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 要:體育對于人類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在提升人類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促進其他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體育理論與實踐的同步發展十分重要,而體育教育離不開體育理論。結合實際經驗,淺談體育理論對于培養體育人才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體育理論;體育人才培養;意義
中圖分類號:G80-0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9-0120-02
引言
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合格的體育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在很多人認為體育實踐才是最重要的,忽視了體育理論的重要作用,人們對于體育理論的認識僅限于其有益于人的健康,并沒有意識到體育理論對體育實踐的重要指導意義。本文通過對體育理論對體育人才培養出發,討論體育理論在此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體育人才方面存在的問題
體育理論是一門基礎學科,主要研究的對象是體育的一般規律,其來源是體育實踐,但體育理論并不是對體育實踐的簡單反應,而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從而揭示體育的客觀規律,作為人們實踐活動的科學指導。
真正的體育人才,其文化素質與體育專業素質都需要具有很高的水平,應當是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團隊精神、反應能力、適應能力等,而體育正好對這些能力有綜合提高的作用。體育理論就是將基礎的或者成熟的理論知識、技能等傳授給體育人才,在傳授的過程中,使體育人才充分參與到其中進行體驗,從中汲取的知識終身受益。
(一)體育人才的理論知識欠缺
目前社會上普遍對體育理論的認識都存在偏差,認為體育人才對體育基礎知識掌握不足,一些教練在體育訓練之余,希望借助體育理論彌補運動員知識方面的缺失,但這種認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對體育理論感興趣,從技能的形成以及實踐中運動員對待理論知識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其次,盲目地增加體育理論知識的教育,并不能改變運動員缺乏體育理論的現狀,反而使其忽視體育理論對體育實踐重要指導作用,意識不到自身的主體地位,體育意識的培養也越來越差。
(二)體育人才的實踐不足
體育活動的基本體征是活動的主體與客體統一,實踐和參與是體育活動的要求。只有在自覺的、積極的體育實踐中,才可能有對主體影響和改造的實效。對于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其體育意識,而體育意識的建立,是在長期的體育活動中形成的,依靠不斷的實踐活動不斷地嘗試、重復最終鞏固而建立起來。因此,僅憑體育理論課是很難建立起體育意識的。
(三)體育人才對體育的興趣性降低
隨著我國體育實踐教育的快速發展,暴露出許多新的問題,而很多理論知識還來不及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補充和解決,在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顯得有些滯后。當運動員在實踐中遇到問題后,沒有相關的理論進行回答,問題不能得到最有效、最直接的解決,最終使運動員產生厭學的情緒。一方面,理論學習的增加必定使得實踐活動減少,加上考核和天氣影響等因素,真正用于鍛煉的實踐會變得更少。另一方面,在進行理論教育的時候,過多地對衛生、安全知識進行傳授,使得運動員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概念更加模糊。
二、加強體育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有利于促進體育理論師資隊伍的建設
首先,在選擇理論教材的時候,應該進行系統化的考慮,為運動員提供系統、全面的理論知識教材,體育理論教材體系中的知識,應該都是經過條理化分析以及定論的。其次,應當結合運動員平時訓練實際的體育實踐,尋找科學合理的理論支持,符合運動員真正的內心訴求。最后,在體育理論體系中,避免主觀注入、社會教化等加入體育理論中,從而培養運動員的積極性以及對體育理論學習濃厚的熱情。
體育部門在對體育人才進行培養的時候往往缺少專門的理論教師,大多數都由教練來承擔理論培訓的任務。理論教師隊伍建設薄弱,大多重視實踐,有的甚至身兼多職。在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下,加強對體育理論教師隊伍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術業有專攻”,重視體育理論教師的專業結構,特別是那些對心理健康、保健知識、概論等理論知識有過系統的學習或者研究的教師,應該吸收到隊伍中來,提高實際理論培訓的知識水平及授課水平,使得體育理論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培養更加全面的體育人才。
(二)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學習積極性
在實際培訓的過程中,培訓內容的系統化以及內容的多樣化是提高運動員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保證,授課教師的個人魅力以及在學術上的專業性體現,是運動員對理論課情趣培養的調動因素。對體育理論課的開展離不開有效的考核,但是考核制度并不能有效地對那些厭惡理論課的運動員且無視考核制度的運動員進行約束。因此,興趣的培養顯得更加重要,是體育人才培養的有效調動方式。
(三)有利于傳授模式多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聞媒體和計算機網絡興起,運動員獲得體育知識的媒介也在不斷豐富,傳播的形式和渠道日益豐富,增加了運動員獲得信息的途徑,豐富了運動員體育知識。體育部門應抓這個機遇,豐富體育理論知識培訓的傳授模式,利用多媒體等方式,豐富體育理論培訓的內容和手段,使培訓過程更加生動,在促進培訓水平提高的同時,運動員學習的效率也得到極大的提高,為體育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體育的理論和實際是分不開的,理論培訓模式的設置應當與運動員的體育實踐活動相結合。在實際的體育實踐過程中,運動員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而體育的理論又是對實踐的科學概括,運動員在實踐中的問題通過自身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解決,既提高了運動員體育實踐的積極性,又提高了運動員對體育理論課的積極性,從而更全面地進行體育人才培養。
結論
體育理論是體育實踐的有效指導,也是體育人才培養的基礎理論指導。體育理論的系統化、科學化,對于體育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正處于發展上升的階段,但仍然面臨很多問題。重視體育理論對體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在體育實踐中不斷豐富體育理論的內容,促進體育人才培養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玉芳,江山,劉愛.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可持續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以江蘇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為例[J].北京體
育大學學報,2012,(11).
[2] 於鵬.美國高校競技體育發展概況[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5).
[3] 曹海園.后奧運時代中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理念的嬗變[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5).
[4] 覃亢節.民國時期實用體育思想的演變及影響[J].山西檔案,2016,(6).
[5] 王科飛,王德濤.信息化語境下體育賽事檔案管理的失真與保真思考[J].山西檔案,2016,(2).
[6] 冉啟琴.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檔案的規范化管理[J].山西檔案,2015,(2).
[7] 李克雷,孔艷君.民族傳統體育數字化檔案史料編研研究[J].山西檔案,2015,(6).
[責任編輯 劉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