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亞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石方非爆破開挖施工技術
張 亞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由于非洲國家爆破施工技術不先進并認為既使地震波達到10 mm/s的規范要求,也會對建筑物造成長遠影響,因此,而對臨近建筑物周圍的石方開挖均要求采用非爆破手段。結合項目實際,對非爆破手段的選擇、經濟性、施工工藝等進行了闡述。
石方;非爆破開挖;施工技術;分裂棒
非洲西部某國家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在其首都修建了一座2×3.4 MW的小型水電站。為解決首都日益緊張的用電局勢,擬擴建該水電站,即在原有水電站的右側增加2臺、單機容量為3.4 MW的燈泡貫流式機組,將原有電站的進水口、引水渠、尾水渠等進行擴建,以滿足發電機的水流量要求。
而該項目引水渠、尾水渠、廠房等主要部位的石方開挖量約為47萬m3,同時,業主考慮該項目位于市區,人員及車輛較多,特別是在電站附近不僅有原有電站設施,而且距電站120 m處有一座橋梁橫跨尾水渠,其為首都南北貫通的主要橋梁。該國有關方面擔心石方爆破開挖施工對以上設施造成永久破壞,且非洲對炸藥爆破施工技術了解較少,相對比較落后,因此而要求承包商以電站為圓心、半徑為200 m內的石方開挖不能采用爆破施工。
眾所周知,常用的非爆破石方開挖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有:膨脹劑、液態二氧化碳爆破劑、破碎錘、分裂機、分裂棒、繩鋸機等,以上各種施工方法的優缺點見表1。
對表1進行分析并結合該工現場實際情況,決定巖石非爆破開挖采用以分裂棒為主(6套),配置少量分裂機(2套)的方式,同時配置3臺破碎錘。
劈裂棒的直徑為95 mm,長度為1 m,因此而選擇鉆孔直徑為100 mm,深度為1.1 m。主要施工工藝如下:
(1)測量放樣。
根據非爆破巖石開挖范圍,選擇合理的臨空面,然后用直尺測量鉆孔位置,并用石灰做好標記。鉆孔橫向間距為1.2 m,縱向間距為1.3 m,鉆孔深度為1.1 m。施工時,首先進行分裂試驗,根據試驗結果,合理調整鉆孔間距,以達到最佳的功效。
(2)鉆 孔。
該工程采用QZJ100B型鉆機,配置12 m3空壓機供風,現場設置臨時供水管道,供應鉆孔所需的冷卻及沖洗用水。
鉆機施工前,應檢查鉆機氣、水管路是否聯接牢固,尤其是風水管接頭與風水管聯接必須牢固,以防脫扣傷人,各聯接處均不準有漏氣漏水現象,并檢查各部分螺絲、螺帽、接頭等處是否已擰緊,各種定位是否牢固可靠。
首先將鉆機就位固定,調整好鉆桿角度(垂直)。開孔時,先以較小沖擊功、推進力及低轉速鉆進,以便于釬頭定位,待釬頭鉆進10 cm左右時,再以全風門沖擊,并適當加大推進力,提高轉速,進行正常的鑿巖工作,直至達到鉆孔深度1.1 m。
(3)安裝分裂棒。
經研究決定,該工程采用柴油型分裂棒。分裂棒安裝前,應檢查各供油連接管道、液壓系統是否正常。將分裂棒插入鉆孔后,啟動設備,緩慢施加壓力,使巖石破裂;同時查看巖石破碎效果,若效果好,可適當調整鉆孔間距,以達到最佳經濟效果,巖石分裂縫寬度約為1~2 cm。分裂完成后,將液壓系統回油,使分裂棒凸塊縮回,檢查設備后進行下一部位的分裂施工。

表1 各種非爆破施工方法優缺點比較表
(4)液壓破碎錘解小。
將液壓破碎錘沿分裂棒分開的裂縫進行振動破碎,使巖石能很快地沿著臨空面脫落;對于脫落較完整、較大的巖石,應采用破碎錘或小型巖石分裂機再次分裂,以便于挖出的石方能方便反鏟裝運至指定的棄渣場。
(5)巖石裝運。
采用1.2 m3反鏟挖掘機和3 m3裝載機將巖石裝進20 t自卸車后,運輸至指定的棄渣場。
采用巖石分裂棒進行石方開挖,其影響施工功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巖石地質條件;
(2) 巖石分裂要有臨空面,臨空面越多,分裂效果越好;
(3) 分裂棒應經常維護保養,特別是凸塊,如有問題,應及時維修、更換;
(4) 鉆孔設備、分裂設備等配置應匹配,以達到最佳的功效;
(5) 巖石分裂后,及時采用破碎錘振動剝離巖層,為下一次施工提供臨空面。
巖石分裂棒在該工程中的成功實施,使項目在既定的工期內完成了非爆破開挖的施工任務,不僅安全、環保、高效,更是對新建電站基礎無破壞,同時也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使項目成本在可控范圍內。另外,項目實施過程中,當地土木工程學院的學生不斷到工地進行參觀、考察、學習,對我公司使用分裂機進行巖石開挖的方法贊不絕口,認為該方法安全、環保、簡單、適用,特別適用于非洲爆破技術不先進的國家及城市建設中。
張 亞(1982- ),男,四川內江人,分公司總工程師,工程師,學士,從事路橋施工技術工作.
(責任編輯:李燕輝)
2017- 04- 10
TV52;TV541
B
1001- 2184(2017)04- 002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