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步忠
摘 要:產業集群的關鍵成功要素包括產業鏈完備程度、產業集群制度規范程度、知識共享水平、核心企業示范作用、合作創新水平、集群文化建設情況、公共平臺建設情況等要素。通常,產業集群發展成熟程度可以從集群主體數量、集群資產數量、集群產值、集群產品市場占有率以及集群產品銷售增長率等方面考核。從產業集群發展的需求角度分析,基于互聯網的產業集群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應進行集群主體信息管理平臺、集群行政服務信息平臺、集群需求共享服務平臺和集群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
關鍵詞:互聯網;產業集群;計算機信息管理
中圖分類號:F4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9-0169-02
一、產業集群的內涵分析
產業集群的理論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西方經濟學關于外部規模經濟的研究。馬歇爾從新古典經濟學的角度,通過研究工業組織,間接表明了企業為追求外部規模經濟而集聚,認為產業集群所帶來的競爭力優勢是因為外部規模經濟所致,還用隨產業規模擴大而引起知識量的增加和技術信息的傳播來說明產業集群這種現象。格魯格曼指出,產品的貿易活動實際上間接地起到了生產要素貿易的作用,無論生產要素最初的分配狀態如何,通過貿易活動,總會使某些產品的生產集中于某些工業區。邁克爾·波特從競爭經濟學角度去研究產業集群對競爭力的提升作用,他在其競爭優勢理論中指出,國家競爭優勢的獲得,關鍵在于產業的競爭,而產業的發展往往是在國內幾個區域內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二、產業集群關鍵成功要素分析
產業集群的關鍵成功要素包括產業鏈完備程度、產業集群制度規范程度、知識共享水平、核心企業示范作用、合作創新水平、集群文化建設情況、公共平臺建設情況等要素:
1.產業鏈完備程度。通常,產業集群建立在高度精細分工協作的基礎上,以航空產業集群為例,通產涉及飛機制造集成、航空維修、航空培訓、航空物流、研發設計、信息技術、金融服務、中介機構等環節,只有各個環節高度完備和發達,相互配合,才能發揮協同效應。
2.產業集群制度規范程度。產業集群內各種合作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它可為集群企業間的協作提供制度保障。產業集群政策包括外部的政府相關產業政策以及內部集群運作規章制度。政府相關產業政策可為集群運作提供政策環境,若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來保障或促進集群企業間的協作,則集群企業的合作會更頻繁,協調配合程度將會更高。同樣,若產業集群內部建立有規范的企業合作、利益分配、創新激勵等制度,則企業更有信心與其他企業展開深層次的協作。
3.知識共享水平。產業集群內企業共享知識的條件、意愿和程度。共享知識的條件意味著集群內有專門的信息或網絡平臺供企業進行知識共享交流;企業有共享知識的意愿,它就會主動與其他企業進行交流;知識共享的程度越深,則企業間的協調配合程度就越高。
4.核心企業示范作用。產業集群核心企業在合作創新、配套協調等方面的帶頭作用。核心企業行為對集群內其他企業的行為有著直接影響,若核心企業愿意將自己的知識或成果與其他企業進行分享,主動去幫助中小型企業,則其他企業將會效仿核心企業的行為,更自覺主動地分享自己的知識,尋找各種合作機會。
5.合作創新水平。產業集群內企業合作創新的水平。合作創新是集群效應的主要體現形式,通過大量關聯企業的聚集,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企業的資源和能力,克服單一企業創新在資源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合作創新水平與企業間協調配合程度直接相關,企業間協調配合程度越高,企業間越有條件開展合作創新,企業合作創新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6.集群文化建設情況。產業集群內企業合作、知識共享等集群文化建設情況。在知識經濟時代,集群文化的特色與發展對集群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梢哉f,產業集群文化的特色體現了產業集群的特點,如果產業集群能夠形成一種關注合作創新、鼓勵企業協作、倡導知識共享的文化,就會為企業間的密切協作提供良好的氛圍。
7.公共平臺建設情況。產業集群內服務、技術、交流、融資等平臺建設情況。公共平臺不僅包括那些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各種形式的中介組織,也包括集群核心企業發起構建的各種航空協會或航空論壇和會議。這些平臺不僅可以擴大航空產業集群的影響力,還能加強產業內部交流,從而促進產業集群更好地發展。
三、產業集群發展成熟度的評價要素
1.集群主體數量。用來描述產業集群內部產業主體的數量。在這里,“主體”不僅包括那些獨立經營的制造或服務型企業,還包括航空產業集群內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中介組織的數量。集群企業數量能從量的角度對集群規模進行測量,集群企業數量越多,則相應的集群規模越大。
2.集群資產數量。用來描述產業集群資產總量。集群資產數量是從資產數量的角度去評價集群規模,一般情況下,資產總量越大,說明集群規模越大。
3.集群產值。集群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集群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或提供工業性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集群產值從產出規模的角度去測量集群規模,集群產值大小一定程度上也能體現集群規模。
4.集群產品市場占有率。集群核心產品市場占有率體現了其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它是集群的銷售量(或銷售額)在市場同類產品中所占的比重,表明集群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地位。
5.集群產品銷售增長率。集群核心產品銷售增長率是指集群核心產品本年銷售增長額與上年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反映銷售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集群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越大,表明集群增長速度越快,市場前景越好。
四、基于互聯網的產業集群計算機信息管理價值研究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信息化都將是社會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焦點,為了提高在全球的競爭力,管理信息化建設已迫在眉睫,將成為國民經濟新的高速增長點,是擺在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面前的艱苦任務。產業集群本身是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開放性是產業集群的主要特點之一,通過開放性能夠促使產業集群吸收外部人才、技術、政策、文化等產業發展的要素,助推產業集群的高級化。同時,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高度發達的時代,只有通過建立計算機網絡化的產業集群信息管理系統,才能有助于產業集群內部各個主體之間實現充分的知識、技術、人才共享,發揮產業集群的協同效應。因此,在產業集群的發展過程中,有必要建立一套資源充分共享的、最大限度網絡化的科學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充分的信息分析,并利用現代計算機軟件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加以實現,為提高產業集團內部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中介機構的協同性奠定基礎,為促進產業集群高級化提供服務。
五、基于互聯網的產業集群計算機信息管理功能研究
1.集群主體信息管理平臺。產業集群內部的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等是產業集群的重要構成主體,基于互聯網的產業集群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應進行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等基本信息的記錄和檢索功能。以企業為例,應能夠提供企業的生產經營、產品結構、員工情況等基本信息。
2.集群行政服務信息平臺。在信息化和提高政府效率的要求下,電子政務建設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信息化工作的重點。針對產業集群發展的需求和特點,推行電子政務,已經成為提升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通過電子政務大廳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有效地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另一方面,對外發布產業集群相關政策和制度管理體系。
3.集群需求共享服務平臺。產業集群本身是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開放性是產業集群的主要特點之一,通過開放性能夠促使產業集群吸收外部人才、技術、政策、文化等產業發展的要素,助推產業集群的高級化。因此,基于互聯網的產業集群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應建立需求共享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建立對內和對外的資金、人才、技術需求發布平臺,促進產業集群各種發展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
4.集群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知識產權交易頻繁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的一大特點,相關管理部門要根據這一特點,搜集基地內部企業的技術成果,并建立數據庫,通過信息化管理,促進知識轉移。此外,知識產權交易作為對外部輻射的一個重要方式,借助知識產權交易平臺來實現產業集群發展的技術發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六、結語
產業集群的關鍵成功要素包括產業鏈完備程度、產業集群制度規范程度、知識共享水平、核心企業示范作用、合作創新水平、集群文化建設情況、公共平臺建設情況等要素。通常,產業集群發展成熟程度可以從集群主體數量、集群資產數量、集群產值、集群產品市場占有率以及集群產品銷售增長率等方面考核。從產業集群發展的需求角度分析,基于互聯網的產業集群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應進行集群主體信息管理平臺、集群行政服務信息平臺、集群需求共享服務平臺和集群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
參考文獻:
[1] Ahokangas P.,Hyry M.and Pasanen P.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fast-growing regional cluster[J].New England Journal of En-
trepreneurship,1999,(2):19-26.
[2] 劉力,程華強.產業集群生命周期演化的動力機制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6,(6).
[3] 榮健,劉西林.基于網絡特性分析的產業集群生命周期研究[J].情報雜志,2006,(5).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