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紅芳
摘 要:宜興紫砂陶造型豐富多彩,包融性大,工藝和技法獨特,吸取中國傳統繪畫和中國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豐富自身文化內涵,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的現狀。同時,給紫砂壺的造型藝術增添了無限的空間和新的生機活力。
關鍵詞:紫砂;造型;發展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054-01
宜興紫砂陶藝起源于宋代,歷經明清兩代的蓬勃發展,如今在紫砂壺的造型藝術上已日臻完美和豐富。紫砂質地堅韌、色澤古樸典雅,素以制作技藝的精湛、造型的千恣百態、形質的完美、特殊的實用價值著稱于世界,又以書畫陶刻裝飾見長,形成了獨特的陶藝風格,成為“陶都”宜興一道高麗的風景線。
紫砂陶造型越來越豐富多彩,關鍵是紫砂陶包融性大,給優質的紫砂泥提供了很大的創作空間,在創作設計中,需要我們在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社會和自然的基礎上,吸取中國傳統繪畫和中國工藝品的藝術特點,撫擷取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作品給予的名稱,許多是其表現的內容和形式,也形成紫砂陶千恣百態的造型藝術。
造型藝術就是塑造視覺器官可視可見、可以觸摸的實體存在,如雕塑、繪畫、砂壺等都屬于造型藝術的范疇。紫砂陶造型按不同的形態特征,可以分為圓器、方器、素器及筋紋器,圓器要求達到“圓、穩、勻、正”,講究“柔中寓剛”、“骨肉亭勻”、“攜永耐看”,顯示出一種珠圓一潤的美感,如“掇球壺”、“仿古壺”等;方器線面挺刮平整、輪廓線條分明、口蓋吻合、規矩劃一,給人以干凈利落、明快挺秀的美感,如“僧帽壺”、“亞明四方壺”等;塑器是肖形狀物的自然形及帶浮雕裝飾的器皿造型,其特點是巧形、巧色、巧工,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如“南瓜壺”、“報春壺”;等筋紋器造型是借鑒傳統銅器造型,吸取瓜棱、花朵等形態特征設計的器形,后果點是平面形的變化,將生動流暢的筋紋納入嚴重格的結構之中,是一種精巧的秩序美,如“棱花式壺”、“菊花壺”等。
紫砂壺造型設計上的對比與調和是利用壺身各部的異同來表現。大小、造型的方圓、線條的曲直、坯質的粗細、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構成不同視覺效果的元素。紫砂壺藝中對比與調和經常是交錯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觀。如:一把壺的鈕部和壺身,設計者往往用以小對大的手法,做成這兩者在體量上的大小對比。同時,又把壺鈕造成壺身的形狀,使兩者的設計在相似對比中取得調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頂壺為例,在形體和輪廓上,它的體面方圓結合,線條曲直并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確的對比中運用線、面、體等平線的過度和銜接,來取得整體造型的統一協調。
作為紫砂從藝者,無不在走著繼承傳統和創新之路,傳統的壺樣,特別是傳統的經典壺式,有多少從藝者都在臨幕、制作、創新。一味繼承傳統,一生模信他人,做出來的東西只能是商品,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從歷史走來,紫砂壺的構成已形成一定的元素,嘴、把、鈕、蓋、口、肩、腹、底等,在創作過程中,這些要素的運用是變化無窮的。創新要在基本無素的基礎上,這是由紫砂壺實用功能決定的。在不突破這些元素,保鬼地方實用功能的原則下,創新有自己面貌的作品,是從藝者所追求的目標。要創作一件新品,我們也要像審視一件傳統壺一樣,反復推敲、思考,力求達成一定比例的協調和美學法則的運用。對比也好,和諧也好,節奏也好,首先要在實用基礎上考慮問題。然后,創新要考慮制作工藝實施的可行性,不然則難以完成。決定一件好作品完成時所呈現的面貌,要與從不同、個性化,沒有工藝技巧的運用,作品則流于一般和簡單化,而工藝技巧也是需要創新的。再則,創作過程 ,給作品注入思想,尤為重要。思想決定生命,沒有思想的作品,等于沒有生命的物品,只能成為商品。人的思想是藝術創作的靈魂,也是創作者的精神與意念的表達,體現了一個從藝者的精神狀態、文化涵養、品格特征等,沒有靈魂的物品,其價值大為降低。
隨著人類兩個文明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從藝人員文化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紫砂壺造型藝術也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一大批壺藝新秀正在激烈竟爭中脫穎而出,人們觀念開放、思想敏捷,勇于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在繼承傳統造型藝術精華的基礎上立足于創親,以現代設計理念為指導,大膽結合改變傳統的比例關系和構成形態的方法、表現形式多種式樣、不拘一格。采用不同肌理、不同的表現手法形成不同的風格,這些精品質部世既有超現實主的形式,也有純幾何組成的造型來表現其抽象的造型意識。這些新型的紫砂造型藝術既充分體現了當今的時代精神,又融入了深厚的現代生活氣自成,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它為紫砂造型藝術開辟了一道廣闊的發展道路。
隨著人們文化藝術生活的發展,人們對美的藝術追求更無止境。傳統的歷史文化和紫砂文化在先輩的藝術熏陶以及當代紫砂藝人的創新下,必將涌現更多、更好、更美的藝術佳作,繁榮我們的紫砂藝術事業,展現紫砂工藝無窮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時順華.當代紫砂圖典[M].上海:上海美術出版社,2003.
[2]吳達如.吳烈.親近紫砂[M].上海:大世界出版公司,2001.
[3]李英豪.茶壺珍藏[M].沈陽:遼寧畫報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