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梅
摘 要:本文以高校圖書館的文化內涵為基準,解讀了新時期的高校圖書館文化。在建設高校圖書館文化時,分別從以下三點進行論述: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
一個學校的圖書館能夠代表一座高校的文化,是能夠將人類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的基礎設施。時代在不斷進步,高校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完善,圖書館在這里就顯得格外重要。建設高校圖書館文化,能夠有效發展高校圖書館,極大促進高效的發展。
1 高校圖書館文化的含義
高校圖書館文化,是人類經過了漫長的社會實踐過程,最終體現出來的物質和意識。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個性特征都會被周圍的社會文化所影響。校園文化環境是大學生的成長環境,能夠直接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校園文化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正確的思想引導,同時有陶冶情操、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高校圖書館時高校的文化中心,能夠在建設高校文化中產生相當大的作用。
2 高校圖書館文化的內容
(一)物質文化
為保證人類穩定的生存發展,而創造出物質產品和相關的物質文化。物質文化在圖書館這兒,主要表現為建筑、布局、綠化、大廳、環境等。將精神文化具體化,就是物質文化,通過觀賞物質文化的形態,能夠對圖書館的精神面貌大概產生一個了解。圖書館的物質文化水平能表現出當時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生產力也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圖書館演的物質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二)制度文化
圖書館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系列規范體系,這是圖書館文化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層面,能夠在物質和精神之間建立聯系,通過這層聯系,將圖書館和職工、圖書館和讀者、圖書館和社會之間聯系起來。
(三)精神文化
圖書館的精神文化能直接體現出圖書館的本質和個性特點,是圖書館文化的核心和靈魂。精神文化包括圖書館職工上班時表現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關懷,也包括用于指導圖書館進行服務工作的行為與觀念。主要是將人文關懷、需求、未來發展為宗旨,具有整體特征、開放特征、穩定特征、人文特征等,在高校圖書館長期的發展當中起到了規范作用、激勵作用和凝聚作用。
3 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途徑
網絡技術在近兩年迎來了飛速發展,現代高校圖書館在專業類圖書、綜合類圖書和文獻資料上有非常豐富的積累。現代高校圖書館也提供有非常優良的閱讀環境、文獻收藏、服務,這對學生正在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觀念、精神面貌以及學生的行為舉止產生較大的影響。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標志性建筑物,占有高校服務系統中很大的一部分,同時也促進了高校的事業發展。在當前情況下,加強建設圖書館文化,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建設物質文化
(1)館舍環境
學生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周圍的館舍環境對閱讀心情的影響是很大的。圖書館應該將環境布置的舒適明亮,讓讀者在讀書的時候有非常愉悅的心情。調節館舍內的溫度,選擇合適的家具顏色,排放一些綠色盆栽,這都能給讀者一種溫馨的感覺。讀者能夠非常舒心的積極學習,提升自身素質水平。
圖書館在服務方式上不斷發生變化,館舍內環境也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比如圖書館可以實行借閱模式,學生在圖書館內取書瀏覽不受限制。建立起信息共享空間,建設成人性化的自修室,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將圖書館資源利用起來,對建設優秀學風有很大幫助。
(2)資源建設
圖書館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文獻資源的豐富多樣程度。圖書館采購書籍的時候以學校的專業要求為基準,重視學生人文素養、心理健康方面的培養。同時也需要采購能夠培養出法學生素質、道德和完整人格的文獻資源。
(二)制度文化
(1)圖書館內的管理制度
高效圖書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高校的形象,人們對圖書館的構造和圖書館內工作人員的言行舉止以及儀容儀表進行了解,就能知道一個學校的形象和文化素養。所以圖書館需要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館內工作人員的言行進行規范,將圖書館的精神風貌充分的展現出來。對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實行人性化管理,能夠很大程度上讓所有員工都能參與進圖書館的管理當中,將每個人的智慧發揮出來。讓工作人員能將自身和集體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使工作人員做到自控自律。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主要是在工作當中的精神面貌、職業道德、工作態度等。圖書館組織業務培訓,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不斷提高。
(2)個性化借閱制度
圖書館的工作主要是為了能最大程度的滿足讀者的需求。在建設設施上、文獻資源上滿足讀者需求,同時制定出人性化的借閱制度供讀者選擇,將讀者的權益放在第一位,積極地將讀者訴求解決好,不斷為讀者提升服務質量,重視讀者的滿意度,以此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保持讀者和圖書館之間不斷進行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徐成兵,楊燕.中國圖書館文化內涵及文化功能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7):395-397.
[2]李紅霞,張保英.論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7,(4):92-93.
[3]屈宏明.高校圖書館建設的人文環境分析[J].現代情報,2007,(12):119-121.
[4]韋文輝.論圖書館文化與校園文化的互動發展[J].現代情報,2005,(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