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朋輝 青木 ●陳一 有馬
美國總統特朗普16日解散了兩個頗受注目的商業顧問委員會:白宮制造業委員會和戰略與政策論壇。此前,這兩個委員會的多名成員接連辭職,以抗議特朗普對夏洛茨維爾市暴力沖突的評論。就在媒體猜測外界的壓力會不會讓特朗普改變主意時,特朗普給出的果然是“特朗普式的答案”——搶先出手解散了這兩個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都是由赫赫有名的美國商界大佬組成,前者旨在促進美國就業增長,后者旨在為特朗普提供經濟增長方面的建議。它們都曾被視為是幫助特朗普兌現競選承諾、復蘇美國經濟的利器。“隨著企業專家委員會解散,特朗普變得越來越孤立了”,美聯社說,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開始公開批評特朗普的言論。“特朗普迎來崩潰的一天”,美國《華盛頓郵報》說。
委員會被解散的幕后
16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發出一條“爆炸性”消息:“與其給商界人士增添壓力,不如解散白宮制造業委員會和戰略與政策論壇,謝謝各位”。
這是一次政策的急轉彎。此前一天,針對這兩個委員會的多名成員辭職,特朗普還信心十足地說:“對于每一位離開委員會的首席執行官,我都有一大把人可以替代。”他認為,那些辭職的人是“博眼球”,還諷刺默克制藥首席執行官肯尼斯·弗拉奇爾辭職后可以專注于“藥品降價”。
然而,事態的發展超出特朗普的控制范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特朗普15日就弗吉尼亞暴力事件發表爭議性言論之后,兩個由頂尖商業領袖組成的顧問委員會已經趨向于解散。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多名白宮戰略與政策論壇的成員15日晚間互相致電,表達他們對特朗普言論的沮喪心情。16日上午11時30分,十幾名參加了上述電話會議的商業領袖由黑石集團首席執行長蘇世民組織在一起。知情人士表示,這些高管中的大多數準備辭職。其中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迪蒙說,他強烈不認同特朗普對夏洛茨維爾沖突做出的反應,種族主義、偏狹和暴力永遠都是錯誤的,沒有含糊的余地。蘇世民16日致電特朗普,告訴他該委員會將解散。正是在這次據稱非常誠懇的通話后,特朗普發布推文稱,是他決定解散該委員會,同時也解散制造業委員會。
路透社說,戰略與政策論壇建立的初衷是,為特朗普提供有關政府政策將如何影響經濟增長、就業創造和生產率方面的建議。制造業委員會則旨在促進美國就業增長。解散這兩個委員會,意味著上任7個月的特朗普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大,其政策目標停擺,他個人也備受孤立。
“白宮制造業委員會的短暫生命和凌亂結局”,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說,直到本周被解散前,這個聲稱“讓美國人重新找到工作”的團隊幾乎沒有受到重視,雖然它在特朗普就職典禮后一周就誕生了。1月27日,白宮的一份聲明說:“總統將會見一些世界上最成功和最具創造力的商業領袖,分享他們的經驗,并獲得他們的見解。”7個月后,特朗普用一個推特宣告了它的死亡。在誕生與死亡之間,制造業委員會只開過一次會議。2月23日,24名商界領袖在白宮拜會特朗普,就貿易和監管環境進行交談。然后,該委員會就沉默了。
《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在競選時以親商姿態示人,但上述兩個委員會的解散表明特朗普再次遇挫。過去數月,許多美國大型公司高管都紛紛譴責特朗普的各種行動和言論。戰略與政策論壇在16日下午的一份聲明中稱,正如該論壇成員過去數日各自表述的,偏執、種族主義和暴力在這個國家絕對沒有立足之地,也是對美國核心價值觀的公然侮辱。
另據路透社17日報道,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也“加入商業領袖們的合唱”,稱他不贊同特朗普的觀點。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陶文釗17日對《環球時報》說,這兩個委員會不是白宮里的常設機構,特朗普成立或解散它們都是在總統的權力范圍內的事情。但此事進一步說明了特朗普還是在用治理家族公司的辦法來治理這個國家。
“亂哄哄美國政治”
“特朗普16日發現自己日益孤立:被全國頂尖企業高管的拋棄、與軍方領導人的表態相矛盾,還遭到共和黨人嘲笑,所有這些都是因為他為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的白人種族主義示威者進行辯護。”《紐約時報》17日評論說,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的5名負責人發表譴責新納粹和種族主義的言論,他們雖然沒提特朗普的名字,但發出的信息卻非同尋常地與特朗普相矛盾。
“美國之音”稱,美國兩位前總統老布什和小布什,16日發表聯合聲明說,“美國永遠必須抵制種族偏見、反猶太主義,以及任何形式的仇恨。”報道稱,特朗普的言論受到美國各界領袖廣泛的批評,包括共和黨高級官員和商界高管,美國軍方將領也公開譴責種族主義。
對于共和黨內部對特朗普的抨擊,《紐約時報》認為,特朗普擁抱充滿種族歧視的過去將共和黨推入危機,也把他的核心支持者從政治領導人陣營中分裂出來,他的核心支持者敦促他繼續前進,而政治領導人們則擔心特朗普正把他們帶向一條充滿危險而短視的道路。俄克拉荷馬州參議員霍爾特說:“去年,尤其是過去幾天已經基本上蠶食了共和黨過去15年使共和黨多樣化的努力。”共和黨的長期戰略師墨菲說:“我們要付出的政治代價幾乎是災難性的。”
特朗普受到的攻擊越來越多,美國的“文化戰爭”也沒有平息。據英國《鏡報》報道,由于擔心代表著美國南方邦聯標志的雕像引發更多種族沖突,一些城市趁著黑夜拆除了這些雕像。巴爾的摩市就拆了四座,包括南北戰爭時南方軍司令羅伯特·李、南方軍重要將領杰克遜等人的雕像。而在得克薩斯、肯塔基、佛羅里達、馬里蘭等地方,也傳出同樣的要求拆除雕像的呼聲。
“亂哄哄美國政治,惡狠狠語言標簽”,《紐約時報》對于最近美國的亂局如此評論。
“通過拆除我們美麗的雕像和紀念碑,我們偉大國家的歷史和文化被撕裂了,令人悲傷”,特朗普17日在推特上寫道:“你不能改變歷史,但你可以從中學習。羅伯特·李、杰克遜,誰會是下一個?是華盛頓,還是杰斐遜?太愚蠢了!”
特朗普似乎沒有讓步,因為他最新的說法與他15日引發巨大批評的論調幾乎一樣。據《芝加哥論壇報》報道,特朗普15日將美國的建國之父喬治·華盛頓和托馬斯·杰斐遜與美國內戰期間南方指揮官羅伯特·李將軍、杰克遜將軍進行對比。他暗示前面兩位總統可能會面臨同樣的命運,他們的紀念碑也將被移走,因為他們也蓄奴。隨后在被問及他是否將左翼反右翼抗議者與白人至上主義者置于同樣的道德水準上時,他說:“我沒有將任何人放到道德水準上,這邊有一群人,你會叫他們左翼,他們暴力攻擊了另外一個團體。”
“對美國的一場國家測試”
特朗普的發言為什么捅了馬蜂窩?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得很清楚:“不能將宣揚法西斯主義者與反對他們的人相提并論。”梅強調:無論何時何地,當政者有責任態度鮮明地譴責極右翼言行。
由于歷史原因,種族主義在德國社會尤為敏感。德國社民黨主席舒爾茨警告說:“必須堅決反對納粹主義,那些企圖淡化或美化暴力與仇恨的人是在背叛西方價值觀。”
“特朗普向右翼思想調情”,德國《施瓦本日報》17日表示,“讓美國再次偉大”,成為白人再次偉大。特朗普向右翼思想調情是危險的,他正在將美國帶到右翼的沼澤。
美國《赫芬郵報》評論稱,特朗普15日做了一些人覺得不可想象的事情:他為白人至上主義者辯護。不論各個陣營怎么想,有一點是清楚的:特朗普為白人至上主義者辯護是無可辯駁的道德失敗,只會讓選舉他的種族主義者更加大膽,支持白人優越的社會結構,將不是白人、基督徒和保守派的美國人的安全置于危險當中。特朗普帶來了更大的分裂。現在,不僅美國不能向前發展,甚至還可能會向后退,不再做出更大努力促進美國向前發展成一個公平的社會。
“對美國的一場國家測試”,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17日評論說,以前,所有人談論美國時都會說,這是不同種族、文化和宗教和諧共存的熔爐。但近來的事件表明,這其實是一種幻想。美國的種族主義從來沒有死,以前它可能在暗處,現在已經到達亮處。他們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他們害怕全球化經濟和文化的競爭。他們是白人至上主義者。他們正在破壞這個國家,而特朗普沒有與他們保持距離。現在,美國正迎接真正的考驗。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17日告訴《環球時報》,我們沒有證據說特朗普支持種族主義者,可能他也未必有這么極端,但他確實是同情那些偏右的人。在種族問題上含混,這在美國比較犯忌諱,美國的政治正確還是存在的。本身特朗普的敵人就很多,現在抓住這個機會自然要猛批一通。種族矛盾在美國激化是一個事實,不是從特朗普時代開始的,而且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特朗普在種族矛盾激化的過程中,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環球時報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