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姿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想要有所提高,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解題方法,還要注重學生應用數學知識以及探索數學知識能力的培養。只有初中學生數學產生興趣,才能夠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積極意識,進而提高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力,初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有所提高。本論文針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措施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數學教學;措施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獲得數學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課堂教學。面對初中教育中對素質教育給予高度重視,就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滿足學生的數學知識需求為目標展開教學。由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要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保證數學教學質量,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
一、從數學文化的角度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雖然數學知識是抽象的、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的知識點,但是數學知識是對社會實踐規律的總結,因此數學理論是源自于實踐的。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教學中,可以基于數學實踐,從數學文化的角度講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學習數學知識,有助于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發起來。這樣,就使得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打破了傳統的死記硬背數學概念和數學公式的習慣,從理解文化的角度吸收數學知識,促使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得到訓練。
對于“無理數”的講解,就可以從“無理數”的發現開始,雖然顯得啰嗦,似乎文不對題,但是能夠的幫助學生理順理解“無理數”的思路,而且還可以與“有理數”的概念相比較理解“無理數”,可以深化學生對這一個概念的印象。比如,當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萬物皆為數”的時候,就認定所有的“數”都是“有理數”,逐漸地在數學領域中形成了思維定勢。但是,希勃索斯認為這不是數學真理,而是還有“有理數”之外的“數”的形式存在。他舉出了案例:邊長為“1”的正方形,其對角線長度就是不可公度的,當然也不會是有理數。當這個數學質疑被提出,整個的數學界都開始動搖了。這就意味著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學地位受到了威脅。希勃索斯因此失去了性命。直到二十世紀60年代,庫恩在其著作《利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了“不可通約性”的概念,初步認定“無理數”的存在。
初中學生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雖然故事短小,但是他們的思想會無限延展,對希勃索斯充滿了同情之心,對當時的學術統治也充滿了憤恨之情。學生因此會對“無理數”和“有理數”準確界定,而且在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同時也會被數學知識的探索產生興趣。數學教師也可以借助學生被激發起來的情感鼓勵學生:“在目前學術自由的社會中,同學們可以對數學知識產生的質疑進行深入探索,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也是一種幸福?!痹跀祵W文化的感染下,學生不僅學習和理解了數學知識,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精神。
二、組織學生分類討論數學知識進行探究
初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沒有產生認知,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數學規律沒有充分掌握,由此而影響了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組織學生分類討論數學知識,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所存在的規律充分掌握,進而對數學知識系統化學習。
在講解“不等式”的時候,可以通過讓學生討論“不等式”的解題方式,讓學生對相關的概念予以理解。由于數學的解題方式不同,所涉及的概念也會有所不同。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解題,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對相關概念從多個角度理解,做到概念理論與解題相結合,使得學生對于有關的理論內容靈活掌握,在解題中就能夠充分運用。
比如,對不等式4<|4x-1|<12,可以采用三種解題方法。第一種解題方法是將不等式分解為兩個不等式,其一為|4x-1|<12;其二為|4x-1|>4;第二種解題方法是變換不等式,取出絕對值后分解為兩個不等式,其一為4<4x-1<12;其二為4<|4x-1|<12,對兩個不等式經過進一步分解后得出答案;第三種解題方法是利用“絕對值”的概念進行解題。
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理解“不等式”的概念、“絕對值”的概念達到,并能夠在解題中靈活運用。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劃分群體的時候,要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都要充分考慮,做到小組成員搭配合理,以使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有所提高。
三、通過數形結合讓學生思維得以擴展
初中數學教學中將學生的形象思維模式充分利用起來,以圖形的形式表達數學理論,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以擴展?;诖耍瑪祵W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邏輯思維模式理解數學問題。
比如,講解函數知識的時候,就可以用圖像表達,使得函數知識直觀化。二次函數y=ax2 的平移問題的探索中,用多媒體課件繪制y=ax2 的坐標圖,使用作圖軟件將y=ax2圖像向橫坐標軸的上方平移k個單位,就變為y=ax2+k(k>0)。應用多媒體課件操作,學生對函數圖像的平移就會產生直觀的印象。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教育中,數學是基礎學科,不僅有助于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而且還為其他的學科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新課改要求的初中數學教學要改變傳統的知識傳遞教學模式,而是要注重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數學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意識,自覺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探索中,不僅可以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徐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80—81.
[2]林錦泉.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85—86.
[3]趙云濤.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周刊,2017(23):122—123.
[4]許芬英.學位中心的初中數學課堂特征和教學基本模式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14(05):53—57.
[5]何步前.簡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數學版),2016(07):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