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景
摘 要:新課改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說應該是學生自發進行學習,而不是被強迫學習。要想使得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理念得以實現,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也是如此,本文從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學;習慣;培養
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對他今后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另外,學習興趣對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積極的作用,下面就從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兩方面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策略。
一、從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方面
要想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首先必須培養對它的興趣,如果沒有興趣,那就談不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了。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思維能力沒有那么強,對于很多數學問題不能夠很好地進行思考,時間長了就會對數學產生一種厭惡和恐懼的心理,因此必須要消除這種心理才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那么如何來做?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其一,化抽象為形象。簡而言之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使書本中的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形象生動。比如說學習幾何圖形時,幾何學是門抽象的學問,如果是學習平面幾何還好,但是一涉及空間幾何,再加上某些圖形又比較復雜,要想象出圖形的具體構造比較困難,再者,很多老師在畫立體圖形時畫得就像平面圖形一樣,這就更加使得學生無法去理解圖形,久而久之學生圖形的思維能力就會下降,不利于學生空間思維的發展。對于這個問題,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將復雜的幾何圖形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而且還可以利用動畫設置可以轉動的圖形,讓學生可以從360度全方位進行觀察,為學生的空間思維打下基礎。
其二,化單一為豐富。這就是教學方法了,老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學生的興趣大多來源于生活,因此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來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養成良好習慣。
二、從培養數學學習習慣方面
2.1培養學生對課本的閱讀習慣
對于閱讀,應該要糾正一個觀念,那就是只有語文需要閱讀,理科不需要閱讀,這就大錯特錯了,不去閱讀課本,就不能夠對書本上的知識產生印象。每一門學科在學習的時候都是由淺而深,忽略了對這門學科知識的閱讀,光靠課堂上老師講的一點內容,只能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的理解停留在淺層次。通過反復閱讀、反復推敲,才能夠使得知識變得活起來,使自己思維活起來,從而使知識能夠被靈活運用。
例如:在學習“雞兔同籠”時,題干中的解題信息往往沒有多少,大多信息是隱含在圖形中的,比如畫了一個籠子,里面關著一些雞和兔子,只不過是在頭部的位置標注多少只頭,籠子的下面標注共有腳多少只,然后題目問的是籠子里共有多少只兔和多少只雞?這樣就必須得從題干和圖形中獲取信息,題干中是明確給出的,可以直觀獲取到信息,但是圖形中的信息就得學生自己提煉了。為了使學生能夠很好提煉題目有用信息,就得培養學生閱讀題目的能力,長期進行這樣的閱讀,便于學生很快進行題目意思的提煉,進一步理解題目的意義,從而便于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題。
2.2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習慣
數學從來都是比較難學的學科,為了能夠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到所學的知識,必須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習慣。現階段大多數學生的心理都是怕老師,因為自己不懂,怕問了老師過后老師覺得這么簡單的知識都不會,會罵自己,因而不敢問老師。對于這個問題老師得從學生心理出發,首先得讓老師在學生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拉近師生關系。例如在平時的講題中遇到學生對簡單的知識不明白時,不要發脾氣,要耐心為學生解決難題,讓學生消除對老師的恐懼。除此之外,問,不一定得問老師,老師可以在班上選幾個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做學習委員,讓其他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時問學習委員,一來可以帶動學習的氛圍,二來可以促進學生們的關系。
2.3培養學生完成作業的習慣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練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習慣對于學生學習數學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它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還能夠使學生更深化地認識到所學的內容。因此很有必要培養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習慣。對于此,可以從審題、驗算、總結三個方面進行培養,很多學生在解題時思路都沒有問題,但是一做就錯,原因就出在審題上,長期錯誤的審題會成一種習慣,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就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以達到每次解題時能夠準確明白題目所給的條件以及意思。另外,出錯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驗算,驗算在很多學生看來完全是沒有必要,但實際恰恰是很重要的,因為計算的時候一步出錯就可能導致結果出錯,因此在每次計算完成過后,都要大致地進行驗算,這樣可以降低出錯率,在教學的時候老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最后就是總結,對作業總結能夠讓學生明白自己哪些知識點需要再次鞏固,哪些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能夠讓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學習,這樣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
三、結論
養成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需要時間的積累,因此在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要全力監督學生,不能夠松懈,此外還要定期對學生反應出的問題做一個合理的處理,讓學生一直處在一種良好的氛圍內,從而養成良好學習數學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張達志.小學數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05).
[2]戚春香.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