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通茂+++岳芳艷
摘要:國產粘膠短纖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影響從而導致其質量存在問題,而在公量公證檢驗工作中,同樣會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本文就國產粘膠短纖維公量公證檢驗中幾個問題的初步分析作簡闡述。
關鍵詞:國產粘膠短纖維;公量公證檢驗;問題分析
造成公量與檢驗工作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藝設備方面的原因也有場地方面因素,同時也需要考慮到管理制度產生的影響,只有對其進行全面分析,才能找到影響工作正常開展的原因,并且確保所采取的措施具有針對性。
一、公量與檢驗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設備與工藝方面的原因
工藝與設備方面原因體現在生產廠后續工作設備落后,比如自動溫度控制裝置與定量喂給裝置缺乏,棉層在喂入時由于其厚度不均勻,導致纖維開松后其塊狀表現出大小不一,烘干效率也存在不均勻。在經過烘毛機處理后,纖維存在較多濕塊。傳統方法通過人工分揀,考慮到工作時間,強度,人員疲勞等方面因素,工作效果不是特別好。同一批次纖維包和包之間存在較大回潮率,在檢驗與交接時抽取數量有限,因此在測試時,回潮波動率就會較大。
(二)場地條件方面原因
場地條件限制,導致無法等到纖維自然冷卻之后成,在經過了烘毛機處理之后立即成包,處理后其溫度保持在25到30度左右,成包纖維在冷卻過程中會產生放濕與吸濕現象,由于纖維結構中含有大量親水基團,對放濕與吸濕十分敏感。成包之后,內層與表面層相比,表面層的放濕與吸濕效果更強,由此就導致了同包纖維在內部與外部回潮率存在差異。差異大小與烘毛機處理后回潮率高低,棉包緊密度有著密切聯系。經過處理后回潮率較低,通過自然吸濕后,包內部與外部回潮率差異要大于設備處理后的回潮率。由于棉包內外部回潮率差異存在,扦樣部位選擇對于回潮率測試工作開展有較大影響。
(三)測試方法存在的問題
測試與試驗過程中由于方法不統一而導致的問題,扦樣比例與方法方面,化纖廠通常采用隔包或者是每包扦取樣品進行回潮率測試工作。而使用廠商在開展驗收工作時,通常是依據批量大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測試。如果化纖廠生產批量非常小,但是使用廠商在驗收過程中選擇的數量不多,扦樣部位也較少,未能嚴格依據標準進行,使用廠商驗收工作結果測試回潮率就會大于生產廠商。依據標準應該從包的兩側深入,達到一定深度從而扦取樣品進行測試。扦樣部位與回潮率二者間關系是,扦取部位接近表層,二者測量的回潮率差異就會越大。生產廠商與使用廠商二者在烘回潮時的操作方法與設備狀態也會存在差異,某些廠商只是就烘干時間進行簡單規定,而對其重量沒有限制,穩重工作也未能進行規范,烘箱溫差也未能定期進行檢驗,所有因素共同作用從而導致回潮率測試生產與使用廠商二者存在差異。
(四)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問題,比如計量,稱重設備未能定期進行校驗,設備與儀器精度存在問題等,都會對測試工作產生影響。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過磅工作,包裝材料出現變更時未予以及時的修正等。而所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指向了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具體來說,管理工作相關制度不夠完善,管理人員對工作認識不夠深刻,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用通過一定方法予以解決。現有規章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沒有得到貫徹落實,工作人員對制度理解不到位,工作人員思想及素養有待提升。
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一些解決問題方法
(一)過磅的方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作為公量折算的重要依據,公量驗收工作開展時通常是依據一定比例進行,或者是逐包進行過磅。在過磅方法選擇方面要依據其生產量大小,并且在過磅前需要對相關儀器進行校驗,使誤差精度在規定范圍內。
(二)扦樣的方法與比例應該注意的問題
扦樣比例與方法是影響到結果準確度的重要因素,可以在每一批次中將一定數量扦包從一點扦樣變為兩點扦樣,并且嚴格依據標準規定進行,扦樣位置需要達到標準深度。為了驗證方法的可行性,依據此方法進行試點,依據不同扦樣位置進行回潮率試驗,通過對試驗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測試回潮率與出廠回潮率二者在數據方面期本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外部溫度與濕度不容易對包中心造成影響,而其它位置則容易受到影響,吸濕從而增加了棉包重量,中心扦樣方法無法有效反映回潮率情況。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同時還得出,從包外部到內部深入一定距離時,由于外部溫度以及濕度影響,測試結果顯示回潮率較高,并且與標準深度測試結果相比其回潮率也比較高??紤]到多方面原因從標準扦取深度扦取樣品測試回潮率與實際情況更加相符。
利用烘箱測試回潮率時考慮到以下內容,用以測試樣品當天需進行封樣,避免外部因素對其造成影響。試樣工作需要在試樣箱的濕度達到一定條件時開始,計量工作也應該從溫度達到標準時開始,直到試樣達恒重標準。稱重工作開始于電源關閉的三分鐘時間內,避免熱空氣的存在造成回潮率偏低。
(三)檢驗試點工作中其它需要注意的問題
協調生產廠商與使用廠商二者間的關系,交接檢驗工作開展后,要確保其測量方法統一,明確責任,改善彼此之間的關系。企業需要加強管理工作,對各工序落棉率進行合理控制,提升制成率,加強對原材料管理,對材料浪費進行嚴格控制。企業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完善現有的管理工作制度,彌補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強工作人員對工作的認知,通過其它的一些手段與方法,比如培訓工作的開展,提升人員操作技能與綜合素質。管理制度包含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可以將績效與薪酬,激勵等結合到一起,規范工作人員行為,提升工作人員積極性。
確立設備定期檢驗校驗制度,對設備儀器進行維護,關鍵崗位由專業工作人員擔任等。對現有的工藝技術進行改造與升級,引進先進技術與工藝,從而提升產品質量,也為生產工作開展提供支撐與保障。
結束語
國產粘膠短纖維公量公證檢驗,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從而導致工作結果存在問題,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導致工作出現問題的原因既有設備方面,也有工藝與技術方面,與場地相關,也與工作人員有聯系。需要企業針對出現的問題,找出針對性的方法予以解決。
參考文獻:
[1]汪進秋;張克強.我國粘膠短纖維行業“十二五”發展情況及未來走勢分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02).
[2]吳亞紅.抗靜電粘膠短纖維的開發[J].人造纖維,2017(01).
[3]華欣.工信部公布粘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2017版)[J].人造纖維,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