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黃德山
摘要:煤礦企業機電系統較為龐大,管理工作相對復雜。管理工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煤礦礦井是否能夠實現安全生產以及煤礦企業能否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故此,必須重視煤礦機電管理,加強對煤礦機電生產的管控,切實提高煤礦業生產運作的安全系數。
關鍵詞: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改進策略
一、導言
機電管理為保障煤礦安全發揮重要作用,煤礦生產企業中的煤炭開采、運輸等多個環節都離不開機電設備、機電人員。由于煤礦生產的條件較差,對機電設備管理有著較高的要求,并要求煤礦機電系統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其與礦井的安全生產息息相關。
二、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培訓工作不到位
在煤礦企業當中,普遍缺乏對機電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或不能按照工作的實際需求來展開相關的培訓。對培訓的重視力度小,相關經費投入少,使培訓工作成為形式。培訓內容跟不上煤礦機電的改革步伐。在具體的培訓中,過于注重理論培訓,缺乏實踐性的培訓和體會,在進行員工招聘的時候,也沒有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展開相關的培訓工作,使員工的專業水平和能力跟不上工作的實際需求。
(二)煤礦機電專業管理組織不夠健全
在煤礦機電的管理中,很多企業缺乏專業化的管理組織體系,管理工作得不到具體和詳細的劃分。煤礦的機電管理內容十分廣泛,需要涉及電氣、防爆、設備、配件等方面的檢查工作。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上,很多煤礦企業都沒有進行管理組織的建設,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安排,有的人員身兼多職,不能更好地為煤礦的機電管理提供幫助。管理組織機構的不健全是管理工作中的大忌,會使管理工作發揮不出本身應有的效果。
(三)煤礦機電設備更新、改造資金投入不足
煤礦機電設備會隨著工作的實際需求和技術的不斷更新進行技術升級和設備功能更新。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很多企業單純注重開采量、銷售情況和經濟效益,不愿意在設備方面投入資金。由于煤礦機電設備屬于重機械,價格不菲,因此,在設備更新和改造上資金的投入往往都存在不足的情況。有的企業的煤礦機電設備十余年都不進行更新、升級和改造,生產力水平明顯下降,機電設備性能不能更好地與煤礦開采需求匹配和結合,整體機械化水平較低,安全性能差,使整體生產受到較大的影響和制約。
三、煤礦機電管理的改進對策
(一)提高煤礦機電管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
人是控制機電設備的最核心載體。為從根本上達到促進煤礦機電管理工作轉變與完善的目的,就需要以此為切入點,實現對煤礦機電管理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與水平的提升。在此過程當中,值得關注的措施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將現階段的招聘職工模式轉變為招聘“學生”模式,即新招聘員工需要至少經過一年的系統培訓,且通過考核之后,才能夠正式入礦并參加相應的機電管理工作。防止出現工作人員理論知識扎實,實際工作“一頭霧水”的問題,從而確保在崗工作人員技能的熟練度;(2)需要加大對在崗機電員工的培訓力度,將傳統意義上隨機且隨意的培訓轉變為強制性培訓,要求煤礦機電管理工作人員必須掌握專業的操作技能、規范標準以及安全保衛能力。特別是對于特種作業人員而言,需要對從業資格證的考取與檢驗方面加以特別關注,保障“一人一崗”、“一人一證”。
(二)落實“包機制”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的維護檢修質量
首先,“包機制”的根本在于:針對煤礦工作面所涉及到的所有機電設備,只要投入了正常的使用,就必須通過懸掛號牌的方式,明確各個特定機電設備所對應的包機人員。而在“包機制”作用之下,包機人員需要負責對煤礦機電設備的檢查、維修,以此保障機電設備外觀質量以及運行性能的完好性。還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對于生產管理工作部門而言,至少需要確保采區機電設備能夠具備4h/d的檢修工作時間。而對于主系統而言,至少需要保障相關機電設備能夠具備2h/d以上的檢修時間。
(三)促進機電設備升級逐步實現機電一體化發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煤礦機電一體化就是將各種高新技術融合到煤礦機電設備中,利用微電子、計算機、自動化和智能控制及傳感技術等,對煤礦機電設備進行有效整合,對煤炭生產的主要環節進行全面控制和實時監控。隨著,計算機和傳感技術在機電設備中的應用,煤礦機電一體化技術將達到智能化水平,這不僅能大大提高煤礦的生產效率,還能提高煤礦安全生產和在線監測水平,實現對各生產環節的全面控制,一旦發現機電設備運行異常,可以進行智能化操作,及時停機進行檢修,大大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另外,機電一體化的實現,有助于提高機電管理水平。
(四)突出煤礦機電管理工作的重點
煤礦企業順利開展管理工作,提高機電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就需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各項管理工作。依據現階段煤礦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煤礦企業的機電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落實管理工作。第一,煤礦機電設備需要符合國家制定的行業標準,確保煤礦企業所使用的機電設備均能安全、可靠運行,這點也是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煤礦主要負責機電設備的管理人員要嚴格檢查機電設備以及相關的電氣設備是否符合國家的行業標準,如出現嚴重危及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運行的設備及相關電氣設備,需要及時上報并對該設備進行優化改造處理,對無法馬上達到國家安全標準的設備,需要進行分期改造,力求實現煤礦企業全部設備均能符合要求,提升煤礦生產運行的安全系數。第二,提高機電設備的操作規范,加強日常對機電設備的維護、修理工作的重視,提前預防故障的發生。這一點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首先,規范的操作可增強機電設備的使用效率,避免由不當操作帶來的額外損失。
四、結語
在煤礦安全生產中機電管理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煤礦是否能夠實現順利出煤,能否實現正常運營生產,關鍵在于機電。煤炭企業的開采、運輸以及提升等各個環節均需機電設備來支撐,并由機電人員操作直至完成。
參考文獻
[1]鄭學磊.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剖析及改進對策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6,(18):60.
[2]李歡歡.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能源與節能,2016,(09):38-39.
[3]陳興旺.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03):49+63.
[4]董石峰.淺析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