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摘要:目的:急危重癥患者采用機械通氣及床旁血液濾過聯合治療中采用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急危重癥需行機械通氣及床旁血液濾過輔助治療的患者21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護理流程及搶救結局,總結護理干預要點并評價護理干預效果。結果:21例采用護理干預的患者無一例繼發其他并發癥,無一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搶救成功。11例(52.38%)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介于80-100分之間,9例(42.85%)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介于60-79分之間,1例(4.76%)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介于0-59分之間。結論:急危重癥患者由于病情較重,常需要機械通氣以及床旁血液濾過聯合治療,因此有效護理方法有助于患者康復,護理干預通過護理流程的補充及完善,在應用過程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患者的成功搶救率明顯提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危重癥;機械通氣;床旁血液濾過;護理干預;成功搶救率
臨床上,急危重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致死原因多為呼吸衰竭,因此機械通氣及床旁血液濾過等輔助治療方式應用也越來越廣泛[1]。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大大的提高,但應用過程中,由于兩者均為有創操作,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需熟練掌握器械操作規程,并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本次研究中采用護理干預方式護理聯合應用機械通氣及床旁血液濾過輔助治療的急危重癥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急危重癥需行機械通氣及床旁血液濾過輔助治療的患者21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1例為男性,10例為女性,年齡介于29-87歲之間,平均年齡(58.0±2.7)歲,21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及腎衰竭,病因:3例為多發性創傷;2例為嚴重肺部感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1例為急性胰腺炎;4例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2例為晚期腫瘤;4例為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3例為創傷性骨科疾病,2例為其他疾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護理內容包括病情觀察、心理護理、體位以及置管護理等,護理方法具體如下。
1.2.1病情觀察
由于患者病情均較重,病情往往變化較快,因此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密切監測過程中,能及時發現異常并能遵醫囑進行對癥處置,可選擇配備專門監測病情的護理人員,制定護理監測記錄表、患者體征變化表等護理記錄。首先護理人員監測的體征包括意識、呼吸頻率、血壓、脈搏以及體溫及末梢循環情況等,所有數據需每半個小時觀察并填寫一次,通過不同時間段患者的體征變化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其次在監測患者一般體征之外還需化驗血氣分析,每隔4h測量一次,結合患者目前的呼吸情況及血氧飽和度等,酌情調整呼吸機參數。再次需掌握患者的腎臟灌注情況,以了解床旁血液濾過的應用效果,密切觀察患者的尿量并進行記錄[2]。最后,需準確記錄患者液體攝入量及尿液等液體排出量,以控制體液的平衡,根據血壓水平結合尿量,作為調節血液血流量和超濾率的參考依據。
1.2.2體位及置管護理
體位護理:長時間臥床易造成痰液咳出困難,因此護理人員需做好體位護理,以預防呼吸道相關并發癥如肺炎等。護理人員需調節病床床頭向上傾斜30°-45°,調節大腿至外展體位,以利于腿部血管血液的流動[3]。在護理患者中需密切關注血液濾過機的運轉情況,如發生報警或動脈端血流出現氣泡情況,護理人員需排除是否為靜脈插管內口與血管壁發生貼合造成,如為上述原因,則應立即變換體位。置管護理:由于輔助器械較多,護理人員在置管過程中需嚴格遵從相關置管流程,并于置管后進行密切觀察,以防發生管路阻塞、扭曲等情況。此外還需做好皮膚、口腔等方面的護理,預防出現并發癥。
1.2.3心理護理
對于有意識的患者可增加心理護理,如患者出現煩躁、不配合治療等情況,可安慰患者、告知其家屬非常關心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愛,告知患者目前恢復較好,應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轉至普通病房,使患者對治愈充滿信心,從而更好配合治療。
1.2.4機械通氣護理
所有患者均采用Drager(呼吸機國食藥監械(進)字2013第3543364號)進行機械通氣,包括經鼻面罩方式或氣管切開有創治療方式,呼吸機模式設置為SIMV,頻率根據患者情況設置為12-16次/min,潮氣量設置為6-8ml/kg,控制40%-60%的氧濃度。
1.2.5床旁血液濾過護理
采用Prismaflex system(連續性血液濾過機 國食藥監械(進)字2010第3463436號)進行血液濾過治療,根據患者情況可選擇每日濾過一次或每隔一日濾過一次,每次治療持續時間約為16-20h。在患者的股靜脈位置,需留置單針雙腔管,以便進行血液濾過,避免了反復穿刺的痛苦,應用期間需注意補充置換液[4]。血液濾過機設置血流量,一般100-250ml/min,抗凝采用低分子肝素鈣。以2000-3000U作為首次應用劑量,以200-300U/h的劑量逐漸加量,超濾率為0-50ml/h,根據患者尿量酌情調整。
1.3評價標準
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調研患者或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分為100分,以60分以上(包含60分)作為滿意的標準。統計21例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例采用護理干預的患者無一例繼發其他并發癥,無一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搶救成功。11例(52.38%)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介于80-100分之間,9例(42.85%)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介于60-79分之間,1例(4.76%)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介于0-59分之間。21例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5.24%。
3、討論
在護理急危重癥患者中,由于病情復雜、易出現緊急以及意外情況等因素,在實施機械通氣及床旁血液濾過聯合應用時,需采取有效的護理對策,以保證順利治療。護理人員需熟練掌握呼吸機及血液濾過器械的操作方法及原理,嚴格遵循相關護理流程,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從而達到提高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成活率的目的[5]。本次研究中,21例急危重癥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方案進行護理,所有患者均搶救成功,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達到了95.24%。說明護理干預在應用過程中,有效提高了搶救率,提升了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急危重癥患者在行機械通氣以及床旁血液濾過護理干預輔助治療中,通過護理流程的補充及完善,在應用過程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患者的成功搶救率明顯提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時光,王昭麗,林鳳英等.機動護士對急危重癥護理能力培訓的認知與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4):1061-1064.
[2]陳美鳳,李蕓,蕭遠英等.床旁血液濾過治療38例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國際呼吸雜志,2016,35(7):994-996.
[3] Chen Meifeng,Li Yun,et al. 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38 cases of 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 treated by bedside hemofiltr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2016,35:994-996.
[4]李玲,倪春燕.腦干出血伴急性腎衰竭1例床旁血液凈化枸櫞酸抗凝治療及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3):94-95.
[5]田芳,隋金華,劉靜等.血液透析中心護士身心健康的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J].心理醫生,2016,22(23):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