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敏
摘 要: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在校期間對學生利用教學暗示輔助教學,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上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作用,特別是小學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學包括認字、閱讀理解、寫作、口才交流等幾大部分,各部分的教學過程中都可以通過暗示教學的方式實施教學。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有技巧性地利用暗示教學,在學習認識生字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閱讀理解的教學過程中能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在口語交流過程中能提高學生主動表達的積極性。
關鍵詞:教學暗示;學習熱情;寫作信心
暗示在我們平日的生活中經常會被運用。暗示是一種采用非對抗、無攻擊性和無排斥性的手段,通過言語中不同語氣、語調的表達,或是非言語的表情、行動、姿勢等手段,間接性地刺激被暗示者的心理,達到對被暗示者其心理和行為產生一定程度的作用,使被暗示者的思想、行為與暗示者的表達內容相同。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暗示教學的經典方法。教學暗示是教師通過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從側面非直接地對小學生加以教學影響,使其在心理和意志等方面做出調整,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潛力,形成良好的學習效果。
根據不同學齡兒童,教學暗示可以分為不同類型。一般情況下教學暗示可以分為積極型暗示和消極型暗示。根據暗示的方式不同,分為語言類的內容暗示、語言情感類的暗示,包括音高、音低,音長、音短,語速、語調等教學暗示。非語言類的暗示,分為行為動作的暗示,環境、距離、行為等教學暗示等。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利用這些教學暗示,將這種技巧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借助暗示傳遞出對對方的期望,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采用暗示方式放松身心,提升學習的潛力。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的學習不僅在于學習生字、閱讀量的多少,而在于對語文的喜歡,對學習和生活充滿熱情。
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認識生字、閱讀理解、寫作和語言表達等幾個方面,結合這幾個方面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學可以靈活利用暗示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一、教學暗示在認識生字中的利用
認識生字對語文學習是十分有意義的,是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但是更為重要的是,不能一味地強調死記硬背,對學生進行說教。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無法真正理解深奧的道理,運用間接的教學暗示將會較好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低年級教學主要發展的是學生的形象思維。學生的自制力難以集中,對音樂、繪畫、活動等充滿興趣,教師在教學漢字的過程中可以巧妙運用暗示的技巧,借助活潑生動的方式,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學習動機。教學生字時,文字的背景應盡可能地采用圖畫、視頻和板書的形式,通過視覺將其呈現出來,讓學生對生字的了解從死記硬背轉變為從抽象概念到具體概念的過程,感受漢字的形象,提高認識漢字的樂趣。這樣的暗示教學技巧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即使采用不同顏色的粉筆都可以讓學生對生字有更為形象的感知。教師利用暗示教學的手段,能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和欲望,幫助學生更為生動、有效地學習漢字。
二、積極暗示,保持學習熱情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可以采用暗示教學,利用藝術手段,使得學生保持一種放松的學習狀態,通過美妙的音樂、精彩的視頻畫面、有意義的活動等,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們更加高昂地投入到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好奇心,保持學習的熱情。
三、語言暗示,樹立寫作信心
語文的寫作不僅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字、運用字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學習態度、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讓學生有信心、有勇氣去做好每一個語文寫作的任務。語言的積極暗示在這里有著推動的作用,在寫作前,教師通過語言暗示的方式,消除學生的顧慮,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能夠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喚起學生的創作激情,特別是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學生,積極評價,一個認可或一個贊賞,都對學生是一種極大的鼓舞,不可貶低學生,挫敗學生的積極性。
四、平等對待,互相影響
對于小學生而言,父母和老師的引導是一種有形和無形的影響,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這樣的心理特點,在口語交際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待人接物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暗示,在課堂活動中捕捉孩子的閃光點,學會傾聽,聆聽學生的心聲,鼓勵孩子勇于表達自己,克服不敢說、不愿說的心理障礙,用微笑鼓勵,用眼神鼓勵,通過拍拍孩子的肩膀,激發學生的表達動力。
教學暗示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體現,它能強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敏勤.一種速成教學法[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2]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M].語文出版社,199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