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姣婭
摘 要:近年來,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市場需求逐漸增多,豬的養殖規模也在漸漸擴大,同時,豬的常見病也開始頻發。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并治療豬的常見病,能夠優化養殖質量,擴大養殖規模,并且會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入。本文分析了豬的常見病類型,針對常見病提出了具體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關鍵詞:豬;常見病;預防;治療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06
現如今,預防控制豬的疾病已經成為畜牧業發展的重點,有效預防豬疾病,能夠縮小疫情蔓延范圍,能夠促進養殖業穩定發展,預防并治療豬的常見病勢在必行。本文探究豬的常見病的預防與治療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希望能夠為養殖豬的用戶提供借鑒和幫助。
1 豬的常見病分析
1.1 豬瘟
這一主要發病癥狀的發病原因為:豬感染瘟疫病毒后,在短時間內病毒迅速傳播,導致發病癥狀類型多樣。發病特征之一:豬器官不同程度的出現淤血現象,嚴重的會導致器官失去正常機能,最終出現豬死亡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豬瘟病毒進入豬的體內后,病毒迅速攻擊淋巴器官,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破壞器官的完整性,導致豬體免疫系統不健全,并且逐漸破壞其他部位,導致發病癥狀多樣性出現。豬瘟主要發生在母豬繁殖期,以及幼豬生長期,由于發病體存在差異性,進而發病類型有慢型、急型和緩慢型3種,無論哪種發病類型,均有較高的死亡率。豬患病后,早期表現為發熱、減食,中期表現為糞便稀釋,并且排泄物中也會含有大量病毒,7d左右患病豬會死亡[1]。
1.2 呼吸道疾病
豬感染這種疾病后,患病癥狀為:豬臉部變形、鼻子萎縮。病毒主要破壞豬鼻部系統完整性,破壞鼻部生長組織,以此抑制豬鼻部器官正常生長,同時還會影響豬的免疫系統。此外,病毒還會蔓延、擴散,感染相關病原,進而引發較多的呼吸道疾病。
1.3 豬丹毒
該疾病傳染速度較慢,并發癥主要由豬丹毒病毒引發。但是這一病毒在豬體內的存活時間較長,不易受環境影響,其傳播途徑廣泛,無論是豬飼料中,還是飲用水中都能毫無約束的進行病毒擴散。患有該病毒后,常見的豬癥狀表現為:體溫升高、皮膚紅疹、眼屎顏色漸紅。豬丹毒疾病具有發病快、傳染迅速以及破壞性大等特點。
1.4 鏈球菌病
它屬于傳染病的一種,豬被傳染這種疾病后,極易出現腦膜炎或者出血癥。具體患病表現為:早期階段體溫升高、呼吸急促,后期病情嚴重后易出現抽搐、昏到現象,同時口中含有大量白沫。豬幼崽極易患腦膜炎,癥狀表現為:肢體抽動、臥倒昏迷,發病后30d未見死亡后,會由急性腦膜炎轉變為慢性腦膜炎。
2 預防與治療措施
2.1 定期注射疫苗
豬瘟:母豬配種14~21d前,免疫接種豬瘟苗3份頭;確定孕育小豬后禁止接種豬瘟苗。1個月內的小豬注射豬瘟弱毒苗,間隔1個月左右再次注射該疫苗。大豬300d內注射疫苗2~3次,當發現患有豬瘟的病豬后,要及時隔離、及時接種,避免病毒擴散。
呼吸道疾病:進行疫苗注射前,先檢查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注射方法主要采用胸腔注射式,在必要時可以輔助藥物治療,像螺旋霉素、四環素等,及時制止潛在病毒的擴散和蔓延。
豬丹毒和鏈球菌病:為了有效預防豬患這2類病毒,要注射免疫疫苗。對于豬丹毒疾病,堅持定期注射相關疫苗,以此增強豬的抗體,減少感染疾病的幾率;對于鏈球菌病,采用肌肉注射式,或者皮下注射式進行氫氧化鋁膠苗注射,劑量為4mL,濃縮菌苗注射2mL;鏈球菌弱毒菌苗注射劑量1.5mL;3月份、8月份各接種1次。
2.2 及時清理豬舍
除了上述疫苗預防和疫苗治療常見病之外,還應定期清理豬舍,為豬健康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每間豬舍內合理控制豬數量,不能為了擴大養殖規模,豬舍內超量養殖,按照豬舍規定數量養殖,能夠避免出現豬擁擠現象,有利于豬舍管理者順利打掃豬舍衛生;豬舍管理人員要做好豬舍通風工作,提高通風頻率,開窗通風能夠加快空氣流通速度,有利于豬只呼吸新鮮空氣,實現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有效置換;保持豬舍整潔,避免在豬舍內堆放雜物,豬只的飲食物品要合理擺放,避免出現擺放無序、擺放不合理等現象,定期消毒飲食物品,確保干凈、衛生;及時清理豬糞便,如果糞便長期堆積,不僅會使豬不適,而且極易滋生細菌,導致常見病發生。除了清理豬舍內部衛生外,豬舍管理人員進出舍時,要做好自身的清潔工作,換好工作服裝、戴好工作口罩和手套,勤洗手,以免因個人衛生不到位導致豬只感染疾病。并且還要做好豬舍外部環境衛生工作,由于空氣具有流動性,室外空氣清潔與否也會影響豬舍室內衛生。
3 結論
通過定期注射疫苗、及時清理豬舍、做好管理人員衛生工作、保持室外空氣清新等措施對豬常見病進行預防和治療,能夠降低豬的發病幾率、減輕病毒擴散、提高豬體免疫力。同時,還能促進當地養殖業健康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白秀麗.豬常見病的預防與治療[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0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