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瑞格
漯河:專利質押融資為創新創業“添薪加火”
文/吳瑞格
創新熱情高,創新能力強,融資需求強烈,卻往往受制于規模小,固定資產不足,難以通過傳統的固定資產質押貸款獲得支持,這是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普遍面臨的問題。
面對企業“有技術優勢、無資金支持”而制約發展的一大掣肘,有何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在河南省漯河市,這個默默無聞的豫南小城,把專利作為支點,推出的專利質押融資貸款助推企業發展的新型融資模式,正以星火燎原之勢蓬勃發展,為漯河市知識產權事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4月27日,筆者來到河南省漯河市,針對此問題深入多家企業走訪,探訪漯河市面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如何利用專利質押融資幫助它們在浩浩蕩蕩的創業大潮里乘風破浪,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翹楚背后的故事。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千年流淌的沙澧河環抱周圍,孕育了這片文明發源地。自古以來,漯河就與科技創新淵源頗深,世界上最早的樂器、最早的文字雛形以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技術均出自這片土地。進入20世紀90年代,漯河便以食品立市,逐步形成了以雙匯為代表的肉制品、以南街村集團為代表的面制品,以及果蔬加工等產業優勢,為漯河經濟騰飛帶來了不可小覷的重要力量,其經濟水平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中國食品名城”的稱號早已名聲在外。
近年來,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取得突破,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實施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襲來,催生了大量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誕生,漯河也逐步走上了以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的發展道路,形成了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涌現了不少科技型中小企業,該類型企業作為各所屬領域掌握核心技術的主體,是推動地區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其創新創造能力成為漯河邁向知識產權強市的重要助推力。
中小企業規模小、經濟適應性強、反應敏感度高,按理來說“船小好調頭”。然而,它們的成長過程卻不容樂觀,往往因資金斷層而遭遇諸多艱辛和煩惱。臨潁縣潁機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下稱“潁機機械”)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2年,潁機機械研發推出的新產品——農用抓草機銷往市場,反應良好,訂單紛至沓來,甚至有客戶不遠千里奔赴漯河,抱著被子駐扎在潁機機械廠內,等待提貨,潁機機械無疑迎來了絕佳的發展良機。
然而,潁機機械董事長張志剛卻高興不起來。“當時我們廠里員工不足30人,廠房是租來的幾間露天倉庫,工裝設備落后,4個人2周只能生產一臺機器,可以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也錯失了不少賺錢的機會。”提起當時的情景,張志剛語氣里仍難掩失落。
企業因資金短缺而陷入瓶頸,張志剛想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問題,但面對租賃來的破舊廠房,落后的機械設備,沒有一家銀行愿意承擔風險貸款給他們,潁機機械縱然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卻也無法將好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發展緩慢。與潁機機械遇到同樣難題的企業在漯河并不少見,河南三劍客奶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三劍客”)、漯河市利通橡膠有限公司(下稱“利通橡膠”)等都曾因資金周轉緊張,暫無固定資產可供抵押貸款而使生產經營一時陷入僵局,如何破幫助企業突破融資瓶頸,使之走出資金制約發展的困境,亟待解決。
“資金短缺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尤其是那些缺乏廠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抵押的企業,融資貸款更為困難。如何能突破有形資產門檻,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技術閑置與資金短缺兩難困境,針對此情況,我們推出了‘專利貸’,通過專利進行質押貸款,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中國銀行漯河分行中小企業部經理楊艷麗向記者解釋道。
面對漯河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漯河市知識產權局聯合中國銀行漯河分行,積極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深入企業調研指導、舉辦質押培訓、召開銀企對接會,牽線搭橋,通過“專利貸”的創新融資方式為融資難企業帶來了“春天”。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我們專門組織了調查小分隊,針對固定資產抵押資源不足,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對其擁有的專利進行價值評估,符合‘專利貸’條件的企業及時幫助其進行抵押貸款。”漯河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劉保才介紹說,2013年,漯河市知識產權局與中國銀行漯河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質押融資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制度保障。為鼓勵科技創新專利和質押融資工作,在2016年底召開的漯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研究討論了《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漯河市加快研發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和《漯河市創新型試點企業培育實施方案》,“兩方案一意見”明確制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扶持政策:對企業授權的發明專利給予1萬元的獎勵,對單個中小微企業專利質押融資貸款貼息、評估、擔保、保險等費用給予不超過實際發生額50%、年貼息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
2012年,漯河市知識產權局在調研中了解到潁機機械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時,便把情況及時反饋給了中國銀行漯河分行,當時負責專利貸款的趙合營、楊艷麗兩位銀行工作人員與市知識產權局一同來到這家公司進一步核實情況,認為符合"專利貸"條件。當年,潁機機械便以1項發明專利質押獲得中國銀行漯河分行200萬元項目貸款。質押貸款成功后,省知識產權局也對潁機機械進行了專利質押貸款評估費、擔保費等貼息補貼9萬元。
好風憑借力助我上青天。200萬元資金到位后,潁機機械如魚得水,翻新廠房,引進創新團隊,投入80多萬元新上了數控機床、切割機等新型工裝設備,2個人2天便能生產一臺機器,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十幾倍,企業迎來蝶變新生。
此后的2013年至2016年間,潁機機械每年都通過專利質押貸款200萬元,實現了專利質押貸款常態化。企業不斷擴大再生產,從單一品牌和功能的抓草機到擁有抓、抱、鏟、鉆等多種功能的農用抓甘蔗機、抓木機、裝載機、打捆機等,其自主知識產權道路越走越寬,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發展勢如破竹。如今,潁機機械已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獨立制定了多項抓草機省級標準,成為國內農用抓草機行業的領軍企業。
“質押融資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更是讓企業重燃生存希望的指路明燈,助力我們在邁向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潁機機械董事長張志剛說。
近年來,漯河市知識產權局聯合銀行創新貸款機制,簡化貸款程序,全心助力中小企業發展,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助推器”。2012年至今,漯河市先后有10家企業成功得到了專利貸款,將知識產權優勢變成市場競爭優勢,成為省內乃至國內行業的“黑馬”,為漯河市經濟發展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漯河市利通橡膠、三劍客等企業也曾因專利質押貸款而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利通橡膠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具有自主進出口權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利通橡膠遭遇資金危機,土地廠房都已經在銀行作了抵押,正在研發的高鐵使用的替代國外制動管項目不得不面臨下馬。漯河市知識產權局到來為其解了燃眉之急,最終該企業以5項專利質押獲得貸款2 000萬元。利通橡膠運用這批資金購買了新設備、新材料,研制出了可應用于高鐵、醫療、化工等行業的汽剎管,填補了國內空白。該汽剎管價格較之進口德國漢薩的產品便宜20%,產品剛研制成功,便首批接到中國南車集團公司、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等企業的幾十萬訂單,訂單規模逐批擴大,成為企業新利潤增長點。憑借這一筆雪中送炭的2 000萬元專利質押貸款,利通橡膠邁過了資金和研發門檻,現擁有28件中國專利,并于2015年6月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三劍客是河南省著名商標,2012年該公司以一項面向糖尿病人飲用的“無糖黑牛奶”發明專利與10項實用新型專利打包獲得質押貸款500萬元,此后幾年也連續進行了專利質押貸款,信貸額度也不斷提高,2016年更是以4項專利質押獲得貸款1 800萬元。三劍客以專利質押融資資金為后盾,引進了檢驗設備、高端人才,新投入10條高端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專利申請量和企業產值實現同步增長。
記者了解到,三劍客目前擁有專利100多件,年產值達到5億多元,專利產品占64%以上,產品覆蓋河南、河北、山東、遼寧、安徽、湖北等十幾個省的500多個縣市。2017年,三劍客推出了5iu酸奶,該酸奶目前是國內唯一含有5種活性乳酸菌的奶類,進入市場半年多以來,風靡漯河市、豫南及周邊省市商場超市。一盒僅200ml的5iu酸奶里卻擁有2項發明專利,僅此一款專利產品一年為公司帶來近2 000萬元的營業收入,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極。
隨著一筆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發放,“知本”競爭的優勢凸顯,漯河市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專利質押融資的隊伍中。“年年都上新臺階,筆筆四兩撥千斤”,從2012年兩家企業融資700萬元,到2017年6月8家企業融資7700萬元,漯河市知識產權局累計幫助企業成功實施專利質押融資32筆,融資總額達到2.66億元,成功實施專利質押融資的企業數量在全省18個省轄市中名列首位,三劍客、漯河恒義達電器設備有限公司、漯河利通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獲得河南省財政、河南省知識產權局貼息172萬元。2015年12月,漯河市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城市,試點類型為質押融資,這是漯河市獲得的知識產權領域第一張國家級“名片”。
“中小企業對質押貸款需求旺盛,我們作為銀行系統,會積極配合市知識產權局工作,同時給予企業良好的信貸政策支持,打開融資大門,為其發展提供堅強的資金保障。”中國銀行漯河分行中小企業部經理楊艷麗介紹說,自2012年推出“專利貸”以來,漯河市未出現一起專利質押融資不良貸款,經漯河市知識產權局推薦篩選合格,最終成功進行專利質押融資貸款的企業占90%,質押融資貸款一直向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銀行會繼續傾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質押融資是中小企業騰飛,走出國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我們將繼續加大力度,采取措施不斷研究、探索、實施專利質押融資這一新型的融資模式,實現科技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普遍化、常態化、規模化發展。”漯河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劉保才告訴記者。
碧水映藍天,綠意正盎然。走在漯河市風光旖旎的沙澧河畔,雨后初晴的天空下一片生機勃勃,遠處標志性的彩虹橋在陽光下散發著迷人的光芒,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漯河市的知識產權事業,正以朝氣蓬勃的姿態奮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