,指未曾吸過一口煙;2.嘗試吸煙:指曾經吸過煙,但到目前為止總量不超過4支;3.不規律吸煙:之吸煙總量超過4支,但未曾連續3個月幾乎每天吸煙,即總數不足100支;4.規律吸煙,指在過去3個月幾乎每天都吸煙,即總數超過100支[4]。但是吸煙可以緩解焦慮,減少心理壓力的產生,劉明星的研究發現:心理壓力與吸煙有著密切的關系,心理壓力與吸煙行為是呈正相關[5]。而韓旻雁等研究發現,大學生心理壓力與其吸煙行為有一定的關系,但心理因子未顯著影響男女大學生不規律吸煙行為[6]。關于心理壓力與吸煙行為的相關研究很少,本文希望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一個研究,了解某醫藥類大學生心理壓力與吸煙行為之間是否存在聯系?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研究以陜西中醫藥大學學生為被試,對專升本學生和本科一,二,三,四年級隨機抽取班級發放量表510份,收回510份,剔除無效量表后,有效問卷491份,有效率96.2%。
1.2研究工具
壓力知覺問卷[7],本研究是我國心理學家楊延忠教授根據 PSS 研制的壓力知覺量表(Chinese 14-item PSS)。該量表共有14個條目,采用5 點計分方式,其中4.5.6.7.9.10.13為反向計分[8],本量表參照我國的文化背景對總體結構和具體條目進行審視和必要的修改,形成初步的問卷,再在人群中進行效度和信度試驗。經測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預實驗 Cronbach 系數為 0.78,具有較高的同質性和內部一致性,并且適合施測于中國人。
醫學生控煙與健康行為問卷,是浙江大學楊延忠教授編制的問卷,它的問卷共有4各部分,分別為一般情況、手機與微信使用、社會活動情況、其他,該問卷是在中國文化背景的基礎上編制的,適用于中國施測。
1.3調查過程
在學校老師幫助下,由經過培訓的測試人員利用學生上課時間現場施測,統一發放問卷,測試前向同學們說明測試的目的和意義,并統一發放問卷、統一回收問卷。
1.4 統計分析
使用EpiDate錄入數據,SPSS19.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使用了描述統計、卡方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皮爾遜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
2.結果
2.1 某醫藥類大學生吸煙行為的概況
491名醫藥類大學生中,2.9%為吸煙者,4.3%為偶爾吸煙者,不吸煙者91.9%,應用卡方檢驗對醫藥類大學生的吸煙行為進行統計分析,表1顯示醫藥類大學生吸煙行為的分布存在著性別差異。
2.2某醫藥類大學生壓力狀況的分布
491人中壓力大者人數有 486人,占99 %,5人壓力小,占1%,在本量表中,超過26分就為壓力大者,小于26分的為壓力處于正常范圍內,得分越高,表示壓力越大[9],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某醫藥類大學生男女狀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2。
2.3 某醫藥類大學生心理壓力和吸煙行為的關系
在參考吸煙類調查問卷,如趙新燕的研究后[10],結合楊廷忠教授自編問卷“醫學生控煙與健康行為問卷”,我們以是否吸煙項目和吸煙量來作為吸煙行為的指標,應用皮爾遜積差相關與心理壓力進行統計分析。如表3:
表5結果顯示,某醫藥類大學生心理壓力與吸煙行為存在相關,尤其是女大學生。
3.討論
某醫藥類大學生吸煙行為在性別上有著顯著的差異,女生吸煙的支數低于男生,從外部來講,可能是因為女生的吸煙有害信念不受同伴吸煙的直接影響,而男生的吸煙有害信念隨著同伴吸煙的增加而增強[11],也就是說男生比較容易受外部的影響,別人抽煙會帶動自己吸煙,女生則不會輕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從內部來說,男生的性格特征,大膽,愛嘗試,好奇等都會使其嘗試吸煙,從而成癮,難以戒掉;女生相比較則穩重,害羞,膽小,不愛新嘗試則會使其吸煙的人數少于男生。吸煙作為一種壓力應對方式,被男女兩性的運用和控制會有所不同[12]。男生可能將吸煙作為一種減壓的方式,或者說通過吸煙來麻痹自己忘記一些煩心的事,女生則認為吸煙對身體有傷害,則拒絕吸煙。
某醫藥類大學生99%都有心理壓力,本文中可以看出男生的壓力(40.4)小于女生(41.35),但是在性別上卻無顯著差異,這與張林的研究結果一致[13]。原因可能是由于處于醫學院校,男女的壓力都比較高。另外,男女在緊張感這個維度上有著差異,女生的緊張感(18.50)大于男生(17.73),說明女生比起男生更容易緊張,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會使壓力產生。
本文中某醫藥類大學生心理壓力與吸煙行為存在相關,尤其是女性大學生與吸煙行為的相關,女生平常不會去吸煙,但是緊張感加強會帶動吸煙行為的產生。說明在學校,女學生接受很大的壓力狀況下,會需要發泄出來,吸煙這種不平常出現的行為可以更好地舒緩壓力,而且是一種最方便的宣泄方式。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心理壓力、減少吸煙行為的出現是必要的。
4.結論
某醫藥類大學生心理壓力與吸煙行為之間有聯系,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高度重視心理壓力高、緊張感強的女學生,學校管理部門應及時疏通學生的心理壓力,以防止吸煙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林,車文博,黎兵,等.中國13所大學本科生心理壓力現狀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5):387-391
[2]楊廷忠.社會轉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壓力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9,24(9);760-764
[3]婁彬,陳建,王力升,等.醫學生吸煙現狀及其對“無煙校園”建設態度的研究. [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5,322(4):317-319
[4][10]劉明星.心理壓力、應對策略、健康信念與吸煙行為的關系研究. [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