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摘要:在初中教學實踐中,生物教學是理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教學整體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說狠話,初中生物教學在具體的開展過程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需要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問題;對策
初中生物教學對于初中生而言,是奠定學生生物學基礎的重要階段,學生通過對生物課程的學習,可以深入理解相關生物知識,深入認識更多生物現象。初中生物教學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具體教學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只有在教育體制改革的東風下,合理、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才能切實提升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從整體上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生物實驗認識不足
學生在最初開始接觸生物課時,由于內心對生物世界未知事物的好奇,對于生物課的學習,也充滿著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生物實驗課中,教師讓學生利用放大鏡對許多生物現象進行觀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但是,在具體操作中,很多學生注意到的僅僅是生物實驗的表面現象,不能掌握其中蘊含的生物學原理,所以,學生只是對“好玩”的生物實驗感情需,而沒有深入探究生物實驗中所蘊含的的生物知識。此外,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動手實驗。
(二)學生對抽象概念興趣缺缺
隨著課程內容的深入學習,課本內出現的抽象概念也越來越多,學生苦于抽象概念的理解,逐漸喪失了深入學習的興趣。比如染色體、DNA、克隆等,雖然這些事物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難以直觀向學生展示,學生難以感受到。再加上初中生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在面臨染色體等抽象概念的學習過程中,甚至不愿意主動思考,興趣缺缺。
(三)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學習主動性不高
雖然新課改不斷深入,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仍然在授課中更偏向于傳統教學模式,大大限制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課堂參與程度低,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和能力,缺乏實踐探究的機會。
(四)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學習僅僅局限于課堂
目前,根據教學實踐的狀況,現有教學場所仍然局限于課堂,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到理論知識后沒有檢驗與實踐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課堂上被動學習的死知識逐漸被學生淡忘,只能靠不斷的重復復習,這并不能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二、初中生物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讓學生認清生物實驗的本質
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現象產生的原因,循循善誘,并借助生物實驗這一具體直觀的教學行為,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比如,在實驗課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容易觀察到細胞是重疊在一起的,但是,并不能看清楚單一細胞的形態。在這時,教師應該適時讓學生分析出現重疊的原因。在教師的思路誘導下,學生可以得出兩個原因:一是在水中洋蔥鱗片葉表皮胃展平;二是制作時未壓好壓片。另外,細胞會在同一實驗中出現顏色過淺的問題,在教師的適時引導下,學生可以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外乎是染色時間不足引起的。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探索生物實驗的本質,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實踐表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初中生物課程的特點,通過創設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學習情境,學生通過留意生活中的細節,體會生物課程知識的奧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增加課堂探究性實驗
結合當前生物課程的教學現狀,需要通過對實驗教學進行調整,改變演示性實驗教學的教學策略,增加探究性實驗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戲份”,將生物探究性實驗嵌入生物實驗過程中。通過增加課堂探究性實驗,讓學生不能提前獲知實驗結果,而是在自身的實驗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自己的探索,獨立完成探索實驗。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單獨給予指點,但是不能直接幫助學生做實驗。為了讓生物實驗的效果發揮出來,必須提升學生的積極參與度,而通過增加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完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能動性,積極投入探索性實驗中。
(四)滲透環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環境滲透教育的方式,為學生講解不同地區的環境現狀,結合實際了解生物知識。特別是在向學生講解環境問題時,可以通過對學校周邊的環境問題切入。比如教師在講解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時,通過生活中的現實例子,可以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動物在生態環境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讓學生了解人類大量捕殺野生動物的弊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弊端,以及環境污染的嚴重性,讓學生養成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價值觀。
結語:
初中生物是一門具有操作性的學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改變被動灌輸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堃.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J].學周刊,2015,(3):88.
[2] 丁香書.如何做好初中生物教學[J].青年時代,2015,(2):167-167.
[3] 吳維強.初中生物教學問題探討[J].現代交際:下半月,2012,(2):160-161.
[4] 李春梅.對初中生物教學問題的反思[J].魅力中國,2016,(43):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