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鵬飛
摘 要:能源企業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性企業,關注能源企業的財務狀況,構建其財務預警指標和應對策略,有利于企業及時控制財務風險。該文根據不同的財務風險類別,構建了不同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同時給出相應的財務風險應對策略。從而使能源企業做好風險防范工作,規避不必要的財務損失,提高企業受益。
關鍵詞:能源企業 財務風險 預警體系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b)-0172-02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企業的經營環境的變化對傳統的財務風險管理產生了沖擊,這就要求企業要不斷地隨著市場的變化更新財務風險的預警指標和應對策略。財務風險的管理不同于財務管理,但又是建立在財務管理上,是企業在面臨惡劣的運營環境時所采取的一種有效管理制度。通過財務風險管理,可以避免企業不必要的損失。我國能源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對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能源企業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能源企業的生產效率不高,成本居高不小。與此同時,外國能源企業不斷沖擊我國能源企業,這就導致本國能源的財務風險難以控制。因此,有必要建立能源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控制好財務風險,以及運用好財務風險的應對策略。
1 能源企業的財務風險分類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的債務到期無法償還所引起的破產風險,更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受到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的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不對等的風險,這一過程貫穿企業財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部。能源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受到國際市場、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其財務風險也有別于其他不同的產業。既包括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政府能源政策調整等外部風險,也包括源自內部的運營風險、投資風險和償債風險。
能源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不僅與市場需求和產品價格相關,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的財務運營狀況。如果企業資金運營不佳或財務管理不當等,那么就會導致企業運營虧損,甚至是運營停止,損壞股東和投資者權益。因此,要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為能源企業進行財務危機防范。
2 能源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構建
財務風險是由于長期的經營管理不善引起的,科學的管理是企業長遠穩定發展的保障,企業只有科學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才能做到未雨綢繆,及時發生產經營中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規避風險。能源企業更是如此,具體來說,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就是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2.1 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在構建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時,要考慮到能源企業的特有的企業性質,選取適當的指標對其預警。具體有如下幾點:首先是科學性,要求建立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能夠準確監測企業財務聯系,揭示財務運營規律,反映能源企業的經營活動的潛在危機。特別是,要注意能源企業具有寡頭壟斷的性質,具有易受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的性質,以及具有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性;其次是系統性,這是指能源企業的財務預警體系是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財務預警指標不是絕對的、孤立的、靜止的,而是相對的、聯系的和運動的。這就要求企業構建財務預警指標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監測對象要有全面性、完整性和動態性,這樣才能做到準確判斷;最后是預測性,財務風險指標絕不是事后指標,而是一個事先指標,它的建立就是要預測風險,規避風險。能源企業可以依據過往的財務經營活動來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這是財務預警體系的一個必要原則。
2.2 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構建
2.2.1 經營風險預警指標
能源企業的經營狀況需要考察企業的實際發展和長期運營等因素,經營狀況可以作為衡量能源企業最綜合能力的指標。從長期看,能源企業要避免財務危機,必須具有良好的經營能力,這樣的企業才具有良好的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可以通過能源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營業利潤率、經營現金流量比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與應收賬款增長率比較分析。其具體公式為:
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營業利潤比重=營業利潤/利潤總額×100%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考查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應收賬款增長率=(考查期應收賬款-上期應收賬款)/上期應收賬款×100%
經營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凈流量總額×100%
其中,對于營業利潤比重,一般認為當該指標低于50%時,說明企業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主營業務之外,企業經營結構不合理,預警信號產生。對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低于-30%時,說明企業主營業務大幅滑坡,預警信號產生,與此同時,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小于應收賬款增長率,甚至出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為負數時,公司有很大可能存在操縱利潤行為,需要嚴加防范。最后通過經營現金流量比率可以分析,維持企業運行發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現金的來源,從而可以判別企業財務狀況是否良好,公司經營是否健康。
2.2.2 資金風險預警指標
能源企業的資金風險預警指標要隨著企業的經營狀況需要,國際能源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在企業規模較小的時候,自有資金較少,大部分資金來與融資借款,此時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在企業成熟期,企業經營狀況較為穩定,企業的資金流動性成為關注的主要問題。并且在各個階段國際市場的能源價格變動,同樣會影響我國能源企業的資金流轉。可通過資本利用率、資本收益率、盈利現金比率和強制性現金支付比率來考察,具體公式為:
資本利用率=某期所籌資金的投入總額/某期籌集資金總額
資本收益率=某期所籌資金的投資收益/某期籌集資金總額
盈利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強制性現金支付比率=現金流入總額/(經營現金流出量+償還債務本息付現)
在能源企業初創期,較高的資本利用率和收益率表現出企業未來發展較好;在其成長期,較高的資本利用率和收益率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并且在一般情況下,盈利現金比率越大,企業盈利質量就越高。當比率小于1時,預警信號產生,說明本期凈利中存在尚未實現現金的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企業盈利,也可能發生現金短缺,嚴重時會導致企業破產,應加強監控能力。強制性現金支付比率反映企業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債務、支付經營費用等,當比率小于1,發出預警信號,說明企業不能支付到期債務。
2.2.3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預警指標
能源企業為保持長期良好的發展,會根據業務需求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但由于種種原因,募集資金投資的項目會出現風險,一旦投資項目出現風險就會給企業的財務運營帶來風險。因此構建投資項目風險預警指標,能有效避免財務風險的擴大。通常會選用投資產出比、項目投資進度完成率和投資收益率來衡量,具體公式是:
投入產出比率=投資項目收益現值/項目投資×100%
項目投資進度完成率=實際進度(實際投資額)/計劃進度(計劃投資額)×100%
投資收益率=投資收益/投資成本×100%
其中,投入產出比可以使單個項目的投入產出比率,也可以是全部募集資金項目的投入產出比率,當該指標低于項目所屬行業平均投資報酬率,尤其是低于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時,就會出現預警信號;項目投資進度完成率反映投資項目實施情況,一般在70%以上,至少不低于50%,否則發出預警信號,說明項目實施受阻,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加大;而當投資收益率低于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時,說明對外投資失敗,應改善對外投資結構。
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能源企業的經營活動,指標體系要根據國際能源供求的變化、能源行業發展變化以及國內外政策變化等因素,從動態的角度衡量能源企業的財務風險,采取有效的方式改善財務危機。信息化管理是能源企業的財務分析預警的重要保障,由于能源企業所面臨的數據量龐大,其測算時,需要大量數據進行支撐,如果缺乏信息化管理,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將會缺乏真實性和有效性。
3 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
近幾年來,我國大力推動節能減排,能源企業所面臨的運營狀況也越來越惡劣,財務風險也隨之越來越大。財務風行過大會使企業資金周轉失靈,運營活動受阻,給企業帶來很大損失。面對其財務風險管理不足的狀況,能源企業需要采取相應的策略做到未雨綢繆,以提高能源企業效益。
解讀宏觀政策,提高企業風險應對能力。隨著近幾年來,國內外對環境保護值的重視,對能源企業的政策也隨之在不斷改變,能源企業要不斷做出生產調整。首先是要跟隨國家的政策腳步,使企業發展與國家的政策導向一致,做到規避風險的同時,實現企業健康發展。其次關注國際能源市場的供求變化,以及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進行合理的資金配置,有效的生產,避免因成本價格的變動導致的財務危機。最后,做到投資多樣化,將風險最小化,能源企業要采取多種投資方式,避免大量資金投資在一個項目上,實現風險的分攤,規避較大的財務風險。
完善管理結構,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制度。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機構,實施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做好財務風險控制。第一,要建立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尤其是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從目標的設立,到目標的執行,再到目標的評價,都要做到權責分明,按預算計劃完成目標,將財務風險最小化。第二,建立健全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將財務風險管理分解到每個部門,甚至每個員工的工作中,風險內部控制化。最后,完善公司人員管理制度。做到上下級有效溝通,相互監督,避免權職濫用的現象,合理劃分權職,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提高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管理者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財務風險意識。管理者是企業的領軍人,管理者是否擁有風險控制意識,這直接影響到整個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意識。因此,管理人員要不斷加強自身財務風險意識,同時還要向員工講解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加大風險管理的重視。作為員工要積極參與企業的風險管理培訓,努力學習并提高風險控制的意識。與此同時,對員工的風險控制做到獎罰分明,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黎春,方雪梅.動態評價下財務指標選取思考[J].財會通訊,2010(8):78-79.
[2] 李月曉,賀紅艷.建立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J].現代企業,2014(11):62-63.
[3] 李召梅.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4(33):90-91.
[4] 徐談斌.對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的探討——以能源企業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3(1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