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濟冬
韓國《亞洲經濟》網站21日報道說,中國造船企業通過競標,擊敗韓國現代、三星、大宇三大造船公司,獲得法國海運公司一單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這單超過1萬億韓元的重量級訂單,原本被韓方認為志在必得,但結果卻落在中方手中。這讓韓國造船業界非常失望,也更有危機感。
《亞洲經濟》援引造船業界消息稱,中國國有企業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旗下的滬東中華造船公司和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近期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簽署合同,由中方為法方制造9艘2.2萬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每艘船價格最高達到1.6億美元,訂單金額共計14.4億美元(約合96億元人民幣,1.6萬億韓元)。這也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訂單。除中企外,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等韓國三大造船公司也參與競標,韓國造船業界此前預計現代重工最有希望中標,結果出來后感到非常意外。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此次法國達飛的集裝箱船訂單不僅規模大,而且船只屬于鍋爐油和天然氣雙燃料系統的高附加值船只,這一直是韓國造船業的優勢領域,結果訂單卻被中國奪走。韓國造船業界人士稱,價格優勢是中國獲得該大型訂單的關鍵,韓方認為雙燃料系統船造價早在1年前就已達到每艘1.75億美元的水平,而中方1.6億美元的報價“是韓方無法接受的”。在國際海運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這樣重量級訂單非常難得,韓國企業非常想搶下這單生意,但最終仍難以如愿。
《亞洲經濟》稱,2012年中國取代韓國成為造船接單量第一大國。今年韓國造船業復蘇趨勢明顯,但在總訂單數上依然落后中國。加上此次大訂單被中國奪走,中韓之間訂單量差距將進一步拉大。韓國產業研究院稱,中國造船產業雖然主打價格牌,但在技術上“已追到韓國身后”。最多再有2—3年,韓國船企的技術競爭力就會被中企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