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騫
摘要:高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學習的側重選擇、高考志愿的填報、專業的認同,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具體職業決策、工作滿意與否、生活幸福與否等。因此,教師需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高中生能夠培養起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探索
就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而言,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中重點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學校要對相應的課程設置進行合理的管控,以便將課程選擇權盡可能的交給學生。為了讓這一簡單的目的得以順利達成,學校要能夠將相應的發展指導制度建立并實施,以便能重點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進而鼓勵學生能夠為自己定制一套符合自身條件的個人學習計劃。接下來,我們就如何針對高中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進行探索。
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背景
學生才進入到高中階段進行學習的時候,高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加上需要學習的課程突然開始變得豐富起來了,因而學生對校園的一切都是十分感興趣的,可是學生也會感到有一絲絲的迷惘。因為,學生此時尚未形成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意識,也未能具備對未來職業生涯進行規劃的能力,根本沒有去考慮“如何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聯系”、“除了書本固有知識外還需學習哪些知識”、“高考結束后志愿填報過程中的專業選擇”、“未來大學畢業后將要從事何種方向的工作”等問題,學生尚處于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之中,未能積極主動的去對職業生涯進行探索,對未來的職業生涯缺乏相應的規劃。
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知道,如果學生對于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沒有相應的規劃,那么在具體的學習時就不可能有相應的長遠目標,以至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也受到了直接的影響,這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百害而無一利。特別是一些教育欠發達或者落后的地區,學生的自我認識和對外部世界的探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所以這部分學生所需要面臨更大的挑戰,因此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這部分學生顯得尤為重要。
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課程目標
雖然高中階段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了獨立的課程內容予以呈現,但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建立在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之上的,因此需要對各學科進行綜合考慮,從語言、科學、藝術、人文、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以求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樹立起良好的自信,以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并為成為一名負責任的公民而努力。與此同時,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理念的影響下,學習的育人目標除了要讓學生得到一定的能力發展和素質培養外,還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學生未來職業方面的廣度和深度,為學生展現出一個開放性的職業生涯發展展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職業生涯發展觀浸潤下的育人理念下得到全面的發展。就目前高中的職業生涯發展而言,為了使學生能夠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對日后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規劃,我們設置了如下的課程目標。
第一,在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教師要讓學生能對自我進行認識。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協助,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有較為深入的了解,使學生能夠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再在后續的學習中對優點進行強化,對缺點進行改正或完善,同時還要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價值觀和人格特質進行全面充分的了解,以便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有更為合理的時間安排,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和相處。
第二,在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工作世界進行必要的探索。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學習是極為必要的,而教師則需要在對學生進行持續不斷的引導,讓學生能夠透過對各學科的學習來了解大學科系與職業世界的相互聯系,協助學生能夠依照自己的興趣來邁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
第三,在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教師要協助學生同工作世界建立起鏈接。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能夠有更為明確的選擇目標,以便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專業,并使之與大學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相銜接,以便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謀職技巧。”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更具針對性的學習,以及積極的去尋求相應的就業機會。
三、職業生涯教育的課程實施特點
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異性。因為,職業生涯規劃是面向全體學生而進行開展的,具體的活動不光需要兼顧全體學生的相應需求,還需要注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學生予以必要的鼓勵,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獨特想法予以表達,以便教師能夠根據此來為學生提供具有個性化的引導和協助。
同時,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貫穿了學生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高一的時候主要是透過常規教學來尋找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切入點,借機將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意識予以喚醒,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到職業生涯的相應發展歷程,以此來讓學生開始思考“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該做什么?”的相關問題,并結合自己的個人興趣、價值觀、性格特征等進行綜合考慮。高二的時候主要是在教師的針對性引導下進行職業生涯的探索,從教育與職業、個人與職業之間的關系入手探索,以便能夠初步定為日后的職業生涯愿景。高三的時候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志愿填報輔導,讓學生能夠準確的把握好重要轉折的高考,然后教師再讓學生適當的對大學生活進行講解,以便學生能夠將職業生涯規劃的考慮范圍予以擴大,使得學生的職業規劃和決策能夠更具參考性。
這樣一來,在高中職業生涯規劃中,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從而讓學生的主體性能夠在職業生涯教育中得以體現。在對學生進行不斷指導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職業生涯規劃活動進行合理的策劃和組織,以便讓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變得更為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并不僅是要讓學生能選擇好理想的大學專業或工作職業,還要讓學生能夠有較為全面的自我認識,以便讓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去優化和完善自我,這樣學生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成長與發展。與此同時,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門尚處在發展階段的課程,需要教師進一步去對學校和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才能讓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得到合理且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