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鴻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日趨普及,亦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從多媒體教學對幼兒園教學意義的角度入手,論述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認為多媒體的使用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拓寬他們的視野,并且查找了日常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如教師使用多媒體不恰當,忽略幼兒主體性以及沒有與傳統教育相結合等。最后,針對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建議。
關鍵詞:多媒體 幼兒園教學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34;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6-0163-02
一、多媒體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優勢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為幼兒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模式。以前無法在課堂上展示的圖片或信息,利用多媒體技術卻可以輕松做到。利用圖文教學,會充分調動幼兒的聽覺、視覺等,進而大大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以幼兒園課文上的《搓圓子》一文為例。《搓圓子》是《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中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各種食物的做法、營養成分,進而對中國的飲食文化有所了解。之前的傳統教學,只能依據課本上提供的圖片和傳統的說教方式,大大降低了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如用多媒體向幼兒們展示各種各樣的食物,或者配合幻燈片的特效,定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二)提高幼兒的想象力
想象力與創造力是息息相關的。想象力提高了,創新力亦會隨之提高。但目前傳統的學前教育大部分是以說教的方式為主,幼兒原本的想象力被嚴重壓制,等這些幼兒長大之后,幾乎就沒什么想象力了,更不用說什么創新力。多媒體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可以充分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在《海底世界》的美術活動中,可以利用幻燈片的形式,通過添加幻燈片聲音、動作等方面的特效,使各種海底動物動起來,讓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幼兒們心中也會產生許多奇思妙想,提高他們的想象力。[1]
(三)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
多媒體的使用不僅給幼兒帶來一定的好處,對教師亦是如此。好處之一就是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2]在多媒體未普及之前,教師只是以呆板的說教方式為主,教學效果極差。運用多媒體技術,并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結合,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幼兒們學起來也不會感到枯燥,教學質量也會隨之提高。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家幼兒園的教師們在美術課上并不是以單純的說教方式教幼兒們繪畫,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幼兒們在各種簡單圖形中添加筆畫,或者讓幼兒們利用現有圖形進行拼畫和變畫,最后再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幼兒們的作品進行品評。結果發現幼兒們對此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學效果亦可想而知。可見,多媒體的介入,確實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3]
二、多媒體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不恰當
多媒體的使用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不當,便會產生負面效果。如一些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單一地向幼兒們展示大量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過于表面化,一掠而過,不僅無法拓寬幼兒的知識面,反而會使幼兒覺得知識多得難以學會,進而厭煩學習。再如一些教師忽略了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不管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利用多媒體展示,均制成課件讓幼兒們觀看。這樣做不僅打消了幼兒的積極性,亦不會提高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二)多媒體教學忽略幼兒的主體作用
教學應該以幼兒為主體,多媒體的使用恰恰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如果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仍被教師自己占用,幼兒們只是旁聽者,師生互動較少,這樣使用多媒體也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尤其教學對象是幼兒時,這樣做不僅不會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反而會打壓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按照這樣的方式教學,幼兒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教學雖然披上了多媒體技術的外衣,但實質上與之前的教學方式沒有任何區別,沒有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體性。
(三)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矛盾沖突大
目前一些教師無法將多媒體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有些教師完全利用多媒體技術而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有些教師卻恰恰相反。這兩種做法無論哪一種均是不正確的。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只有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如果過分地依賴多媒體,就會出現“教學就是看課件”的現象。
總之,多媒體就如一把雙刃劍,要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的資源和技術,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完美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在學前教育中的優勢。
三、對多媒體教學存在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一)培訓教師使用多媒體的技能
多媒體使用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但與其他教學改革相同,關鍵在于教師,所以教師對多媒體技能的掌握程度關系到多媒體能否在學前教育中有效地展開。這就需要對幼兒教師進行相關的技能培訓,管理者應制訂完善的培訓計劃,邀請專家對教師使用多媒體進行培訓,切實打造一支具有現代化教學能力的幼兒教師隊伍。[4]
(二)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主體性學習是當下教育的核心理念。早在20世紀初,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就提出了兒童中心論,認為教育應該讓兒童懂得主動性的獲得。[5]幼兒的認知思維往往是直觀的,而多媒體的使用是幼兒實現主體性學習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兒童的主體性原則,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與幼兒們的互動,慢慢從教學者變成引導者,充分發揮幼兒們的主體能動性,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與當下的教育理念相適應。
(三)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起來
教學改革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所以在多媒體廣泛應用的時代,教師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跟上時代步伐。幼兒教師應該將多媒體的使用與傳統教學有效整合。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幼兒們的情感,利用傳統方式來提高幼兒們的實踐技能;二是利用多媒體展示更多的知識內容,利用傳統方式為幼兒提供直接體驗的機會;三是將多媒體教學資源與傳統的教學相結合。只有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才能互相補充,彌補不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韓晶.學前教育中多媒體的應用[J].現代企業教育, 2014(2):136.
[2]孟艷麗.多媒體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 2014(34):271.
[3]李愛玲.多媒體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 2009(5):221-222.
[4]李秀美.多媒體課件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赤子, 2015(6):173.
[5]劉瑛.多媒體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 2004, 14(2):75-77.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