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峰
摘 要:經濟管理是促進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一步明晰經濟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明確經濟管理的管理對象,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經濟管理方法,對于促進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經濟管理;基本功能;管理對象;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8-0003-02
引言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社會生產力還較為落后,生產效率較為低下,物資資源十分匱乏,計劃經濟在市場流通中占絕對的主體地位,這也是當時的國情所決定的。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物質生產不斷豐富,加之改革開放政策的刺激,我國商品市場開始逐漸繁榮起來,商品流通開始活躍,計劃經濟對于市場的調控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逐漸成為商品配置的重要形式。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的時間里,市場經濟進一步完善,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體制的絕對主體。自由競爭是市場經濟最為主要的特征,激烈的市場競爭對經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加強經濟管理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貿易、投資、經濟管理是促進經濟發展最為主要的三個要素。貿易和投資都是較為顯性的指標,容易體現效果,所以人們對貿易和投資更為關注和重視。目前,在我國貿易和投資經濟較為穩定,發展已經進入平臺期,有效提高經濟管理的效能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也是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最重要的抓手。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一步明晰經濟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明確經濟管理的主要對象,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經濟管理方法對于促進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經濟管理的基本概念與特性
發達國家對于經濟管理有更為深刻的理解,無論是經濟管理的理論研究還是經濟管理的實踐運用方面都已經有了較為長足的發展。我們國家對經濟管理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和深刻,實踐效果體現得不夠充分,因此,加深理解,進一步認識經濟管理的基本內涵十分必要。
第一,經濟管理的基本概念。現代經濟管理一般是指管理的主體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相應的約束和導向行為。從宏觀層面上來看,經濟管理就是國家著眼于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進行的目標預測、行動決策、發展計劃、過程控制和監督等一系列具體實踐活動的統稱。從國家層面上來看,經濟管理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有機體,也是一項十分復雜而又龐大的綜合系統,涉及面十分廣泛。從單位、企業或個人來看,經濟管理同樣也是較為復雜系統的體現,有效實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經濟管理的主要特性。所謂經濟管理的特性,主要是指經濟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就是其二重性。經濟管理的自然屬性是指經濟管理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化生產狀況、社會勞動協作等其他社會發展要素之間緊密的聯系,這是經濟管理的共性;經濟管理的社會屬性主要是指與建立在不同社會生產力水平之上社會生產關系之間的緊密聯系,這是經濟管理的個性。
從經濟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來看,我國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發揮經濟管理的效能必須遵循我國社會發展、經濟水平等客觀規律;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和保障經濟管理客體的物質利益,最大限度地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獲得最佳的效益是經濟管理實施的最終落腳點。
二、經濟管理的基本功能
從經濟管理的基本概念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目標預測、行動決策、發展計劃、過程控制和監督以及激勵行為等要素就構成了經濟管理的基本功能。在我國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管理的這些功能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齊心協力實現經濟管理效益的最佳。
第一,經濟管理具有預測功能。經濟發展計劃和決策必須依靠科學的經濟預測,經濟預測也是提高效益的必要條件。在我國市場及條件下,主要依靠市場來實現資源的配置是市場經濟最大的特點,發展實踐表明,完全依靠市場進行自主調配有時也會出現一些詬病,通過經濟管理實現各種預測就顯得非常重要。
第二,經濟管理具有決策功能。決策是對當前或日后各種行動的方向、目標、計劃、方案、策略以及舉措做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經濟決策對于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失之千里,謬以千里”,經濟決策決定著經濟發展和建設的效益和成敗,經濟決策是經濟管理中最為重要的功能。
第三,經濟管理的計劃功能。根據外部的環境變化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是科學發展的具體表現。經濟計劃是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特點之一,這是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經濟計劃是多層面的,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的計劃,國家有宏觀層面的經濟發展計劃,地方有具體的經濟發展計劃,企業或個人也有行動的計劃,所有的計劃都必須遵循國家的發展戰略。
第四,經濟管理的控制功能。為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完成既定的發展計劃,必須通過經濟管理實現對經濟發展過程的掌控,這是經濟管理的具體的工作內容。經濟管理控制主要是通過人員行為控制、預算控制、會計控制、審計控制來實現。
第五,經濟管理的監督功能。監察和督導經濟活動是經濟管理重要的職能之一。監督和檢查社會主義市場及條件下人們的經濟行為是否符合國家或地方各種法規,同時督促和引導經濟活動過程中的不當行為。
第六,經濟管理的激勵功能。經濟管理過程中通過多種有效的手段,激發經濟活動參與者的動機,調動主觀能動性服務于我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工作。激勵總是具體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是目前激勵的主要方式。
三、經濟管理的主要對象
人力、財力、物力、時間、科學技術以及經濟信息的管理是經濟管理最為主要的管理對象,這些要素也是構成整個社會的基本神經和細胞。
第一,人力資源管理。人是一切社會價值的創造者,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也就成為經濟管理中最為基本和重要的環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人口數量的管理,注意調控人口的數量;二是對人力資源質量的管理,積極提高人口質量;三是對人力資源勞動的管理,調動勞動者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人盡其才。
第二,財力管理。財力管理是經濟管理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在社會主義市場及條件下財力管理的重點還是在于財力的開發上,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同時也要做好財力的分配。
第三,物力管理。物力主要包括生產資料和自然資源。當前,我國物力資源的管理重點在于物力的開發、利用,達到物盡其用;充分做好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
第四,時間管理。經濟管理中時間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目標時間控制、計劃時間控制、生產時間控制以及休息娛樂時間控制等四個方面。
第五,科學技術管理。科學技術管理的主要任務包括四個方面:做好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做好科技成果的推廣,引導和鼓勵科技創新,加強科學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第六,經濟信息管理。經濟信息對于目標制定、行動決策、過程控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當前市場及條件下,經濟信息的管理重點在于對經濟信息的廣泛收集、認真解讀、及時傳遞、分類存貯等方面。
四、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經濟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一,經濟方法。經濟方法是我國實施經濟管理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方法。所謂經濟方法,主要是指遵循社會發展變化和經濟發展變化的主要規律,通過各種經濟機構和經濟組織實現對經濟活動的管理,經濟方法的動力來自于人們對利益的追求。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經濟方法實施經濟管理需要特別注意三點:一是必須嚴格遵循經濟活動的客觀規律實施經濟方法,確保經濟活動參與各方的物質利益;二是必須精打細算搞好各級各類的經濟核算工作;三是依靠各種經濟機構和經濟組織,運用各種經濟杠桿實現經濟管理。
第二,法律方法。法制化是社會發展必然的結果,法制化也是我國實現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保障。法律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經濟方面的法律就是國家為保證各種經濟活動有序開展而制定的強制性規定。經濟管理的法律方法主要就是指國家通過建立完整的經濟法律體系和執法機構實現經濟活動管理的方法。經濟管理中,法律方法的特點具有權威性、強制性、規范性和穩定性。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法律方法實施經濟管理需要特別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進一步加快經濟法的立法工作,建立一個規范而又完整的法律體系,同時根據經濟的發展不斷完善經濟法律體系;二是要加快經濟法執法隊伍的建設工作,確保經濟法令的有效落實。
第三,行政方法。行政管理是我國最為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通過行政手段實現經濟活動的管理也是我國實現經濟管理重要的方式之一。行政方法實現經濟管理最為主要的特點是強制性、直接性、無償性、單一性和時效性。我們在肯定行政方法重要作用的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行政方法的局限性,最主要表現為:一是經濟活動行政管理容易忽視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容易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系,從而導致經濟活動缺乏動力;二是過度使用行政權力。
參考文獻:
[1] 謝東東.我國經濟管理體系的完善與發展趨勢[J].經濟研究導刊,2011,(14):3-4.
[2] 袁杰.經濟管理現代化和經濟管理發展新趨勢[J].湖南社會科學,2014,(6):186-188.
[3] 宋嬋娟,羅江婷.經濟管理現狀及創新經濟管理策略研究[J].知識經濟,2016,(13):18.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