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梅
摘要:通過分析日常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為醫院全成本核算實施提供可操作方法。方法:列示新醫院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闡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控制的意義。結果與結論:加強成本核算,能夠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為醫療價格提供依據,醫院在國家控制醫療費用增長的環境下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全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控制;醫療控費
公立醫院執行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5年來,醫院報表體現的資產真實性得到提高(按進價反映庫存物資,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攤銷無形資產等),科室進行分類,將醫院的費用按照收益科室進行成本歸集,并按照三級分配方式,對費用進行分配,采用全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實現了科室成本核算,醫院會計核算走上了一個新臺階,但是,成本的準確性稍差,需要進一步加強核算,并在準確核算的基礎上進行成本分析控制,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提高醫院的社會經濟效益,新的經濟形勢下,以及新醫改的進一步推進,國家控制醫療費過快增長、醫保支付改革,成本管理越顯得重要。
一、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現狀
重收入,輕成本,成本核算到科室成本、門診成本、住院成本,項目成本比較簡略,病種成本核算難度大,沒有進行核算或者很不準確,成本核算不規范、不準確,成本管理缺少系統化常規化,成本控制單一。具體問題:
(一)科室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科室分類不規范
醫療輔助類科室混淆到行政后勤科室比如:護理部、醫務處、病案室、圖書室、醫保辦等,導致應該在“醫療業務成本”中列支的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列支,無形中加大了管理費用的數額,影響到管理水平的正確評價,醫療成本不真實不準確。
一次性發生的費用簡單歸集成本
制單條目多需要歸集到多科室的直接費用,一筆計入“管理費用”或者“醫療業務成本”重的公共費用科室,直接成本變為分攤計入成本,增加了成本分攤的工作量,醫療業務成本擠占管理費用份額,影響到成本考核;進修費、維修費、網絡維護費、貸款利息等一次發生多期收益的費用,直接一次性計入發生經濟業務發生的當期,導致當期科室成本偏高,違背了成本核算的配比性原則。
需要計量計算計入的費用,簡單按人員或面積計入科室,如水費、電費,因沒有預置水表、電表,后勤工作人員簡單估算計入相關科室,隨意性強,導致考核缺乏科學可信賴的依據。
固定資產折舊費、設備房屋的維修費,沒有按照“收益大小進行科學計算,計入科室數額不準確,或應直接計入臨床科室的,計入管理費用進行分攤;忽視了財政補助或科教項目補助形成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維修的成本核算,減少了科室成本;
不設二級物資庫,一些易耗品或者衛生材料,如消毒品、備用藥品、化驗試劑、放射材料等,一次領用,當期不能用完,成為庫存,在領用當期一次性計入成本,導致當期材料支出與實際材料支出不匹配,成本忽高忽低,喪失可比性。
部分醫療收入(如體檢中心的體檢費)等,單位體檢,往往根據名單手續先體檢,后結算,存在服務時間長,只在最后躉交結算當期實現醫療收入,導致成本核算過程中的醫療風險金提取、按照收入系數分攤的成本、科室損益不真實,不準確。
(二)忽視隱形成本的管理
科室部門間協作性不強,執行力差,交流不暢,會議多,工作流程繁雜,工作邋遢,無端增加加班加點,增加水電等消耗,增加隱形成本。應收款項管理不重視,增加資金成本。
(三)成本控制缺乏切實的標準
醫院成本核算是醫院管理的一種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為決策者提供依據,成為成本控制、減低成本的依據,為醫療價格制定提供依據,目前,大部分公立醫院預算不到具體科室,成本控制缺乏預算標準,只能總量控制.或者有預算但是在費用發生時沒有計算預算余額,導致成本控制工作大而空,資源浪費成本超出預算。
二、公立醫院全成本管理存在問題的處理
(一)加強重視
成本管理是與收入同等重要的因素,醫院應該成立成本管理小組,由院領導或分管院領導直接負責,確定成本員的身份,由專業會計人員專職或兼職督促檢查經濟業務的必要性,各項費用的科學合理性,并且制定各種消耗的定額,將成本作為科室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與科室績效掛鉤,日常經濟核算中,控制成本的增長,達到增收節支的目的,提高醫院資源的利用,防止浪費。
(二)科室科學分類
按照醫療衛生行業認同的分類進行科室設置,統一編碼,1臨床醫療,2醫療技術,3醫療輔助,4行政后勤,尤其注意醫療輔助部門與行政管理科室的區分,要準確,統一,便于系統內匯總和同級醫院比較,便于科室成本的使用,為科室成本核算打好基礎。對費用支出科目也進行具體約束匹配:“醫療業務成本”科目的支出必須對應科室類型編碼為1、2、3的科室,而“4”打頭的編碼類型的科室的支出,應該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三)全面實施權責發生制
在處理日常經濟業務的時候,嚴格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當期發生的費用,計入當期,當期發生的收入當期確認,對于當期發生的收入,暫時沒有收到的,計入“應收醫療款”如:體檢費,墊付的病人待結算醫保費;或“其他應收款”,如:損壞物資賠償,租金收入等;當期費用報銷,以后各期收益的,按照收益期限,當期只列支當月應負擔的,以后收益期內的,先計入“待攤費用”科目,以后各期在列支并減少待攤費用,如取暖費。充分利用“預提費用”科目,按照預提項目設置二級明細,對借款利息、進修費、設備房屋維修費、網絡維護費等,按照預期的總額,每期平均預提,列入當期支出,可以直接計入科室的費用,同時根據進修計劃或設備收益科室,進行成本歸集,而在實際支付時,沖減“預提費用科目”,年末對于實際發生額與預算額有差額的科目或者科室,制作電子表格,列示科室、項目,差額,進行調整,并對預算完成情況考核,分析。
(四)需要計量的水、電、氣等,安裝計量表,每月實事求是計算計入科室成本、項目成本
(五)固定資產卡片設置
資產管理模塊或資產管理系統中,按照國家規定的年限,科學設置固定資產卡,一物一卡,卡片中的支出科目一定要和費用科室類型匹配,科室類型編碼為“1”“2”“3”開頭的科室,支出費用的科目應該為“5001-04”(醫療業務成本-折舊費),費用科室類型編碼為“4”的,支出費用的科目應該為“5301-04”(管理費用-折舊費),并在卡片中預置好相應的資產科目(1601),折舊科目(1602),認真設置,增加卡片的審核程序,保證卡片信息完整無誤,一旦提取了折舊,卡片不宜隨意變動,資產類別符合醫院會計制度的規定,這樣確保月底的折舊憑證準確;對于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如果存在管理科室和非行管科室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建議分成2個資產卡,一物二卡,在名稱上標注“***樓1/2”“***樓2/2”,并在卡片中按照科室的使用面積大小確定科室分擔比例,以確保費用科室與支出科目的匹配,月末折舊的準確無誤。
(六)確定成本歸集的原則:能放直接成本,不列間接成本,屬于臨床醫療科室的,直接計入,繁瑣的條目多的支出,可以通過設置導入數據程序,利用電子表格導入,不能圖省事,一筆計入某個科室,或者醫療公共等公共科室等待分攤,更不可以簡單計入管理費用,減少間接費用,減少分攤費用,提供成本的可靠性、真實性,及成本分攤的速度。
(七)加強物資管理,規范出入庫程序,不以領代支,減少領物資領用量,根據預算數據或歷史數據控制出庫數量和物料成本,當期使用當期領用;創造條件設置二級庫,按照二級庫的實際消耗確定每期的直接成本。
(八)根據誰收益誰負擔的原則,將由財政補助資金或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資產的折舊費計入相關科室的科室成本,相關項目的項目成本,以及病種成本中,增加成本的完整性。
(九)做好成本預算
預算為成本提供目標[1],預算是上年的結束,也是新年工作的開始,要在每年的年尾,早布置,先由基礎核算單元的科室編制科室預算,上報財務;財務相關部門,根據醫院整體計劃,確定總的支出預算,編制支出經濟科目預算;財務部門對科室收支進行匯總,再根據醫院總體預算,反饋到科室,通過幾上幾下的過程,將總預算與科室預算互相調整銜接;年初,再根據上年的完成情況,國家政策變動,做最后的調整,形成科學合理的科室成本預算、項目目成本預算,病種成本預算,為成本管理考核提供基礎。
(十)在成本管理的內容上,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并重,以預防和減少隱性成本;過去成本和將來成本并重,以控制和降低未來成本。不僅要重視和控制生產成本、銷售成本、資本成本等顯性成本,而且要重視和控制人力資本、無形成本、組織運行成本等隱性成本。
(十一)三級醫院收治病人,嚴格按照科學的專業劃分,治療過程中嚴格執行臨床路徑,為核算病種成本提供基礎。
三、結論
總之,準確的成本核算是成本工作的基礎,通過科學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增長,減少浪費,增強醫院經營能力,減少病人負擔,提高醫院的社會經濟效益,增強醫院競爭力;同時,提供科學合理的項目成本、病種成本,為醫療價格的制定提供確實的信息。
參考文獻:
[1]薛林南,線春艷,等 . 加強公立醫院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聯系的思考 [J]. 中國衛生經濟,2016,35(9):87-89.
(作者單位:濱州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