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華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職學校的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為學生提供計算機一般應用所必需的基礎知識、能力和素質,也是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探究了計算機等級考試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關系以及它們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同時,文章中還針對計算機等級考試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之間的相互影響,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現狀;關系;策略;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等級考試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計算機的入門課程,同時也是我校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是為非計算機專業類學生提供計算機一般應用所必需的基礎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課程。與此同時,根據“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模式,我校都明確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必須具有“雙證”,即畢業證+技能證。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已成為我校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堂教學受到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仍沿用“教條式”的落后方法。可現實是如今不少的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時都不同程度地學習過相應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如果在課堂時還是以教師一步一步地講解操作的基本步驟,然后學生再重復老師所講解的操作步驟進行練習,這樣單一的課堂灌輸的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缺乏動力,而且也會讓學生對自己所做的練習結果產生疑問,缺乏一個具體的評判結果。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這就需要一張證明其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的等級證書,同時,也需要一塊能為其日后就業提高含金量的“敲門磚”。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簡稱NCRE)是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現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面向社會,用于考察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該項考試是根據計算機應用的不同需要和程度劃分為四個考核等級,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尤其是非計算機專業類的學生,應以考核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使用辦公軟件及因特網(Internet)的基本技能為主的一級MS Office考試。一級MS Office考試分為計算機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字處理操作、電子表格操作、演示文稿操作和上網操作六個模塊。該考試為人員擇業、人才流動提供其計算機應用知識與能力水平的證明,是我校衡量學生計算機技能掌握的一個標準,同時也是“3+X”高職高考的重要依據,更是學生將來就業后進入職場的“試金石”。
1 我國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所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水平存在差異
由于我國各地區的教育水平存在差異性,以至于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都各不相同。部分學生在上初中時就接觸過計算機,對計算機有一些了解,但是因為學校疏于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教學,使得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后學習上遇到很多障礙;還有一些同學認為,誰打游戲更厲害,誰就更懂計算機;甚至有少部分學生之前從未對計算機有過任何了解,也沒有接觸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計算機的掌握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在授課時,往往無法顧及到每一層次水平的學生,因此,就會造成基礎薄弱的學生聽不懂,對所講內容提不起興趣;一些對計算機掌握稍微好點的學生,會覺得知識點很簡單,根本不放在心上。這就說明,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水平差異,會對計算機教師實現教學目標造成一定難度。
1.2 教學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
當今社會的主要需求是實用性人才,而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則很難適應當今的社會需求,再加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這門課實踐性較強,學生如果單憑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以及教材,是很難成為社會所需人才的。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與一些社會上的計算機培訓學校相比,在實用性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與此同時,由于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學內容與以往相比也更加豐富,單憑教師課堂上的講解很難做到“面面俱到”,而且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沒有完成學習任務卻已經下課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外時間多實踐。但中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很難做到自主學習,加之沒有專業老師的輔導,學生的操作水平很難得到提升,學習熱情也會降低。
利用課余時間去完成,但中職學校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課后又沒有專門的老師輔導,久而久之,學生的操作能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差,學習熱情也會降低。
1.3 教材更新慢,課程體系與專業方向結合不夠緊密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的知識更新速度也在不斷加快,這對于別的課程來說,是很難比擬的。我們知道,對于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來說,學校會將更多的重點放在課程的基礎性和實用性上,這樣的著重點更能夠突出時代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課程知識點以及相關的新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和變化,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的教學內容以及課程體系也應當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和完善。但是在現實中,有很多中職學校都無法做到及時更新知識體系。由于編寫教材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在教材編寫好后,任課老師要對各種教材進行重新選定和訂購,從新知識和技術被寫入教材,到學生真正使用,這個過程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因此,就會導致教材內容的更新總是跟不上計算機的發展步伐,教師也無法及時將新知識傳授給學生[1]。除此之外,培養符合崗位能力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其課程內容應與專業崗位需求密切相關。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并沒有很好地與學生的專業緊密結合,沒有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區別性教學。
2 計算機等級考試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關系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的一級MS Office考試大綱與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大綱基本相適應,但它的考核內容不是按照學校或教師的要求來設定,而是采取全國統一命題、實行“無紙化”、以等級劃分進行相應的考核。我校對非計算機專業類的學生都要求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一級證書,所以,通過“以考促學”的形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能順利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計算機等級考試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影響
3.1 起到“以考促學”的正面作用
計算機等級考試是國家級的統一考試,很多地方教育部門及學校都相當重視,都會不惜花費巨資為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改善軟、硬件環境。與此同時,計算機等級考試一方面既有上級教育部門的評比考核壓力,另一方面又有家長方面的期盼,再加上很多中職學校都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來側面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這無形中就給予了教師一定的壓力與動力,促進了教師的成長。另外,由于學生也體會到了計算機等級證書的重要性,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的計算機整體水平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2]。
3.2 考核內容缺乏公平性、全面性
計算機等級考試雖然是采取全國統一命題,但考試時的題目卻是由系統從題庫中隨機抽出。由于其難度系數不一,導致一部分學生會抽到容易的題目,一部分學生會抽到相對難的題目,這樣更會讓計算機等級考試為人詬病,有失均衡。另外,系統中的題庫不能有選擇性地根據學校、學生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出題,這種考核方式比較籠統,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各個專業的學生在不同領域對計算機的真實掌握水平。同時,計算機等級考試內容的不夠全面與各中職學校安排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課時有關,使得課堂的教學內容只能圍繞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來進行,從而導致許多應用性較強的內容無法講授。如:一級MS Office考試中的字處理操作方面較少涉及郵件合并、宏命令、目錄、Word公式等方面的知識。
3.3 容易出現“為考證而考證”的現象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存在過分注重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而忽視了學生對計算機真正的操作能力,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工作。因此,不僅會造成一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考證而教學,如果遇到考試中不會涉及到的知識點,學生們在課堂中根本不會有機會去學習,而且會讓計算機應用基礎變成了一門純粹為了考證而開設的課程,這與學生學習計算機操作技能的目標相背離。與此同時,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核內容更新較慢,但新技術卻發展很快,學生為了應付等級考試所做的題型都是靠“潛移默化”、“死記應背”來應付考試,“為考證而考證”,但卻對自己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提升完全沒有幫助[3],更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今后的可持續性發展。
4 應對策略
4.1 加強校企合作,了解真正需求
中職學校應多與學校合作的社會企業進行交流,了解企業的用人與崗位需求,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培養真正適合需要的人才,最大程度上避免“為考證而考證”的現象,從而達到校企合作的“雙贏”。
4.2 落實教學改革,營造學習環境
中職學校可根據計算機等級考試“以考促學”的目的,通過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措施,在課堂教學上進行行之有效的活動,借助學校、老師以及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從教與學方面入手,加強學風建設,營造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成長。
4.3 正確看待計算機等級考試“唯證書論”問題
中職學生應該要正確認識計算機等級考試,切忌“唯證書論”,應該要用積極的、理性的心態去看待“證書”,而且更加要重視專業知識的儲備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認真規劃職業生涯,切莫顧此失彼。
5 結束語
隨著社會對計算機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我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也備受重視,與此同時,國家相應機構應當根據社會的需求,對考試內容進行更新和完善,使其更趨向于社會化,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社會的真實需求。另外,計算機等級考試要盡量使得考試試題更加公平合理,要避免因隨機抽題而導致公平性的缺失另外,計算機等級考試一方面會促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另一方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也會相應地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但是這樣也會容易出現“為考證而考證”的現象。因此,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應在完成“以學生真正掌握技能為主”的既定教學目標基礎上,再想辦法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使得計算機等級考試可以更好地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相結合,使得兩者相輔相成,為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蘇桐.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科教導刊,2014(8).
[2]王艷娜,周欣悅.在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4(6).
[3]張語捷.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工作室教學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4.
[4]楊喜.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技能型”課程體系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5]張美玲.中職校《計算機應用基礎》分層教學實踐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3. [6]韋承.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的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