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曼麗
摘要:人的一生像四季那樣分明,春來花開秋至花落,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生命的輪回悄無聲息,今人看透明白的,后人依舊前仆后繼,這輪回永遠也走不出。在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里,只有山頂的佛像泰然處之,看著千百不變的輪回。
關鍵詞:野蠻;形式;輪回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金基德的認知世界和哲學觀,有著符號化的意象和鮮明的作者風格。一扇門、一座浮廟、一老僧、一小僧與春夏秋冬又一春的人生,講述世間一次又一次的輪回。這種人生的輪回似乎是無法打破的,正如春夏秋冬亙古不變。人的一生像四季那樣分明,春是人的童年散發著人本來的天性,夏是人的青年充滿躁動與渴望,秋是收獲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冬是沉寂放下卻是擁有。只不過,春夏秋冬又一春。
一、野蠻的天性
人性本惡,好生惡死,是一切生命的本質。生存,是每個生命至高無上的權利,剝奪踐踏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利成為強者對弱者的征服和炫耀。人的童年最接近人的本性暴露著人最真實的狀態,在經過漫長的社會化后,才建立了所在社會的道德觀念?!按骸倍温渲?,小和尚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通過不斷地嘗試被社會的群體認同。小和尚主動跟隨師父采藥,是希望能夠得到強者對自己的認同,從強者那里習得生存的本領,這是一切生命沿襲的必要手段。他習得到了較高的生存本領,有了凌駕于其他生命的資本,玩弄比他弱等的生命,讓他得到身為“神”對低等生命的隨意操控的快感。在人性善惡未分之前,這種野蠻就已經根植在人的本性中,占有更多生存權利的生命體對他者生命的踐踏剝奪,是好生惡死攫取更多生存權利的表現,這是人野蠻的天性。師父給小和尚背上石頭,告誡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小和尚社會化的過程,是佛家眾生一切平等的理念傳達。
社會化的成果,不能直接消滅人的天性,只能壓抑延緩。天性中對生存資料的占有,貫穿著生命的始終。隨著人世界觀的擴大,需求的生存資料越來越多。“夏”段落中,小和尚已經長成少年。交媾的蛇,引起了小和尚對性的渴望。入山的病女,年輕的身體,喚醒了小和尚被壓抑的生命本能。小和尚從一開始制止病女坐佛像到主動搬石像的轉變,是社會化的文化一點一點被生命的本能所拋棄的展現。在小和尚的心中,越燃越烈的情欲早已掙破了文化的束縛。情欲喚醒了占有的欲望,偷嘗禁果的小和尚沉浸其中欲罷不能,他選擇了離開,丟棄一直以來的教化。在占有欲望下的行動產生各種各樣的惡業成為小和尚生死輪回的痛苦,正如師父所說,“淫欲喚醒了占有之欲,會招來殺身之禍”?!扒铩倍温渲?,人到中年的小和尚滿身戾氣的歸來,山下的生活讓他痛苦不堪,俗世中佛平復不了他的怒氣,滿足不了他的欲望。社會的教化只能壓抑人的本能,這種壓抑可能會讓人一輩子游走在界限以內,也可能頃刻間崩塌,人性是貪婪野蠻的,完全行走在道德規范上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它違背我們的本性。即使在“冬”段落中,小和尚刑滿歸來贖了世俗的罪,但破鏡難以重圓,只有佛像坐落于山頂俯瞰著寺廟,暗喻這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的宿命論。果然,小和尚的繼承者像當年一樣,暴露沒有教化的人類天性,野蠻、剝奪他人生存權,甚至比當年的小和尚更加殘暴。世俗就是這樣一世又一世的輪回中,連青燈古寺也逃避不了的命運。
二、強烈的形式
《春夏秋冬又一春》里,強烈的形式渲染著導演的情感色彩,水、門、雞等意象渲染著不同的意蘊。片中開篇,一扇空門徐徐打開,一座漂浮在水潭之上的孤寺靜坐而立,滿潭的水漂浮著,營造著空的氛圍。水在這里是“禍水”的暗意,片中幾次意外事件的發生都“水”的鋪墊。寺廟與水時而是和諧的整體,時而是人的欲望發泄地,病女被拉入水中,“水”成了欲望象征。中年歸來的小和尚憤怒的撥動船槳,水是他的憤怒和求而不得的痛苦。門是俗世與青燈古佛的分界,童年割裂著人的好奇,青年屏蔽人的欲望,中年包容人的罪孽,晚年是贖罪。但有時候這條分界線自然而然的打破了,可見這座形而上的門只是人心底的束縛。小和尚越門而去與病女尋歡,當道德信仰不足抵擋人的本性時,一切都是虛設?!半u”有示警的效果,多次在小和尚與病女身邊出現,老和尚知曉兩人的事情,也是通過雞的作用。小和尚決心出山把雞放回山上,也放走了自己的警示,最終走上老和尚預言的道路。
新的生命個體,總要義無反顧地經歷,才能最終了悟世間的凡塵。而冥冥之中超脫一切的是佛,看盡世間悲涼。電影的物大于人在金基德的影片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導演生怕別人不懂他的語言味道,鋪墊了一些列的物作為引子。這些物的象征,把整個影片提上了一個高檔思考的地位,但同時太多的物的象征,通篇下來讓觀眾只得來思索物該是什么樣的意義,針對形式的象征觀者左思冥想,有種本末倒置之感。他在另一影片中講到:為什么每個人平等地降生,擁有相同的權利和平等的人格,但是當我們長大時我們就被分類。人身處社會之中,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就有占有欲,就有生存權利的爭奪。金基德明知道這一切不可能改變,即使是在《春夏秋冬又一春》那樣安靜與世隔絕的地方,也充滿著欲望。無論哪種文化的教化都不可能完全抹殺掉人們的本性,世間只能這樣一世又一世的輪回,春夏秋冬又一春。
參考文獻:
[1]王雅潔.簡析金基德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10;
[2]徐浩峰.金基德的四季評《春夏秋冬又一春》,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