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人不可能變成神,但是要努力成為神隔壁的人。如果你想干點有出息的事,就得多跟偉大的人在一起。在偉大的人熏陶之下,你會受益良多。
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齊備時,才能成就偉大?!疤鞎r”和“地利”可遇而不可求,但你可以努力和偉大的人在一起,接受他們的熏陶。
當你不名一文的時候,跟大人物直接溝通的機會很少,你要創造機會,把握機會,死死地纏著他們。我從小就努力向偉大的人靠近,在小學、中學、大學時,我給很多當時很牛的人寫信。有一回,我寫了一篇關于國際關系的論文,寄給一位北大教授。他回了信,只有一頁,卻給了我很大的鼓勵,這封信我一直珍藏著。但除了為數不多的回復之外,大部分牛人都沒有理我。
和偉大的人物近距離接觸的機會非常渺茫,可是即便如此,年輕人還是要爭取,要死纏爛打,一次不行再來一次,相信你的執著是能夠打動他們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焙蛡ゴ蟮娜酥苯訙贤ê苤匾?,但他們都很忙,他們要見的人又多,有時候就算你死纏爛打也不管用,太猛烈了還會把這些大人物嚇到,以為你是極端分子,就更不敢見你了。
其實,你也不用非要去見這些大人物,這里還有另一種能直接跟他們交流的方式——讀書,我相信人人都可以做到。
中國古代有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偉大的人物“立言”的方式之一就是出書。幾千年前的偉人言論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因為有書這個東西。像《道德經》《哈姆雷特》之類歷經時間考驗的古今中外經典就不用說了,里面全都寄托著偉大的靈魂。讀這類書,能夠學習到偉大人物的思想;另外,像偵探小說、科幻小說之類的能活躍大腦、拓展思維的書,也可以多看看。
我不主張創業者看太多管理類的書。這些書的存在就是悖論,滿街都是管理人才,到處都是破產企業,就像到處都在賣愛情教程,可你平日里聽到的卻都是些不幸的婚姻。當創業遇到困境的時候,那些書是幫不了你的。
創業者適合讀那些能夠展現人性背后東西的故事,這類書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現實。創業者主要是在和人打交道,讀懂人性,了解人心,對在創業道路中處理問題會有很多幫助。將世上所有的丑惡和美好盡收眼底,就知道這個世界大概是什么樣了。遇到挫折、麻煩的時候,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和應該怎么做。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諸葛亮不出門,天下大局卻盡數掌握在他的手中,這是書的作用。所以,當我們不能和偉大的人近距離接觸時,不妨讀讀偉大的書,效果也是一樣的。
過去人類的交往模式是地緣、單位緣和親緣,現在的主要模式是族群,即利益群體,還有同學緣。受教育的共同性很多時候決定了人際交往的共性,因此讀書也能夠拓展你的人脈。
對于一個企業領導者來說,不斷地讀書、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能提高自身價值外,通過大量地汲取知識,還能使你包括前瞻力、決策力和溝通能力在內的領導力都有進步,這有益于鞏固你在群體中的領導地位。(摘自《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