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嘉文
摘 要:經濟發展“新常態”理念下,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運用多種社會學研究方法,對新常態下體育產業的基本內涵和重要作用進行梳理,同時對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常態下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的促進對策。
關鍵詞:體育產業;發展現狀;促進對策;陜西省
中圖分類號:G80-0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8-0110-02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增長方式也在持續優化,經濟的發展更加注重質量的提升。在這種注重內涵發展的背景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理念應運而生,適當降低和調整經濟增長的速度,把工作的重心調整至經濟增長的質量上,從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開始,逐漸實現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發展“新常態”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理念,也是產業發展的具體行動指南,這也預示著我國體育產業必須注重質量實現創新發展的道路。
體育產業一直以來都被看作是最為高效的低碳經濟,發展體育產業不但有能耗低、污染小等節能優點,而且體育產業還有產業鏈長、產業附加值高等優勢。我國要實現經濟轉型并不斷升級就必須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有效促進居民積極進行體育消費。為此,國務院先后多次出臺文件以促進體育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陜西省作為西部強省也十分重視體育產業的發展,省政府于2015年出臺了《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旨在加快陜西省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
一、體育產業的基本內涵與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作用
(一)體育產業的基本內涵
目前,國內外學界對體育產業并沒有較為系統理論的定義。國外對于體育產業的研究偏重于具體的操作性和實踐性研究,從研究的內涵來看,主要包括體育物質產品或者與體育有關的物質產品,各種體育服務類商品及其組織形式等。由于體育產業所涉及的內容十分龐雜,因此對于體育產業不好進行準確的定義。從體育產業發達國家的產業形式來看,體育產業的主干產業包括運動健身娛樂產業、運動競賽表業產業、運動培訓產業、體育用品制造產業、體育用品營銷產業、體育經紀人服務產業、體育場館服務產業、體育博彩產業等等。
國內的體育學界對于體育產業的定義至今也同樣沒有形成較為統一的概念。
從體育產業的產業形式特點出發,可以將體育產業分為體育服務業和體育用品制造業兩個二級類別。體育服務產業根據內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運動健身娛樂產業、運動競賽表業產業、體育項目培訓產業、體育用品營銷產業、體育中介服務產業、體育場館服務產業、體育博彩產業等幾大產業;體育用品制造產業主要包括體育服裝與運動鞋制造業、體育器材與設備制造業、體育球類產品制造業、其他體育產品制造業等幾個產業。目前,體育用品制造產業仍然是我國體育產業的主體,而占主導地位的體育服務產業還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所占比重還較小。
(二)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體育產業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總量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能達到3%左右,而我國體育產業的總量只占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0.8%。體育產業有其強大的經濟功能,體育產業可以發展成為區域性支柱產業,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支柱性產業,世界很多發達國家都是因體育產業的良好發展而加快了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在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經濟效能并沒有完全顯現,所以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發展體育產業可以有效地刺激體育消費市場,促使其變得更為活躍,引導居民積極進行體育消費。另外,體育產業與旅游、餐飲、交通、住宿、傳媒等相關產業聯系緊密,容易與這些產業發生聯系并帶來實質性經濟效益。如今,我國體育產業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飛速發展,總量已經達17 000多億元人民幣。
2.有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體育產業被認為是最有朝氣的產業,體育產業的發達程度體現地區或者國家的發展狀況,較為成熟的經濟體系中體育產業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體育產業的核心產業是體育服務性產業,服務性產業的快速發展是經濟向好發展的重要內容。體育產業在整個經濟體系中比例不斷增加,是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的必然結果。
3、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立。眾所周知,體育倡導的是積極向上的處事態度,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通過參與體育活動引導人們銳意進取、團結協作、尊重規則,這些優秀的氣質有利于我們和諧社會的建立和完善。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有利于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豐富多彩社會活動中,容易引起健康的消費,既鍛煉了身體又發展了經濟,確實是提升全民體質、消費層次、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
二、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總體規模與其他產業相比較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發展潛能是巨大的。
(一)體育產業框架已經日趨清晰
目前,陜西省體育產業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并日趨清晰,產業發展已經步入規范化發展軌道。陜西省體育產業的市場主要包括:體育用品與器材生產市場,體育用品、服裝、運動鞋營銷市場,運動健身娛樂市場,體育競賽表演市場,體育技術培訓與咨詢市場,體育場館服務市場,體育旅游市場以及體育彩票市場等等。陜西省體育產業年化增長率超過20%,產業規模總量不斷擴大,體育產業已經成為陜西經濟增長的亮點。
(二)體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陜西省體育產業結構也存在著主體產業比重小于附屬產業的比重。在體育產業結構中占從屬地位的體育用品、器材、服裝、鞋帽等制造業和與之相聯系的銷售行業的產值本來應該占小部分,而占主體地位的體育服務性產業,如體育競賽表演、健身娛樂、技術培訓、體育中介、體育場館服務、體育旅游等所產生的產值應該占絕大多數。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身娛樂市場蓬勃發展,民間體育競賽活動廣泛開展,大型體育賽事落戶陜西,陜西體育主體產業發展迅猛,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地優化。
(三)成立體育產業龍頭企業
為了更好地發展陜西省體育產業,陜西省于2011年5月特別掛牌成立了“陜西省體育產業集團”,這在國內尚屬首例。陜西省體育產業集團作為陜西省體育產業領域內的龍頭企業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發展陜西體育產業的戰略構想,希望通過成立龍頭企業引領陜西體育產業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三、新常態下陜西省體育產業發展促進對策
加快發展體育產業是經濟新常態下陜西省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具體體現,也是經濟發展戰略選擇。從全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來看,陜西省體育產業的規模總量還比較低,僅處于中下水平,如何實現快速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一)以人為本實施體育產業發展戰略
社會發展的核心和重點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經濟發展必須圍繞這一因素來進行。以人為本也就成為體育產業發展戰略實施的主旨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落腳點。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為人民群眾服務,產業的發展要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產業發展戰略制定與實施,首先,應該先著眼于全民健身,就好比建設體育產業之塔的塔基和塔身,按照“親民、便民、惠民”的指導思想構建面向廣大群眾的體育服務體系,通過科學引導、合理組織、健康體驗滿足不同居民的體育需求,真正實現“全民健身”,體育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必然引起一系列好的連鎖反應,體育市場、體育消費等關鍵性“瓶頸”問題也將得到很好的解決。其次,要大力發展體育競賽組織工作,就好比建設體育產業之塔的塔尖,建設和培育高品質的體育競賽賽事,積極借鑒國內外成功的經驗,打造出具有陜西特色的精品體育賽事。
(二)多舉并措培育健康有活力的體育產業市場
培育和形成健康有活力的體育產業市場是陜西體育產業發展的目標,也是體育產業成熟的具體表現。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政府要轉變職能,逐漸退出體育產業市場,確保體育產業市場的公平。政府的職能重點應該在于體育產業宏觀發展方向的引導、產業規范化的管理,而不在于體育產業具體工作的執行和經營上,政府不能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第二,制定并不斷完善陜西省體育產業規范化規章制度,這也是加快陜西體育產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必要措施,好的規章制度和政策可以有效吸引和動員優勢力量參與體育產業的發展建設之中。第三,體育產業職能部門要有創新意識和能力,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確保體育產業市場的活力。
(三)積極擴大體育產業規模總量
短時間內可以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加速陜西體育產業的發展,吸引個體、私營、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等多種形式企業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體育產業的開發。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加速不同形式體育產業鏈上各個產業形式快速發展和壯大,并形成較為理想的體育產業結構。
參考文獻:
[1] 李燕領,夏翔鷹.體育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定位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9):1-5.
[2] 趙躍旗.關于陜西體育產業發展的思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10):1-3.
[3] 孫鴻.陜西體育產業發展的思考[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2,(3):405-409.
[責任編輯 劉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