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康
摘要:審計是有關機構依照法律進行的一種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近年來,隨著國家審計建設的完善,審計工作取得了許多豐碩的成果,當然不可避免的對審計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紹了心理學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以期對相關方面可以有所幫助。
關鍵詞:心理學;審計;應用
審計人員在工作時既要靈活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極大程度上防范和規避風險,又要懂得相關的溝通技巧,這樣才能和審計對象有效地交流,獲取全面的信息,使審計工作更加完美。心理學在這方面可以提供有效的幫助。心理學是研究人類精神世界、心理現象以及行為體現的科學。審計人員有效地運用心理學知識減小審計雙方的心理距離,對雙方的交流溝通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一、審計過程的心理分析
審計是審計主體與客體進行互動的過程,雙方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紐帶是審計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審計人員除了參閱相關的重要資料、核對數據等工作外,重要的是和被審計人員進行直接溝通,對相關具體情況進行詳細詢問,了解雙方需求,更好的處理問題。這一過程雙方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活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審計主體
1.有效交流的心理。審計者希望與被審計對象建立有效的交流溝通方式來幫助自己盡快的完成任務,希望審核過程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避免摩擦和沖突的發生。
2.權威心理。審計人員一般容易在無形中強化自己主動方的優勢,給被審計人心理上的“威脅”。這種權威心理往往使被審計者對審計人員“敬而遠之”,如果運用不當會嚴重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3.職責心理。審計人員一般肩負著國家和企業經濟審查的重任,受相關組織的委托開展工作。因此審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努力實現審計的目標,完成委托方給予的任務,這種職責心理是審計人員的主要驅動力。
(二)審計客體
1.配合心理。被審計者有義務配合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回答審計人員的問題,提供相關的重要資料和文件。審計人員配合的有效程度與雙方是否建立良性交流有關,當然配合的目的也是多種
多樣的。
2.厭煩心理。審計工作所需的時間比較長,而且一般是每年審計一次,這就導致審計的資料繁多,審計人員需要不斷地詢問。被審計者往往對此產生消極的負面情緒,比如厭煩心理,大量資料的準備以及面對反復的問題,他們可能會很不耐煩。
3.欺騙心理。被審計者自身的工作存在問題,面對審計詢問時,為了推卸和掩蓋事實,會提供虛假的材料或者信息來欺騙審計主體,企圖使自己擺脫困境,這會給正常的審計工作帶來嚴重的障礙。
二、審計過程心理分析的運用
(一)審計切入階段
審計剛切入時,被審計者往往心存警戒,有的審計人員希望借助自己的權威性給對方以氣場上的打擊,這往往很難產生明顯的作用,甚至適得其反,導致交流氛圍過于壓抑,被審計人員產生抵觸情緒。
審計人員要放低姿態,尋找一些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或者開玩笑來拉近與被審計者的距離,使對方產生親切感,為有效的交流溝通打好基礎。在話題選取上,審計人員可以介紹一些審計單位幫助被審計對象提高效率、規范管理以及企業提高效益的具體事例讓被審計人員對審計工作產生好的印象,以此實現審計切入時的心理互動。在審計交談的過程中,審計人員不能咄咄逼人,要時刻觀察對象的言行舉止和面部表情,如果對方顯得輕松而且態度誠懇并極力配合,就可以步入正題;如果對方有抵觸情緒,審計人員就要加強心理疏導,不能急于詳細情況的討論。
(二)審計實施階段
審計過程中出現疑難問題時,往往需要相關部門的解釋。在向對方詢問的過程中,要保持謙虛的姿態,誠懇的請求對方對相關情況加以說明,如果存在爭議,堅決不能暴力爭吵,而要將具體的情況羅列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和觀點,做到以理服人。當發現被審查者有違紀或者經濟問題,要積極的分析事件的形式,對相關涉及人員和負責人進行初步的判斷,對調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最大程度上避免風險。當然,在審查期間,審查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有“特權”心理,不能搞特殊,要保持正常的工作態度。涉及到被審計單位隱私的問題,審計人員要做好保密工作,對于審計邊緣化的問題,審計組負責人要積極進行協商,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但是不能超出審計要求的范圍。
(三)交換意見階段
審計結束后,審計主體要將審計結果呈現為審計報告,對于審計報告的制定,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其內容要做到結構清晰,條理明確,便于雙方閱讀,對審計發現的若干問題要分類細化。在審計匯報時對于關鍵問題要著重強調,使對方聽清楚,交換審計意見時要避免責問的態度,不能激發對方的抵觸情緒,而且態度立場要明確,給對方一定的心理沖擊,促使對方最終改變態度,優化雙方的合作關系及效率。
三、結語
心理學在審計中的應用是實現審計雙方近距離溝通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審計過程的全面細化,合理規避風險,且能夠促使雙方合作關系的融洽,便于合作中的交流與問題溝通,提高了雙方的工作效率。目前,心理學在審計實踐中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和運用,有關方面的理論研究仍需要加強和完善,以期給審計實踐帶來更好的指導,以實現更多的審計成果以及為被審計對象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及社
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彩蘭.論風險導向審計在審計實踐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0(17):120-122.
[2]袁曉勇.論審計心理學在舞弊審計中的具體運用[J].審計理論與實踐,1999(12):4-5.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