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幼兒轉崗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現狀,對轉崗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提出構建多元化繼續教育模式、創造條件滿足不同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需求等建議,以促進幼兒轉崗教師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轉崗教師 繼續教育 幼兒
【基金項目】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青年課題——貴州幼兒園轉崗教師教師信念調查研究;項目號:2015C030;課題主持人:羅凱。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90-02
目前,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學前教育領域日益受到重視,由于學齡前兒童的數量逐步上升,相應的教育、設施等資源沒有跟上,尤其幼兒教師資源缺乏的問題突出。國家“十二五”教育規劃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采取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充分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師舉辦幼兒園?!闭邔嵤┖螅鞑壳钒l達地區大量的中小學教師將轉崗到幼兒園工作,形成了我國在幼兒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幼兒轉崗教師的形成。幼兒轉崗教師繼續教育是幼兒轉崗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認真審視幼兒轉崗教師繼續教育現狀,探索幼兒轉崗教師繼續教育的新思路,將促進幼兒轉崗教師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學前教育領域的蓬勃發展。
一、現階段幼兒轉崗教師繼續教育存在必要性
學前教育專業知識是學前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和技能的基礎。對于幼兒轉崗教師來說,首先表現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匱乏,主要表現在學前教育與游戲、課程知識、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知識以及教師學習與發展的知識這些方面。在處理幼兒教學與保育的關系上,明顯存在兩級分化,有的幼兒轉崗教師將保育作為教育重點,認為教師就是“看孩子”的;另一方面,有的教師卻將教學放在首位,忽視幼兒的保育,特別對于如何促進幼兒發展、幼兒各階段發展的特征等知識匱乏,將幼兒的發展等同于幼兒知識的積累,忽視幼兒身體、心理、社會性的全面協調發展。特別是年紀偏大的教師群體中,運用“經驗”指導幼兒的保教工作,缺乏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科學認識。總之,加強我國學前教育建設,關鍵在教師,尤其中西部邊遠地區大量幼兒轉崗教師急需通過大量繼續教育的方式,讓教師具備學前教育的基本專業知識,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師觀、課程觀,理解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從而實現有質量的幼兒教育的目標。
二、探索幼兒轉崗教師繼續教育新思路
(一)健全運行機制,構建多元化繼續教育模式
教師繼續教育始于對其需求的分析,唯有正確把握繼續教育的需求狀況,才能有效地實施繼續教育。從學校實際和戰略發展需求出發,依據工作崗位需要和教師隊伍狀況等,確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制定繼續教育的計劃,選擇最合適的繼續教育形式及其內容,創造條件適時滿足教師的個性化需求,最終實現教師和學校的全面發展 。另外,有關教育部門應建立健全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對教師繼續教育的領導與管理。
(二)創造條件,滿足不同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需求
為滿足不同時期、不同繼續教育目的和不同幼兒轉崗教師的需求。應根據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實際情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采取學歷進修與專業培訓、短期培訓與長期進修、校本培訓與高校合作、遠程教育與校企合作等多種模式。鼓勵和支持幼兒轉崗教師自學考試獲得相應的資格認證,或參加有關幼兒教育的知識和技能進修、參加訪問學習或高級研修等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培訓,以及省內外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從而不斷獲取本領域發展的最新信息,了解科學前沿動態和先進的教育理念。通過更多的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滿足幼兒轉崗教師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從而塑造出更為堅定的從事幼兒教育的堅定信念。
三、結語
對于幼兒轉崗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任道而重遠,在短時間內提高幼兒轉崗教師的各方面素質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得到各級政府部門、有關教育系統部門這些外在環境的支持和發展,更需要從教師本身的努力才得以實現,幼兒轉崗教師的發展是一項長遠而系統的工程,尤其針對于我國中西部農村邊遠地區,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素質提升仍存在著巨大困難,但這也引來了眾多學者及各界人士的關注及支持幫助,希望本文的觀點對于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與建議。
參考文獻:
[1]許瓊華.轉崗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困境及對策建議[J].兒童發展研究,2013,04:12-16.
[2]兀靜,陳志輝,曹琳. 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職后培訓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