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玲
摘 要:在小學的教育領域當中,語文屬于十分重要的科目之一,它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最為直接有效。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過于枯燥乏味,與學生的積極學習心理嚴重不符,難以產生實際的教學效果。主要探討了在新課改的沖擊下如何切實有效地加強小學高段語文提問教學,提出了一部分創新科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提問;創新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都是我國的重點教學科目之一,它對于學生的成長發揮著最為基礎的啟蒙作用,能夠在傳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溝通寫作能力獲得實質性的提升。但是,在傳統的傳授式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嚴重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對于學生的成長沒有給予全方面的關注,僅僅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的狀況使得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一直難以獲得本質性的提升。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一些教師嘗試運用了一些創新型的教學辦法,以改善當前的教學現狀。在高段語文教學當中,提問教學擔當了主要的教學角色,相比于其他的教學模式而言,這一教學模式更加符合學生的成長需求。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然獲得了較高的認知能力,他們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對于任何一個問題都能夠進行直觀的思索,因而如果在這個時期進行以往的傳授式教學,實際的教學效率并不會太高,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提問教學則不同,其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更多的要求學生去思考和實踐,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一、小學高段語文教學開展的特點
1.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當中,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他們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上,僅僅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
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有著一定的適用性,因為這一時期的學生是盲目無知的,他們缺乏認識,因而需要汲取更多的知識,但是到了高段語文教學時,學生的成長需求便呈現出了不一樣的狀態,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因而提問教學的應用便顯得十分合理。它主要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督促學生在自我學習過程中合理地解答這些問題,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整體的學習效率相當高。
2.以問題為主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所開展的提問教學應當做到以問題為主,即通過問題向學生進行一定的詢問,一方面可以在問題的內容當中穿插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可以提出一些創新有意義的問題,使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產生較高的興趣,積極地融入其中,全面改善當前的語文教學現狀。在進行提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做到以問題為主,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討和學習,以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
二、小學高段語文提問教學的開展策略
1.與課文相聯系,提出一些創新有趣的問題
在所有的小學語文課本上,無一例外地都會接觸到一部分故事性課文,這部分課文屬于學生十分喜歡的課文類型,而且對這類課文的學習興趣遠遠大于其他的課文。教師在講述這部分課文的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提出一些創新有趣的問題。同時,教師要注意,提出的問題要與課文有一定的聯系,不能完全脫節,否則會使問題過于突兀,僅僅能夠起到渲染氛圍的作用,對于實際的課文學習沒有絲毫的幫助。如我們所熟悉的四大名著課文,教師應當對這部分課文進行關聯章節的渲染,如孫悟空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從課文的哪些內容當中能夠體現出來。通過這樣的提問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實際的學習效率也能夠迅速提升。
2.提出一些引導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切實地認識到,引導問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而且有利于后期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引導問題的設置,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首先是語文題目,根據語文題目做出相關的引導,并設置一定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在課堂開始之前便對課文產生興趣。接著是課文內容,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一些懸念式引導問題,使學生去猜想故事內容的發展,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相應的答案。最后是課文的中心思想,每一篇課文都有著自己的中心思想,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詢問學生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表達出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接著學生會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并進行積極的揣摩和思考,以得出最終的答案,實際的學習質量會得到全面的提升。此外,教師可以在后期鼓勵學生將問題的答案公布出來,分享給其他的同學,使得學生能夠對提問教學產生深刻的印象,認真地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提問教學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當中具有極強的適用性,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思考能力,還能夠綜合促進學生的探索求知能力,教師應當對其加以合理的應用,以優化整體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步苗.有效提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華章,2010(23).
[2]周志英.我們的課堂離學生究竟有多遠:從教學中的提問談起[J].人民教育,2010(Z2).
[3]朱江華.教師教學交往的偏失及其對策:基于課堂提問話語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10(14).
[4]林冬娥.課堂提問要關注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7).
編輯 趙飛飛