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建
摘 要:我國教育大師陶行知有很多著名的教育思想,一直到今天仍然在沿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社會即學校”以及“生活即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結合相關的教學經驗,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進行分析和解讀,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陶行知教育思想闡述一下見解。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思考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最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學生文學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新課標全面推廣和不斷深入的當前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也面臨著諸多的改革要求。陶行知教育思想作為一種影響深遠、內蘊豐富、體系完備的教育思想,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本文對此展開詳細的論述。
一、“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精髓思想[1]。“教學做合一”思想就是要求學生“做中學,學中做”,老師教學方法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而學生的學習方法要結合做的方法,總而言之,無論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離不開“做”。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語文,語文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而“做”的活動是綜合活動的基本內容,只有保證“教學做”三者合一,共同發展,才能使語文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兩個教學內容就是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中融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談一談自己的見解:
1.閱讀教學中滲透“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
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沒有形成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閱讀習慣、閱讀風格和閱讀興趣,導致實踐和理論存在脫節現象,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能夠有效改善這一困頓的局面。語文老師可以將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和“教學做合一”教育理論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對閱讀教學實踐進行指導,還可以規避一些常見的問題,從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小組合作教學”就是結合“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應用在閱讀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是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模式,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新方式,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鍛煉的機會,對團隊集體協作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在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而且每個組的組員要求做到合理安排和分配。老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點以及理解能力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且給學生適當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在分配好小組之后,老師要開始拋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首先,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聽說過林沖嗎?你們知道林沖棒打洪教頭的原因嗎?在這個問題的帶領下,每一組學生的注意力都被集中起來,并且積極探索問題,在結束這個問題之后。語文老師要趁熱打鐵,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本上來,再給學生設置問題:林沖是《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下面讓我們通過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看看林沖是怎么教訓傲慢的洪教頭的。學生還沉浸在對“林沖”的研究之中,此時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課文的興趣也比較濃厚,對知識的求知欲被充分激發出來,于是仔細閱讀課文,更加積極地去尋找答案。這種教學模式就充分符合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的先進教育思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主體地位也得到了有效的凸顯,新課改的課堂教學優點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2.寫作教學中滲透“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
寫作教學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作文訓練可以對學生語文水平掌握程度進行衡量,同時也是一種綜合性的訓練[3]。作文教學的質量對學生寫作水平高低以及學生寫作興趣有著直接的影響,作文教學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語文老師教學方式過于保守、單一,學生在課堂上地位較被動,缺乏深層次和多層面的思考,教、學、做三者沒有得到有效的結合。在“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語文老師要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加強“做”的訓練。老師可以創建一些有趣的體驗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例如觀察動物生活習性,寫一篇有關動物的文章;去農村體驗生活,寫一篇有關于自然的文章;去參加戶外的運動,寫一篇與運動有關的文章。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課本,將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然后再回到課堂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這種親身經歷的體驗,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會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的文章更具有感染力,這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生活即教育”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教學觀點。知識源于生活,生活是一本活教材,語文老師掌握這種教育思想,并將其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通過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小學生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低,而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導致學生在自己的知識基礎上難以理解,學習起來比較吃力[4]。語文老師將一些生活情境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親切,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借助生活化的內容可以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5]。例如在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這篇課文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導入相關的故事情境,例如昨天在馬路上看到一個小朋友扶著一個老奶奶過馬路,前天在校園里看到一個同學扶起另外一個摔倒的同學等。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或視頻,視頻中一個小朋友撿到一個錢包,將錢包交到路邊執勤的警察手里面等。通過這些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對“關愛他人”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進而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樣就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語文老師不僅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還要完善語文教學評價,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性格特點、學習水平、學習態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和“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兩個重要思想,小學語文老師要認識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先進性和優勢,將其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推動新課程改革,促進語文教學朝著科學化方向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尹秀蓮.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2):7-9.
[2]羅忠輝.淺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如何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J].亞太教育,2015(28):10-12.
[3]阮蘭妮.陶行知教育思想對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啟示[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9):10-14.
[4]彭立平.“教學做合一”教學思想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11(1):5-13.
[5]劉美云.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4(14):9-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