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維芹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不斷推出惠農政策,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連年增產。然而,受農業生產知識技術水平限制,我國大部分農民對于小麥病蟲害的發生沒有很好的認識,盲目過量噴灑農藥,非但沒能減輕一些病蟲害的發生,還使得生態環境逐漸受到污染惡化。本文從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的氣象因素方面入手,對氣象因素影響下小麥產生的主要病蟲害的藥劑防治提出了一定的建議措施,以期與大家共同交流。
關鍵詞:小麥;病蟲害;氣象因素;藥劑;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5.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007
經過多年生產實踐經驗的研究及總結,人們發現,小麥病蟲害的發生,不僅與病蟲源和栽培制度有關,還與具體地區內小麥生產關鍵期所經歷的氣候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1]。部分病蟲害的大發生或大流行,正是當時氣候因素造成的。因此,對影響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的具體氣候條件進行研究分析,是準確有效控制及防治小麥部分病蟲害的關鍵途徑。本文將以山東禹城為例,對此展開探討分析。
1 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影響氣象條件
禹城,中國山東省西北部的一個縣級城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濕季節明顯。年平均溫度為13.3℃左右,年平均降水555.5mm,無霜期長,日照時間長。小麥作為禹城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對于禹城的農業及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具體分析氣候影響因素對小麥病蟲害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
1.1 受氣候條件影響,小麥易發生的主要病害
受氣候條件影響,小麥容易發生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幾種:紋枯病。經研究分析,這種病的發病條件,一般是雨水偏多、濕度較高年份的3—4月,尤其是以地塊密度較大的小麥田為重;小麥白粉病。這一病害的發生,主要取決于當年3月份具體的氣候溫度。如果氣溫較低,那么發病期就會較晚。如果3月份的氣溫較高,那么小麥的發病期就會較早。而該病能否流行,則取決于小麥品種的抗病性能及播種密度。銹病和赤霉病。其中銹病又分為條銹病和稈銹病。條銹病主要易發生在早播麥田,如果當年的3—4月的雨、露天氣達到15d以上,且降水量高達50mm,那么就極易發生大流行。而稈銹病則主要易發生在晚播麥田中。如果在小麥抽穗揚花時期,當時的氣候降雨日及降雨量都相對較多,導致濕度增大,就很容易引發赤霉病的流行[2]。
1.2 受氣候條件影響,小麥易發生的主要蟲害
禹城四季分明,對于小麥播種及成長本是極佳的。但是如果某年的冬季氣溫偏高,就會引發蚜蟲病害及麥葉爪螨病蟲害;如果前1年收麥前降雨較多,次年3月的陰雨天氣又多的話,就會引發吸漿蟲病害的流行;入冬氣溫偏高,及次年3—4月的氣溫再次偏高,就會導致灰飛虱的大量繁殖及活動;早春頻繁降雨,導致田間濕度達到75%以上,溫度9℃以上時,就會有利于黏蟲病害的發生[3]。
2 在氣象因素影響下,小麥產生的主要病蟲害的藥劑防治措施
2.1 在氣候因素影響下,小麥產生的主要病害的藥劑防治措施
利用一定的藥劑針對具體病害進行防治,是當前最有效的小麥病蟲防治措施。例如,應對紋枯病,可以每667m2用30g濃度20%的井崗霉素可溶性粉劑,摻兌50kg的水,在小麥返青至拔節期內均勻噴灑,15~20d后在進行1次藥劑噴灑;應對白粉病及銹病,如果孕穗到抽穗期間的氣候因素有利于發病,則可每667m2用20g濃度為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摻兌50kg水,進行噴灑防治,7~10d后再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即可;應對赤霉病,可用50~75g/667m2濃度為70%的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摻兌50~75kg水,對準小麥的穗部進行噴施防治,5~7d后再次噴施1次即可。
2.2 在氣候因素影響下,小麥產生的主要蟲害的藥劑防治措施
針對氣候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小麥幾種主要的病蟲害,藥劑預防措施如下:應對單發蚜蟲病,每667m2用5g濃度為50%的抗蚜威可濕性粉劑,摻兌15kg水進行噴施;應對吸漿蟲害,每667m2用50mL濃度為48%的毒死鈹乳油,摻兌40kg水,在4月下旬—5月上旬的17:00以后進行噴施,3d1次,連續噴施2~3次即可;應對灰飛虱蟲害,每667m2用30mL濃度為3%的啶蟲脒微乳劑,摻兌15kg水進行噴施;應對黏蟲病害,可用200~400倍的濃度25%的殺蟲雙母液進行噴施防治。
3 結語
要想真正做到促進小麥增產穩產,就必須對相關病蟲害進行有針對性的高效防治措施。我國地域廣闊,氣候條件相對來說也比較復雜,各地區小麥生長所面臨的病蟲害也不是用一種藥物就能夠解決的,所以,必須對影響小麥生長的病蟲害產生的具體因素進行專項研究分析,切不可一刀切濫施藥,要盡一切努力確保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曹衛東,任淑芳,魯振,等.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的氣象因素及藥劑防治措施[J].中國農技推廣,2015(05):47-48.
[2]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小麥主要病蟲害全程綜合防治技術指導意見(上)[J].農村實用技術,2014(11):7-9.
[3]2013全國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意見[J]. 山東農藥信息,2013(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