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新聞照片檔案是新聞企業檔案的重要類型,具有直觀形象、客觀真實的特點,確保照片檔案的安全與完整是新聞企業檔案管理的重要任務。但是,照片檔案也具有檢索不便、復制困難、破損修復難度大等不足,給檔案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數字時代照片檔案的特點及管理難點,然后提出幾點管理措施,以期能促進新聞企業照片檔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務于檔案利用。
關鍵詞:新聞企業;照片檔案;檔案管理及利用
在數字時代,大量信息都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照片檔案也不例外。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照片檔案管理模式開始過時,積極尋求照片檔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技術成為亟待檔案管理人員解決的新問題。
1 數字時代照片檔案的特點
在數字時代,照片檔案呈現出一系列新特征,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①歸檔方式的變化。采用數碼設備拍攝的照片首先以計算機光盤、磁盤為載體,然后再轉變為靜態的圖片檔案并保存,而傳統照片檔案則是借助底片沖洗出照片實體再存放;②利用方式的變化。數字照片檔案是利用計算機進行圖像瀏覽、目錄檢索,復制和印刷都是利用數字化設備進行。傳統照片檔案則是通過加工底片來利用照片檔案。
2 數字時代新聞企業照片檔案管理的不足
1.思想認識存在誤區
新聞記者是直接拍攝照片并形成檔案的第一人,其思想觀念與技術水平對檔案質量、數量有決定性影響。但是,部分新聞企業的數碼新聞照片拍攝者并不清楚什么是數碼照片檔案,甚至沒有在利用完照片檔案后進行妥善保存,只考慮本部門、個人工作的方便,影響了照片檔案的長久開發及利用。
2.軟硬分化日漸嚴重
軟硬分化是指新聞企業的數碼相機等硬件設施越來越多,但相應的管理制度卻沒有跟上。目前,新聞企業攝影記者大多配備了專業數碼相機,文字記者也配備了消費級數碼相機,可以說,新聞企業工作人員的硬件設施上了一個大臺階。但是,大部分記者在數碼相機管理方面還比較落后,不但沒有建立數碼照片歸檔制度,甚至沒有掌握數碼新聞照片的使用方法,為照片檔案的利用埋下了隱患。
3.管理方法凌亂無序
目前,新聞企業的照片檔案多是散存于個人或科室處,得不到統一管理和利用。事實上,數碼新聞照片的保管條件比普通新聞照片更加嚴格,對溫度、濕度以及防磁有很嚴格的要求。很多新聞企業都沒有配備新聞照片檔案柜,即使配備了也存在多類型檔案混存的現象,不利于檔案的長久保存與合理利用。
3 數字時代新聞企業照片檔案的管理要點與注意事項
1.提高領導重視程度
要想改善目前新聞企業數碼照片管理檔案混亂的狀況,就必須提高領導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按照中央宣傳部、國家檔案局的相關要求,對各新聞企業宣傳檔案工作要指定由一名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由辦公室負責開展工作,同時應結合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專門的檔案管理機構,國家層面設置了綜合檔案管理處,省級設置了綜合檔案科,市地級設置了綜合檔案室,縣級要專門配備一名檔案管理人員,統一負責單位中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根據各自單位檔案工作任務量和檔案數量,確定檔案管理人員編制。該項規定是目前我國各級新聞企業做好新聞照片管理檔案工作的重要文件依據。在新聞企業中,分管檔案工作的領導一定要提高對數碼照片檔案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切實肩負起應有職責,結合單位檔案管理具體情況,制定并出臺《數碼新聞照片檔案管理辦法》,以制度的形式對數碼新聞照片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規范,防止檔案管理工作漏洞。加強對數碼新聞照片收集、拍攝、保管、歸檔、利用、借閱等各環節的管理規定,實行統一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制定制度后,還要抓好制度的落實,強化檢查和監督力度,確保制度落實到位。
2.加強管理技術指導
傳統攝影和數碼攝影有很大不同,傳統相機主要是采用膠片相機,數碼相機較傳統相機要先進許多,主要是通過相機傳感器、存儲器、影像成形器等數碼影像設備來采集素材的。數碼照片拍攝者利用數碼攝像機拍照之后,利用微機對影像圖片進行數字化處理,經過加工和修改之后,輸出滿意的影像照片。因為傳統攝影和數碼攝影之間存在著各種不同,因此新聞企業工作人員一定要加強對數碼相機攝影技術的學習,盡快掌握數碼相機使用技巧,提高攝影水平,以在工作中熟練使用數碼相機完成各種拍攝任務,最大限度地發揮數碼相機的成像快、傳輸快、處理快、編輯快的優點,盡可能避免其易修改、像素低的缺點。因現在很多工作人員還不能全面掌握數碼相機攝影技術,造成拍攝的很多新聞照片質量不高,雖然能夠作為新聞照片使用,但達不到存檔的相關要求。因此,應加強對工作人員攝影技術的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的形式提高他們的攝影水平。同時,因為科技水平發展很快,還應對數碼相機使用者進行繼續教育和技術指導,使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3.明確檔案管理方法
一是對數碼照片歸檔范圍進行明確。只要是能反映單位實際工作,有一定利用查考價值的數碼照片都要進行整理歸檔。另外,新聞企業記者在宣傳報道中形成的具有保存意義的照片,也應當作為歸檔對象。二是做好數碼新聞照片收集工作。新聞企業要指定專門人員負責數碼照片的管理、整理、收集、歸檔工作。數碼照片的歸檔包括文字說明和照片兩部分內容。文字說明包括拍攝照片的時間、拍攝人物、地點、事由、拍攝背景、攝影者六個方面。檔案部門收集數碼照片時,要對照片進行完整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檢測,合格率要達到100%。拍攝部門與檔案部門交接時,應辦理交接手續。三是普通照片和數碼照片的歸檔管理。首先是整理照片檔案。照片檔案目錄應包括:照片標題、照片號(底片號)、頁碼、備注等內容。經過分類整理后的底片要建立底片目錄登記本,一組或一張底片設為一個保管單元,按照底片收集的先后順序對底片進行編號登記。整理照片檔案的原則是方便照片保管、查找和利用,保持照片檔案的關聯性。能體現同一事件的照片可用一個編號,每張照片再分別編制流水號。每張照片都要附加相應說明,一組照片再編寫總說明。文字說明內容應當包括事件、事由、人物、地點、背景、拍攝者等相關信息。完成整理工作后,編寫照片檔案的卷內目錄,固定照片檔案位置。其次,數碼照片的整理歸檔。數碼照片檔案由兩部分組成:數碼照片和文字說明。在收集、整理數碼照片檔案時,工作人員要參與指導和前端控制,確保數碼照片安全和完整。數碼照片歸檔一般采取JPEG或TIFF格式。在收集未使用通用文件格式的數碼照片時,要在確保其分辨率的情況下,將其轉化為JPEG或TIFF格式,同時對相關操作進行標注。如果不能進行有效轉化,要把相關軟件一起收集。數碼照片的像素要不低于500萬,掃描照片的線數要求在600dpi以上。利用底片掃描儀掃描感光膠片時,要求掃描分辨率要在1200至2400dpi之間。對有長久保存意義的數碼照片,要打印或者沖印出紙質的照片進行存檔。在歸檔時要標明文件號。具體的標注格式為:全宗號、光盤號、照片號(在紙質的照片文字說明中進行標注)。
4 結語
加強對新聞企業數碼照片檔案的管理是檔案管理的必然要求,各新聞企業要結合數碼照片檔案管理的特殊性,不斷提高檔案管理水平,規范檔案管理流程,切實將數碼照片檔案管理好。
參考文獻
[1]黃妍華.高校照片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建檔案,2016(02).
[2]薛曉軍.建好照片檔案 促進文化傳承[J].檔案與建設,2016(02).
[3]麻麗.淺議如何加強照片檔案的收集工作[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